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目前農村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現狀及其應對策略

學識都 人氣:1.08W
畢業論文







初中美術課是9年義務教育階段的1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啓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美術教育,但由於長期受本地“因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的美術課堂教育以及學生的美術興趣都受到了1定程度的影響,現狀不容樂觀。

筆者對小學、初中的部分學生對美術的愛好,認識、理解,以及家庭態度、學校課程開設情況、教師的師資教法等方面進行了較爲長期的詳細的觀察與分析,發現從孩子會用筆到幼兒園期間,幾乎所有孩子對繪畫都有濃厚的興趣;從小學1年級到了初中出現嚴重的分化,對美術的興趣呈銳減趨勢;幾年的義務教育,怎麼使我們的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下降到如此地步呢?筆者認爲有如下因素。1、學校外因素,家庭的誤導:在孩子入學前,多數家長以孩子能畫畫而給予鼓勵和誇獎,入學後則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這就使孩子錯誤的認爲學習成績是主要的,興趣愛好是次要的,於是本來的天性被慢慢扼殺。家庭構成社會,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社會環境:畫畫是玩,學習成績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的關係,只要求孩子文化課出“分數”,忽略了對孩子各種能力、興趣的培養,扼殺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2、學校內部因素:在我們蘇北,農村很多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在多年應試教育的約束下,學校多注重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很多學校不開設美術課或者是虛設美術課。現在雖然有改觀,但許多學校的教育意識沒有及時轉變,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改變,上美術課時,因缺乏資料,或圖省事,只教學生臨摹作品,課堂氣氛低沉,講課呆板,是使學生失去興趣的重要原因。這些都侷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興趣培養。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麼該如何來培養農村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爲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培養其興趣。

1、瞭解學生心理,培養興趣

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應該清楚學生的心理需求。應該多瞭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由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係,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1種表現。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衝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7年級《人類的朋友》的美術課上,如果老師1味要求學生按書上要求去做,按書上的`表現方法臨摹書本上提供的範畫,肯定會有1些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的繪畫積極些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動物範畫,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佈置的作業,使學生循序漸進。教師只有瞭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2、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我們的美術課並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爲了應付1節課或者認爲是簡單的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1樣,因爲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象的綜合,只有隨着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爲直覺與理解的再現,纔有可能變爲主動的再創作。要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也不能以太高的準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教師要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3、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1.改革教學方法

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然而如何發揮、擴大它的優勢作用,關鍵在於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爲學生創造1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降低學習難度,消除學生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1種享受,1種娛樂。目前,因爲學校條件的限制,使很多美術課程不能很好地開展,如果教師侷限在學校現有的條件裏,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只能是簡單的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習課,這顯然是有悖新課改要求。我們應該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因地制宜,儘量開展好課堂教學。比如8年級的《陶藝創作》課,農村學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來做雕塑練習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農村的條件來上,不妨讓他們再回到兒童的玩“泥巴”時代,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挖紅泥,讓他們在課堂上由老師引導從兒時的“捏娃娃”遊戲開始講解雕塑,使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樣的課堂纔是培養孩子興趣的樂園,這樣讓學生在興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學習效果,充分發揮課堂活躍的優勢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現代化教育不能侷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應該是以興趣爲引導,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創設興趣的課堂氛圍,達到美育的目的。學生興趣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靠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興趣。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要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2.言傳身教,直觀教學。

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遊戲”,使美術課單1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美朮教師也要象語文老師寫下水作文1樣多做示範。它既形象生動,又直觀,易於理解、領悟,是學生既感興趣又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教學方法。最好的教學語言就是教師的肢體語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經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教師生硬的讓學生只是去畫畫,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補充就非常有必要。通過自己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象、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作品欣賞,教學示範,才能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薰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例如:在初2美術國畫的課程中,因爲教室條件限制,教師示範很麻煩,而且學生也不容易觀看,我們就可以用 VCD通過電視來演示。讓學生先欣賞作品,再觀看繪畫過程和技法表現。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欣賞到美的內涵,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3.課堂教學內容適中,訓練有層次。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主要讓學生多寫生繪畫,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按高低年級不同的要求進行,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如:7年級的線造型練習,開始應該從簡單的造型畫起,有的甚至要從簡筆畫開始,不能從難度大的要求學生,那樣會使部分學生感到困難而退縮,要循序漸進,逐步加深。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簡單的寫生訓練後可用默寫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事物特徵的記憶表現,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認真仔細,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淺談目前農村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現狀及其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