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

學識都 人氣:8.06K

精神科護士作爲護理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羣體,其服務對象爲思維紊亂、行爲異常、失去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她們不但要履行專業的職責、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還要面對殘暴襲擊的危險,這對精神科護士的生理和心理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有文獻報道精神科護士較其他普通科護士存在着更爲嚴重的心理問題,而她們身心健康狀況的好壞與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危有緊密聯繫。本文現就國內精神科一線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進行綜述,並探討和建立相應的干預措施,爲臨牀管理者緩解其心理壓力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據。

精神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

1 精神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態

目前關於精神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報道逐漸增多,但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趙成香對50名精神科護士和50名綜合科護士進行了精神症狀自評量表(SCL-90)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精神科護士在人際關係敏感、焦慮、抑鬱、軀體化因子四個方面明顯高於綜合科護士,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鞠風等通過自己設計的調查表研究了精神科護士的身心健康狀況,發現精神科護士存在睡眠障礙、情緒低落、身體疲乏感、恐懼等心理問題。但也有文獻研究顯示精神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好。楊長虹等對精神病院192名護士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精神科護士總分及因子分除軀體化與精神病性因子與普通人羣無統計學差異外,其他各因子均較普通人羣偏低。吳曉梅等對40名精神科護士進行調查,發現其總分、總均分及9個因子分的分值均低於國內常模組。

2 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2.1 工作年限

有關研究表明在短期內從事精神科護理專業對護士的心理健康無顯著影響,但隨着工作年限的增長,心理健康狀況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工作年限越長,心理健康狀況越差。李翠芝等採用SCL-90問卷對雲南省12個地州的13家醫院的461名從事精神科護理的人員進行測評,結果顯示,工作10年以下的護士除軀體化外其他各項因子分均低於國內同年齡階段常模,且除焦慮、陽性項目因子分外,其他各項因子分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工作11~20年的護士除人際關係外其他各項因子分均高於國內同年齡階段常模,且陽性項目、軀體化、抑鬱、恐怖因子分存在顯著性差異;工作20年以上的護士除偏執外其他各項因子分均高於國內同年齡階段常模,且存在顯著性差異。

2.2 工作量

隨着護理模式的轉變,以人的健康爲中心的護理模式,使護理工作已從單純執行醫囑轉向爲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的全面照顧,需要護理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勞動與精力。而精神科的病情觀察不同於其他科室,需不停地巡視、細心地觀察患者的言行從而掌握患者的`心理,以避免一些差錯事故的發生,這就導致精神科護士的工作量進一步加重。有研究報道:長期緊張的腦力勞動和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使護士羣體中抑鬱情緒的發生率爲25%~38%,20%~25%的護士具有焦慮情緒。

2.3 護理職業性質

精神科護士直接接觸的對象是病情複雜多變、行爲異常、病態思維的精神病患者,他們隨時可能出現消極行爲等意外事件,並時常與護士發生心理衝突,導致護士高度緊張,擔心自身的安全。其次,精神科護士夜班頻繁,生活規律改變,加上夜班是患者病情加重,發生意外的高峯期,夜班護士必須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警惕性,使得精神科護士的工作壓力很大。

2.4 工作環境

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長期在不良環境中工作,會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精神科病房大多數都採用封閉的管理模式,精神科護士在工作期間經常接觸的是失去理智、缺乏自知力,思維紊亂,有自殺、自傷、逃跑傾向,不配合治療的精神病患者,護士長期處於這種高度緊張、缺乏有效的人際溝通、封閉的環境中,同樣會感到壓抑,容易導致身心疾病。楊秀梅等在調查中發現,引起精神科護士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中,護士自身安全存在很大的危險性佔18.2%;封閉式管理模式和工作環境單調佔20.3%。劉士榮等研究表明,特殊的工作對象、工作環境、勞動強度是造成精神科護士心理疲勞的主要原因,分別達87%、86%和80%。2.5 社會支持

目前精神科護士的社會地位較低,社會支持程度較差,勞動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甚至有時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常導致精神科護士心理壓力增大,長久的壓抑得不到適時的釋放,最終導致身心疾病。陳金紅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和UCLA孤獨量表對53名精神科護士和49名綜合科護士進行隨機問卷調查,研究表明精神科護士的社會支持程度明顯低於綜合科護士(t =22.133~23.072,P<0.05~0.01);精神科護士的孤獨感高於綜合科護士(t =2.804, P<0.01);社會支持度與孤獨感有明顯相關性(r=20.366~20.544,P<0.001)。由數據可以看出,缺乏社會支持是影響精神科護士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干預

3.1 提高心理素質

精神科護士應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心情不愉快時多與家人和朋友溝通,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護士在分配到精神科工作之前,可以進行心理知識的培訓,學會職業心理應對技巧,掌握基本的自我調適放鬆技巧,使其面對困難能保持樂觀、開朗、穩定的情緒,並具有較強的自控能力;進行心理測試,瞭解其個性,建立心理檔案;對於出現心理失衡的護士,管理者應給予及時的疏導和安慰,幫助她們保持健康的情緒。

3.2 改善醫療環境

改善精神科的硬件設施,使護士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擴充護理隊伍,定期調整護理崗位,加強晚夜班護理人員的配備,以減輕當班護士的身心消耗;病房設施應充分考慮到患者和護士的安全、方便觀察病情的變化和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舉動,儘可能減少工作環境對護士產生的影響;加強患者容易出現意外區域的防護;嚴格執行病區安全管理和檢查制度,對有衝動行爲、幻覺、妄想患者應安置單獨病室管理,限制其活動範圍,避免出現傷害護士的行爲。

3.3 加強社會支持

建立健全社會支持系統,努力提高精神科護士的社會地位;通過多種渠道宣傳精神衛生知識,促進社會各界對精神工作者的關注、理解、支持;醫院管理者應實行人性化的管理,重視精神科護士的心理需求,徵求護士的意見,緩解護士的心理壓力,減少管理源性的身心疾病,並注重精神和物質獎勵,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

3.4 注重專業學習

有研究顯示76.14%的護理人員認爲繼續學習能幫助把工作做得更好。醫院領導要支持護理工作,爲護士提供多元化發展的機會,做好崗前培訓,鼓勵護士積極參與繼續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知識培訓,拓展精神科護士的知識面,增加其繼續學習的渠道,使護理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減少孤獨感,增加自我價值意識。

4 小結

精神科的護理工作充滿了挑戰,護士應該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充實自己的業餘生活,減少壓力源的產生,培養和鍛鍊良好的心理品質,保持心理平衡、愉快的情緒和樂觀的心態。管理者應多關心護士的健康狀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幫助她們緩解工作壓力,促進精神科護士以最好的身心去服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