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制度建設出版業轉型升級探討論文

學識都 人氣:1.24W

摘要]隨着互聯網、大數據等網絡技術的發展,出版業已經進入新舊媒體充分融合的發展階段,圖書的質量要求和圖書的質控制度建設無疑將成爲我國出版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傳統出版業原有的依靠出版規模和數量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需求,以內容質量贏得市場纔是第一要務。基於此,本文從圖書質控制度的建設入手,從編輯、發行、管理三個視角探討建設圖書質控制度,以保障圖書出版質量和實現圖書質控制度爲着力點,進而倒逼我國出版業加快轉型升級的發展步伐。

圖書制度建設出版業轉型升級探討論文

關鍵詞]質控制度;建設;出版質量;質控管理

出版業是推動我國社會前進和發展的重要行業,雖然我國近年來出版了很多精品圖書,但總體的圖書質量依然亟待提升,出版物質量已經成爲不可忽視的第一發展要務。同時,隨着我國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網絡技術的發展,新舊媒體的充分融合,既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也改變了出版業發展方向。傳統出版業以規模和數量爲主的發展模式已經捉襟見肘,而且還呈現出數量越多、質量越低的反比狀態,出版物質量更是每況愈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更是連續多年開展出版業質量年活動,力求加強出版業的質量監督,希望從內容、編輯、校對、設計、印裝、發行和管理等多方面改變這種反比例現狀。但是,出版業質控制度的建立既需要出版社內部具有改革動力,也需要出版業外部持續給予壓力。因此,從編輯視角、發行視角、管理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可以有效匯聚出版社內外各種力量,形成有效着力點,進而倒逼我國出版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舊媒體融合發展的步伐。

1從編輯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

提高圖書的出版質量,首先需要從編輯視角着手,因爲在實際出版過程中,出版的品種數量和出版的實際質量具有依存關係,當出版的品種數量超過一定限度時,出版的實際質量則難以保障。就當下而言,隨着新舊媒體融合發展和傳統媒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出版社編輯的工作量和出版的品種數量全面開放,只有下限、沒有上限的考覈制度,使編輯原有的工作量大幅提升。以往,出版社是按照編輯的實際加工字數或實際的出版品種,計算出版社的生產規模。但在出版社轉企改制後,出版社經營、規模、管理、生產等均發生了重大改變,很多出版社爲成爲出版集團,大幅擴張生產規模,出版節奏持續加快,有些出版社甚至達到了日均十本新書的出版速度。然而,出版社編輯資源的緊缺和快速增長的出版品種形成了主要矛盾,很多出版社編輯工作量之大,出版物品種之多,都已經超出了市場和編輯的承受能力。尤其是2013和2014年,出版新書品種越來越多,2015年雖然略有下降,但總體依然保持高位運行,可以說近幾年,我國582家出版社雖略有區別但大體相同。持續增長的出版品種數量,使編輯工作繁重且枯燥,編輯無暇跟作者交流、無法認真編輯加工、無法提高業務水平。除此之外,三審、三校、一讀工作更是被無情地壓縮時間或減少次數,導致出版物質量下降、庫存增多、回款減少和編輯考覈任務無法完成,進而再依靠數量和品種的增加彌補損失。這種再增加品種、再擴張數量、再超常工作和再降低質量的惡性循環,導致我國出版業整體水平的.持續不前。因此,我國出版業圖書質控制度的建設應優先從編輯視角開始,只有全面提高出版物編輯質量,建立有效、完善、嚴格和可操作的質控保障體系,纔能有效提升我國出版物的整體質量。我國的圖書質量保障體系雖然已經成爲一個整體系統,但其只對出版單位具有較好效果,對於管理單位而言卻不太適宜,一旦出版單位爲適應市場競爭,超常運作、減少環節、流於形式,則管理單位無從監管,導致出版物質量難以保障。因此,從編輯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時,首先,出版管理單位要在全程管控過程中,一張一弛、粗中有細,既要全面用力,又要重點抓手,既要在書號、選題、三審、三校、設計和印裝等各環節規定明確,又要適應市場競爭主體的需要,使其主動執行。其次,出版單位要自覺貫徹圖書質量保障體系,提高操作簡易度,提升效果明顯度。最後,出版管理單位要倒逼出版社從編輯視角重視圖書質控建設,使出版社能夠提高認識、加強內部管控、實現內外一致和齊抓共管,最終保障圖書出版質量,達到各項圖書質量保障規定的國家標準。

