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與現代詩派

學識都 人氣:1.16W

一、現代詩派的定義及基本特徵

戴望舒與現代詩派

30年代初,出現了對新詩藝術產生過深遠影響的現代詩派。

現代詩派:30年代初出現的詩流派,因《現代》雜誌而得名。代表詩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蟄存、何其芳等人。他們繼承和發展了象徵派的詩主張,提倡寫作"純然的現代的詩",作品大多不講究詩形的整齊和韻腳,而以口語和自由的形式表現情緒的節奏,追求詩的散文美,以意象繁複、內涵豐富、組合奇特著稱,形成朦朧而晦澀的詩風。詩作多表現詩人. 瞬間的情緒和遐想,被稱爲"意象抒情詩"。

30年代的現代派是由後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徵詩派演變而成的。戴望舒被稱爲現代詩派的"詩壇的首領",他1927年所寫的《雨巷》已經顯示了由新月派向現代派過渡的趨勢,1929年創作的《我的記憶》這首詩,就成爲了現代詩派的起點。1932年,施蟄存主持的《現代》雜誌創刊(1935年5月終刊),成了刊載現代派詩並使之獨立和成熟的重要園地,現代派詩也因其而得名,1934年,卞之琳在北平編輯《水星》,1935年、1936年,戴望舒等主編的《現代詩風》和《新詩》月刊先後出版,把這股現代派的詩潮推向了高峯,伴隨着這一高峯的,是1936 年到1937年大量新詩雜誌的問世,以至於作爲現代派詩人.一員的路易士認爲"這兩年是中國新詩自五四以來一個不再的黃金時代",達到了其創作的極盛期。抗戰爆發後,現代詩人.羣急劇分化,現代派詩潮也就越過了黃金時代而走向了衰退,其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被40年代的"九葉詩人."所繼承和發展。

現代詩派的基本特徵:《現代》主編施蟄存發表的《又關於本刊中的詩》,幾乎可以看作是現代派詩的一個宣言:《現代》中的詩是詩,而且是純然的現代詩。它們是現代人在現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現代的情緒,用現代的詞藻排列成的現代的詩形。這裏連用,七個"現代"來概括現代詩派的內容和藝術特色,歸結起來,現代詩派的基本特徵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追求"純詩"的藝術觀。

即施蟄存說的"《現代》中的詩是詩,而且是純然的現代詩"。這是一種典型的詩的"貴族化"立場,和早期的象徵詩派一脈相承。如果早期白話詩追求的是詩的散文化和明白易懂,實現詩的平民化,那麼現代詩派重視的是"現代詩是詩",仍然追求詩的朦朧美,走的還是"詩的貴族化"那一路。至於詩和時代、人民、生活等外在的、非詩本身所擁有的東西,就更不在他們的考慮和主張之內了。其理論以戴望舒的《論詩零札》爲代表。

2、病態的心靈,濁世的哀音。即現代人所感受的現代情緒。

所謂現代人,實際上指的就是遠離現代鬥爭的漩渦,而又對生活懷有迷茫幻滅感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所謂現代情緒,就是這羣人所特有的精神狀態,最典型的就是都市懷鄉病。這些30年代的中國現代派詩人.,大都是遊離在政黨和政治派別之外的邊緣人,同時,他們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來自農村在都市中感受到了傳統和現代雙重文明的擠壓,成了都市中的飄泊者和流浪漢,生存在傳統和現代、都市和鄉村之間。他們感受到了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的痛苦,也體驗到了西方唯美派、象徵派詩人.筆下對都市的沉淪的深刻絕望,以及頹廢的世紀末情緒,五四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敗更是摧毀了他們的純真信念,所以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使他們轉向了微茫的鄉愁(對自己出生的田園、傳統文化、精神家園的皈依),"遼遠的國土"就成爲了他們詩中出現率很高的意象,象徵着現代派詩人.靈魂的歸宿地和夢中的理想世界,這是一羣尋夢者,但是他們夢幻中的烏托邦在地球上並不存在,所以,詩人.們的潛在的危機,是不可避免地經受樂園夢的破滅,從而形成了一種"感傷"的情調和詩緒。

最典型地表現了這種心態的,就是戴望舒的《樂園鳥》,這是現代派詩中最好的收穫之一。此外,他的《尋夢者》《單戀者》《夜行者》,也都寫出了中國現代詩人.身處理想失落的現代社會,努力掙扎的無奈和哀傷,這詩情是現代的, 也是中國的。現代派的詩在內容上存在着一種悲觀虛無的思想,現代派的詩人.,有的是一顆青春的病態的心,所以,在這些詩人.的筆下,中心往往是一個"孤零零的我",遠離時代和鬥爭,咀嚼自己小小的悲歡,所以大都內容蒼白、基調消沉。

3、詩藝的突破和創新。即擁有現代的詞藻和現代的詩形。

現代派詩人.在藝術上主要受到了法國象徵派詩、美國意象派詩運動、以及以艾略特爲代表的現代主義詩潮的影響,擁有現代的詞藻和詩形。

現代的詞藻:在30年代的現代派詩創作中,"文言語詞入詩"是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語言現象,對於這些字,他們沒有"古"的或"文言"的概念,只要適宜於表達一個意義、一種情緒,那怕只是完成一個音節,他們就採用了這些字,所以說是現代的詞藻。如"乃x慰於一壁燈光之溫柔"(李廣田《燈下》)這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現代的詩形:現代詩派在30年代又重新舉起了"詩的散文化的旗幟",強調打破詩的格律,他們認爲,詩的韻律不在字的抑揚頓挫上,而在詩的情緒的抑揚頓挫上,而整齊的格律會妨礙詩情,就象削自己的腳去穿別人的鞋一樣。這似乎是對早期"作詩如作文"的白話詩的響應,實際卻有不同的意義,因爲他們仍然重視詩的思維和情緒,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詩的韻律,追求詩的朦朧美,走的還是詩的貴族化的路子。正象廢名所評價的那樣,他說:現代新詩的內容是詩的,形式則是散文的。

但是,現代詩的現代詩形更體現在表層的形式上,而在審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則顯示出鮮明的古典主義特徵。使現代詩趨於成熟境界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詩人.們對中國古典詩傳統的自覺繼承,他們找到了傳統詩中和西方詩相親和的部分,如"親切"和"含蓄",從而找到了把傳統納入現代的合法性依據,從而獲得了源遠流長的古典文化和詩學背景的支撐。但是他們的繼承還是有選擇的,主要繼承和發展的還是晚唐五代時期李商隱和溫庭筠一路"純粹的詩"的傳統,因爲溫庭筠、李商隱詩中的那種幻象的美感和朦朧的意境,和他們的美學傾向正相吻合,表現出了一種回味深長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