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股票期貨指數證券論文

學識都 人氣:9.82K

會計確認、計量的最終目的是向外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最新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爲使用者決策提供相關的全部信息,那麼,如何研究股票期貨指數證券呢?

研究股票期貨指數證券論文

股票指數期貨是規避股票市場風險的一種金融工具,爲衍生金融工具的應用拓展了新的領域,進一步提高了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關聯度。

目前,由金融衍生品易所股票指數期貨研究課題組完成的金融創新課題《我國股票期貨指數期貨市場方案設計》已上報中國證監會,相信股票指數期貨的推出已爲期不遠。

因此,對與傳統會計理論存在重大差異的股票指數期貨的會計問題進行研究就顯得尤爲緊迫。

一、股指期貨對會計要素的影響

傳統會計理論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與該資產或負債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實際上已經轉移;二是該資產或負債的價值可以可靠地計量。

因此,傳統會計是以權責發生製爲基礎的。

而股指期貨在簽約時只是一份待執行的合約,未來交易事項發生與否很難確定,並且股票指數的變化頻繁,未來期間經濟利益的流向在時間和數量上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而用權責發生制原則就難以確認,對股指期貨的確認也就無法沿用傳統會計理論的標準。

國際上通常依照《國際會計準則第32條》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80號——期貨和餘額會計》的規定處理。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對金融工具的確認標準:當一個企業成爲構成金融工具的合約性條款的一個履行方時,就應該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一項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參考傳統會計理論對會計要素的確認條件和IASC對金融工具的確認標準,我們可以把股指期貨的初始確認歸納爲以下兩個條件:其一,由股指期貨交易形成的金融資產或負債的相關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業;其二,由股指期貨交易所獲得的資產或承擔的金融債務能夠可靠地加以計量。

因此,股指期貨的合約價值已基本符合“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確認標準,在合約開倉(交易者初次買進或者賣出期貨合約)時,應根據合約價值入賬,而在合約平倉(交易者買進先前賣出的期貨合約或賣出先前買進的期貨合約)時,應將合約價值沖銷。

從與國際接軌的角度看,我國對股指期貨的會計規定與國際通用的有關會計慣例應該是一致的。

二、股指期貨對會計計量的影響

貨幣計量是現行會計的一個基本前提。

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原則是從貨幣計價這一前提派生出來的。

歷史成本原則要求一切經濟業務和事項在計量時普遍建立在歷史成本基礎上,要求一切資產的計價、負債的承諾、費用的.計量、損益的計算均以交易發生時的原始成本作爲會計計量的原則。

歷史成本是交易時的實際成本,具有客觀性、可計量性和可驗證性。

一旦形成,入賬後一般不再變動,一直到相應的資產已銷售、耗用或負債已得到清償爲止。

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32條》的規定,對股指期貨的計量應有以下具體情況:

1.在股指期貨的初始確認時,應該以取得合約的歷史成本進行計量。

一般情況下,歷史成本正好是當時的實際成交價格和保證金。

2.在初始確認後,應以公允價值對持有股指期貨合約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進行計量。

由於持有股指期貨合約的主要目的是套期保值和投機套利,因而對公允價值變動產生損益的處理也就有所不同。

(1)對用於套期保值的股指期貨合約,其意圖在於避免或沖銷被保值項目所面臨的風險,會計上應重點反映其避險的效果,所以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都應該歸入被保值項目,計入當期損益。

被保值項目形成的利得或損失也應該計入當期損益。

這樣,用於套期保值的股指期貨合約與被保值項目的價值變動就能夠相互匹配。

(2)對於用於投機套利的股指期貨合約,其目的是獲取差價利潤,會計上應當重點反映其獲利的情況,所以要將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益在當期予以確認。

三、股指期貨對會計報告的影響

會計確認、計量的最終目的是向外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最新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爲使用者決策提供相關的全部信息,但是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卻存在着以下缺陷:

1.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填列方式及項目,對股指期貨交易的特殊業務往往無法客觀反映。

2.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以歷史成本爲基礎提供信息,導致市場價格波動激烈的交易難以準確、及時披露。

3.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僅記錄可以用貨幣予以量化的信息,股指期貨交易由於其本身特徵,往往不能準確估計未來金額,故難以在傳統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

目前,大多數國家並未對股指期貨的信息披露作出具體規定,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32條《金融工具:列報和披露》和國際會計準則第39條《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相關規定,股指期貨合約除了經過確認在表內進行披露之外,還需要通過會計報表附註的形式披露以下信息:1.資產負債表日股指期貨合約的公允價值,以及由於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損益;2.股指期貨合約所面臨的風險及特定的交易目的;3.對於套期保值項目應當披露被保值項目的性質、金額;4.股指期貨會計覈算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和方法。

1986年5月6日,我國香港期貨交易所推出了恆生指數期貨,但在內地,股指期貨的發展尚處於籌備階段。

現在,隨着我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規模與容量的不斷擴大,股市系統性風險也逐步顯露。

股指期貨的儘快推出,將爲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迴避股市風險的工具,營造更加健康的投資環境。

可以預見,對股指期貨有關會計問題的充分論證和儘快解決,將爲股指期貨的順利推出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