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術對幼兒藝術素養的培養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6.34K

民間美術對幼兒藝術素養的培養研究論文

挖掘民間美術資源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已經成爲新的趨勢,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基礎。根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要求:“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從而也就對幼兒審美教育和藝術素養的培養提出了新的問題。新《綱要》第一部分也提出:“把當地社區的文化歷史與社會生活作爲教育資源,能讓幼兒從人們的生活中體驗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價值,感受到祖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從而使幼兒產生對社區文化、本民族文化乃至祖國文化的自豪感”。[1]然而目前很多幼兒園美術教學仍然採用教師示範,更多的是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手工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也很單調,思維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性,這就勢必阻礙幼兒藝術素養的養成,在幼兒美術教學實踐中並沒有真正貫徹《綱要》提出的核心精神。

民間美術對幼兒藝術素養的培養研究論文

一、民間美術教學在幼兒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民間美術資源在西安地區幼兒園的美術教學狀況調查:第一,幼兒美術教學體系建設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幼兒園缺乏必要師資力量,美術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對於自身工作認識不清,認爲自己完全可以勝任幼兒美術教學工作,缺乏美術理論的學習,尤其對於民間民族文化的學習薄弱,無法做到與時俱進;第二,對民間美術教育缺乏正確的理解,認爲民間美術就是做手工或者簡單的畫畫,美術教育不在於形式本身,而是通過教育使幼兒獲得豐富的審美情感體驗,大多數忽略了民間美術作爲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所蘊涵的價值,對保護和傳承陝西傳統文化的意識不強;第三,園本教材發開力度不大,尤其對於民間美術的部分,教學內容規定死板,對於地域性強的民間美術內容形式挖掘不夠,導致教師對陝西民間藝術的熟悉程度並不高,即使瞭解,個別教師有較爲擅長的民間藝術才能,在教授過程中也遇到了如何簡化爲適宜幼兒的形式的問題。

二、利用民間美術資源,培養幼兒藝術素養的價值

(一)有利於幼兒感官認知力的提高。3-6歲是幼兒感官功能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幼兒的感官進行充分的刺激可以有效促進幼兒感知覺和認知力的發展,有助於幼兒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和感受真實生活的美。陝西民間藝術所包含的美術形式以其造型和色彩的張揚、誇張,刺激着幼兒的視覺;以其獨特的工藝的多樣,刺激着幼兒的知覺,再配合動感豐富的風俗活動和歡快的民間音樂,這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在城市中從未有感受過的美感,會引起幼兒所有感官的共同參與,對手、眼、腦的配合發展有極大的幫助。民間美術創作過程具有隨意性、自娛性和創造性,與兒童純真和自然的品格十分吻合。由於大多都是言傳身教,民間美術的創造個性都很強,這不僅有利於幼兒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也促進幼兒的觀察能力、聯想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發展,提高自信心和感官認知力。

(二)有利於幼兒審美創造力的激發。幼兒的思維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對具體的事物比較敏感,民間美術教學可以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民間美術在內容和形式上風格質樸,具有獨特的審美藝術魅力,從造型美上,很多圖案和工藝都是作者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的成果,無論是整體造型,還是某個細節,表現的藝術手法都很完整。幼兒從簡單的造型和構圖形式中獲得視覺刺激,可以引導幼兒把將現實和想象聯繫並進行創作。從色彩美上,民間美術作品追求色彩的高純度飽和,形成比較強烈的對比效果,用強烈的色彩搭配表達更爲濃重的象徵意義,可以有效培養兒童色彩的視覺審美觀。

(三)有利於幼兒民族自豪感的建立。民間美術作品蘊含抽象的精神文化,可以幫助兒童初步的瞭解其中涵義,更好地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環境中,大部分作爲社會所需和生活所需的民間手工藝品,它們不僅是謀生的手段,同時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淳樸的民風民俗和豐富的人文情懷,以其選材獨特、構思奇妙、工藝精湛形成獨具特色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教學能通過模仿美術作品來完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增強兒童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

三、開發優秀民間美術資源,有效培養幼兒藝術素養的'策略

(一)重視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藝術素養與技能。首先,幼兒教師應該具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論、課程論等紮實的基本理論功底,尤其應當具有廣博的人文社科基礎知識。幼兒園應當對本園教師就地方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開展一系列專業系統的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地方特色文化素養,以激發教師將陝西民間藝術真正運用到幼兒藝術教育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包括對民間藝術資源選擇和整合能力,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反思的能力,建構陝西民間藝術應用與美術教育課程體系的能力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生活各個環節的教育,遵循幼兒健康和諧發展的原則,時刻關注民間美術文化視角,重視幼兒對民間美術藝術的感知和認同能力,科學合理地幫助幼兒理解民間美術的藝術魅力。

(二)開發教學內容,促進幼兒的身心成長與審美。中國民間美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同地區的民間藝術具有不同的特點,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教育價值也會有所不同。選用積極向上、通俗易懂的教學內容,不能照本宣科,並能夠有效地正面反映現實,幫助兒童能夠直接接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作品。比如,可以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小中大班選擇不同主題的內容,採用誇張鮮豔的圖形和簡單易操作的工藝進行創作,要適當誇大事物原本的特徵,追求藝術的審美效果。在進行剪紙、粘貼和編制等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提高手眼腦協調發展,增強活動的操控性和靈活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育。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優秀民俗文化的滲透,積極引導幼兒成爲有文化根基和內涵的人。

(三)拓展教學環節,培養幼兒的興趣與創造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幼兒學習民間美術的內在動力。民間美術教學的豐富性、趣味性、便利性和直觀性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得幼兒能夠自由隨意地進行創作,增強學習過程的趣味性。所以,教學環節的設置要滿足幼兒學習興趣,結合民間藝術多種表現形式,豐富幼兒美術教學內容。比如,爲了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幼兒的創造力,教師可以將民間遊戲融入美術活動之中,甚至把民間美術教育就當成是遊戲活動,處理好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在環境佈置、時空安排、材料提供、指導策略等方面開拓教學思路,使遊戲與美術創作緊密結合。另外,要結合兒童身心發展和民間美術創作的特點,在“玩”的過程中促進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開發的教育內容要注重兒童之間的互動性,爲兒童實際操作提供足夠的空間,加強兒童對民間美術學習的探索能力,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

綜上所述,民間美術對幼兒藝術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根據兒童知識基礎和身心特點,選擇科學的教學內容,採用合理的教學環節,通過對幼兒進行民間美術的教學,增強他們的審美感受力、想象力、創造力,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和傳統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