從個案調查到分類研究─鄉村政治實證研究的現狀與路徑

學識都 人氣:4.81K
從個案調查到分類研究─鄉村政治實證研究的現狀與路徑
一、鄉村政治實證研究的現狀

相對於經濟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學科,政治學的實證研究十分不足。近年來,隨着農村問題的日漸尖銳和村民自治的強力推進,政治學界逐步重視起對鄉村政治的實證研究,併產生了不少實證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對於拓展政治學的研究領域,深化政治學界對中國農村和中國特色政治制度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些研究也已引起國家有關決策部門的密切關注,對國家相關政策產生了積極影響。 當前在鄉村政治實證研究領域影響最大成效最好的,無疑是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早在1980年代,張厚安就提出“理論務農”,深入到山東、湖北、湖南等省作農村政治調研,並以這些調研成果爲基礎寫作出版了“中國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叢書”。[1]1990年代中期,在張厚安、徐勇帶領下,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撰寫了《中國農村政治穩定與發展》一書,[2]此書由武漢出版社1995年出版後,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徐勇和項繼權以個案調查爲基礎寫作的博士論文《中國農村村民自治》和《集體經濟背景下的鄉村治理──河南南街、山東向高和甘肅方家泉村治實證研究》,分獲1998和1999年國家教育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0年,徐勇主持的村級治理個案調查報告集《中國農村村級治理──22個村莊的調查與比較》[3]出版。2001年由徐勇和吳毅主編的《鄉土中國的選舉》[4]也已出版。於建嶸著《嶽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5]和吳毅著《村治變遷中的權威與秩序——20世紀川東雙村的表達》[6]均爲長期村莊調查的實證研究成果。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以個案調查爲基礎的鄉村政治研究,不僅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而且引起國家有關政策部門的重視。目前華中師大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的成果已成爲國內鄉村政治研究領域被引用最多的研究機構。 民政部及與民政部關係密切的一些專家的實證研究也有很大影響,尤以在1990年代初連續三年以中國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研究會的名義編撰的《實踐與思考》論文集,收集了最初有關鄉村政治調查的衆多成果,至1990年代中期,由中國社會出版社連續三年推出由王振耀主編的白皮書,在政治學界和政策部門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爲村民自治研究最爲權威的文本。出於工作調研的目的,李學舉、王振耀等人編著的《鄉鎮政權的現實與改革》,[7]亦收入大量的調查報告。中央黨校和中國社科院的一些專家參與了民政部的調研,其中原中央黨校王仲田和民政部詹成付主編的《鄉村政治──中國村民自治的調查與思考》[8],王振耀、白鋼、王仲田主編的《中國村民自治前沿》[9],也有豐富的個案調查。民政部基層政權司每年還編有《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資料彙編》,是鄉村政治研究的基礎資料。

此外,在鄉村政治實證研究領域影響比較持久、時間比較長、規模比較大的一些成果如王滬寧主持的村落家族文化研究,收錄了十五個個案村的調查;[10]張樂天對浙江海寧一個村莊長達數年的調查,寫作了《人民公社制度研究》[11];辛秋水以文化扶貧和村民自治實驗爲題,在安徽大別山區農村作了爲期十餘年的調查研究和社會實驗,肖唐鏢則以江西宗族背景和村級治理的相關性爲題,組織十數位研究人員在數十個村開展了長達經年的個案調查,調查成果也已出版[12]。較早一些的鄉村政治實證研究成果如張立榮先生以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爲基礎撰寫著的《新視野與大思路:中國山區鄉鎮政權建設研究》,[13]最近的調研成果如中央編譯局榮敬本教授等人以對村民自治和鄉鎮人大的調查爲基礎寫作的《從壓力型體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轉變》[14],《再論從壓力型體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轉變》[15],李凡等人對鄉鎮長選舉制度改革的研究[16],毛丹寫作的《一個村落共同體的變遷》[17],張靜寫作的《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問題》[18],馬戎等主編《中國鄉鎮組織變遷研究》[19],盧福營寫作的《農民分化過程中的村治》[20],深圳大學黃衛平先生等人以對深圳市大鵬鎮選舉制度改革的調查爲基礎撰著的《中國農村基層民主的最新突破》[21],白鋼主編的選舉與中國政治叢書[22],李連江主編的《村委會選舉觀察》[23],在學術界都有一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