2從發行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

從編輯視角加強圖書質控建設是手段,從發行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纔是目的。因此,出版管理單位必須要求出版單位從數量效應型轉型升級爲質量效益型,然而,出版社全面轉企後,質量參差不齊,有發展遠見的未必有能力爲之,有自覺爲之的也會被書山文海所埋沒,所以,出版單位沒有內生髮展動力,缺乏外在制度激勵,經營方式的轉變更是無從談起。出版管理單位從發行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使其成爲轉變出版單位經營方式,提升出版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實現,將是一種重要推手和最佳選擇。首先,出版管理單位應加大圖書質量監控結果的運用,將出版物質量同出版單位的書號掛鉤,出版物質量越高,獲獎圖書品種越多,就能鼓勵出版單位多出書,使這類出版單位能夠自覺、自願地重視出版物質量建設,使其生成內生動力,主動控制出版流程,積極提升編校質量,合理安排出版環節;其次,出版管理單位應引導大衆消費,將質量好、效益好、反響好、內容好的出版物,擴大市場影響力,進而促使大衆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讓出版單位將圖書內容和質量作爲經營發展的第一要務,迫使出版單位從質量要效益;再次,出版管理單位應引導出版單位形成可持續發行,實現統一的質量監管,營造統一的外部環境,形成統一的質量效益,迫使出版單位將出版物質量作爲出版經營和市場發行的“生命”;最後,出版單位要加快自身質控體系建設,形成一套內控體系,多出精品力作,讓具有生命力、影響力和傳播力的鮮活出版物廣而發行。

3從管理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

從發行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是目的,而從管理視角建設圖書質控制度是實現目的的有效保障。我國出版行政管理已從事前、事中管理,向事後管理轉變,國家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對出版物的檢查、查處、監督力度空前加大,已將質檢範圍擴大到出版單位的全流程之中。爲此,出版管理單位應該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有效的出版物質控管理制度。首先,出版管理單位應該對出版物的質量採取分類管理,對於法律法規、政策解讀和科學技術等內容的出版物,應該實施文字“零差錯”標準;對於養生保健、科普知識、教材教輔等內容的出版物,應該實施內容“零差錯”標準;對於休閒旅遊、文藝文學等內容的出版物,則質量標準可以略微放寬。其次,出版管理單位應該細分圖書質量標準,充分利用圖書質量檢測結果,鼓勵優秀圖書出版、鞭策良好圖書修訂、限制合格圖書比例、拒絕不合格圖書上市。再次,出版管理單位應該重視圖書整體質控效果,圖書質量主要包括圖書內容、圖書編校、圖書設計和圖書印裝。只圖書內容好設計不好,或只圖書編校強印裝不強,都是不行的,要全方位、立體化實現圖書整體質量管理。最後,出版管理單位要實現圖書質控問責制度。我國的《出版管理條例》對於出版物質量不合格的有關規定和標準還是比較嚴格的,但具體執行中多爲“整改和警告”,出版單位的違規成本相對偏低,而且,具體執行時多爲出現較大影響力的不合格出版物,並非對於全部出版物而言。因此,出版管理單位應將出版單位的全部出版物均按照比例進行質控監測,實現量化,從而加大違規出版和不合格出版物的懲戒力度。

4圖書質控制度建設倒逼出版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圖書出版是精神產品的生產,因此,一方面要發揮出編輯者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要提升圖書質控制度建設,倒逼出版業的轉型升級。從編輯者的主觀能動性來看,編輯要充分發揮文化擔當使命和引領文化發展使命。而圖書的精神產品屬性是其本質屬性,主要體現在內容的科學性、知識性、思想性、學術性和原創性等多方面。圖書質控制度的建設能夠有效提升圖書的本質屬性,進而以圖書內容質量影響人類生活,可以說,出版物質量居於核心地位,是圖書的最深層。當然,出版單位能夠提升圖書質量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但是,從編輯視角、發行視角、管理視角,以圖書質控制度建設爲着力點,通過品種全覆蓋、內容全覆蓋、流程全覆蓋和結果全覆蓋等方式,不但有利於提高出版物的質量,而且能夠有效倒逼出版業全面轉型升級。

4.1以品種全覆蓋建設圖書質控制度

質量檢測機構在監督出版物檢測質量時,要以出版物的質量檢測爲基礎,實行出版物品種的全覆蓋,進而根據監測的規範性和科學性,避免監督和檢測盲區。所以,我國品種全覆蓋的圖書質控制度建設,需要根據檢測規模確定專家隊伍,使每個出版社、每種新圖書都能接受到質控檢測,從責任編輯到總編輯都應具有質控意識,並通過科學制定檢測制度、合理確定檢測辦法等制度建設,確保出版物品種的全覆蓋。

4.2以內容全覆蓋建設圖書質控制度

品種全覆蓋是建設圖書質控制度的基礎,而內容全覆蓋是建設圖書質控制度的核心,因爲,圖書內容是其生命線,是最深層次的質量。因此,我國的圖書質控制度應建立嚴格的質檢標準。就現階段而言,我國的質控體系從編輯、三審、外加工、校對、設計、印刷、包裝和數字產品等方面均有嚴格的質控要求,而圖書內容的質控主要集中在重大選題備案。但在我國圖書市場的實際發展中,低俗、暴力、不文明等出版物屢見不鮮,不但容易造成不良影響,而且容易形成盲目跟風。因此,對於一種精神產品而言,其內容是核心、是生命線、是不能碰越的紅線,所以,我國亟需建立圖書質控制度的內容全覆蓋,勿使我國的圖書出版文明墮落爲複製和印刷經濟。

4.3以流程全覆蓋建設圖書質控制度

如果說內容全覆蓋是建設圖書質控制度的核心,那麼流程全覆蓋就是圖書質控制度建設核心的有效保障。我國圖書質控監管已從事前監管、事中監管向事後監管轉變,因此,建立圖書質控制度的流程全覆蓋,可以使出版單位從圖書選題開始,通過編輯加工、三審、三校一讀、設計等環節,提高出版物的質控監督前瞻性、有效性和針對性。與此同時,出版管理單位應該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對出版物內容施行重點監測,對出版單位施行抽檢制度,進而將出版的內容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通過科學判定有效清除內容、質量隱患。

4.4以結果全覆蓋建設圖書質控制度

如果說流程全覆蓋是圖書質控制度建設的保障,那麼結果全覆蓋就是圖書質控制度建設核心的源動力。圖書質控制度的建設就是爲了保障出版物的質量,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質控結果,對出版單位、出版人起到鞭策、教育、引導和警示作用。對於好的優秀出版物,出版管理單位應該給與充分表揚,加大市場宣傳力度,列入全國推舉名單或地方優秀出版物名單,使質量好的優秀出版物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對於質量或內容較差的出版物,不但要行政處罰,還要責令出版單位收回,使出版單位從要我提高出版質量向我要提高出版質量轉變。因此,以結果全覆蓋建設圖書質控制度,出版管理單位可以從完善監測制度、制定抽查辦法、加大行政處罰等提升監測結果的約束力,進而不但要使出版單位把出版物質量作爲出版的生命線,更要把出版物質量作爲出版單位生存和發展的唯一途徑,真正將圖書質控體系作爲出版單位的內部機制,融入出版單位的體制、機制內,從而實現我國出版業質量的整體提升。

5結語

圖書出版物的質控制度建設是一個複雜和繁瑣的過程,從編輯視角來說,編輯要隨着政治、科學、思維、邏輯和語言文字規範等諸多內容的變化,對書稿進行考察和分析;從發行視角來說,圖書質量是圖書的生命,沒有質量的圖書無從談經營;從管理視角來說,誰都會偶有失誤,必須要依靠集體的力量預防個人的錯誤。由此可見,出版管理單位要想大幅度提升我國圖書質量,先要從出版單位提升內部動力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並通過我國圖書質控制度建設的品種全覆蓋、內容全覆蓋、流程全覆蓋和結果全覆蓋,形成外部動因,倒逼我國出版業的全面轉型升級,使我國不但成爲出版大國,更要成爲出版強國。

主要參考文獻

[1]蔣建國.從以數量增長爲主轉變到以質量提高爲主[J].中國出版,2014(3).

[2]靳瓊,陸嘉琦.保障圖書質量的關鍵在於管理[J].中國編輯,2016(83).

[3]熊覺.圖書質量專項檢查應加以完善併成爲常態[J].出版發行研究,2015(5).

[4]郝捷.出版質量與編輯素養[J].中國出版,2015(15).

[5]齊峯.加快推進我國出版文化產品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編輯之友,2014(6).

[6]董中鋒.論質量監管在出版業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J].中國編輯,20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