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預算控制模式的改進

學識都 人氣:2.78W
論預算控制模式的改進
「摘要」預算控制模式有緊控制(tight budgetary control)和鬆控制(loose budgetary control)之分。預算緊控制是一種傳統的預算控制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預算既是員工的奮鬥目標,也是考覈其業績的主要依據,預算指標顯示剛性特點。預算鬆控制是近年來在國外逐漸興起的一種預算控制模式,其典型代表就是在歐洲一些至公司實施的有“超越預算(beyond budgeting)”模式。這種預算控制模式的基本是,預算照編不誤,但它不是對員工的約束和評價標準,而把它看成是溝通和計劃的工具。自上一世紀70年代以後國外界關於預算控制的這兩種模式孰優孰劣的爭論一直在進行,也有人通過實證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種情況表明,預算控制模式與多種因素有關,一般而言,預算緊控制適合於較爲穩定的經營環境和傳統治理層次,而預算的鬆控制則較爲適應經營環境多變和組織靈活性增強的情況。20世紀90年代以後,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多變化,經營的不確定性明顯加大,與此同時,一些更爲先進的治理控制相繼產生,在這種情況下,預算緊控制的上風在逐步減弱,不適應性在加強,客觀情況要求對預算控制進行變革就成爲理所當然的事情。本文了預算緊控制模式的弊端,先容了國外企業倡導的“超越預算控制”模式的實踐及其對我國的啓示,以期對改進我國企業現行的預算控制模式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預算控制模式 預算緊控制 預算鬆控制 超越預算控制模式  一、預算控制模式的概念預算作爲一種控制系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預算控制系統是指通過對預算的編制、執行、監控、分析和評價等環節實施事前、事中和事後全過程的控制;狹義的預算控制則是指利用預算對經營活動過程進行的控制,也可以稱爲事中控制。本文主要論及後者。預算控制模式有緊控制和鬆控制之分。預算緊控制(tight budgetary control)的理念是,爲員工確定具體的短期(通常是一年)目標,使之工作得更有效率。羅伯特N.安東尼以爲,預算緊控制是指治理者的業績主要根據報告期預算目標的完成程度來評估,它有以下一些特點:(1)高層治理者重視,誇大預算目標的實現;(2)預算期內一般不對預算進行修正;(3)關注預算具體項目的細節;(4)不答應偏離預算目標;(5)高層治理者重視與預算相關事項的交流。預算緊控制是較爲傳統的預算控制模式,它源於本錢治理的標準本錢法,以控制“偏差”爲基礎,即監測實際作業的產出與事先確定的目標之間的差異,然後進行控制行動以消除或減少偏差數額,它是標準本錢控制思想從本錢領域向其他作業領域的延伸。  預算鬆控制(loose budgetary control)是近年來國外企業逐漸興起的一種預算控制模式,其典型代表就是在歐洲一些至公司實施的“超越預算(beyond budgeting)”模式。所謂“超越預算”。確切地說應該是超越預算緊控制,在該模式中預算主要用作溝通和計劃的工具,每年治理職員會照樣編制、複查、修訂、批准預算,每年或每季會將實際業績與預算比較,分析和解釋差異,但是預算並不被視爲是對預算執行者約束和評價的標準。隨着經營環境和猜測條件條件的改變,初始的猜測和預算可以修改,預算目標沒有達到並不意味着業績不佳。預算鬆控制源於人本主義的治理思想,其主要控制對象由緊控制中的.內部組織單位和職員轉向組織外部的環境變量。  從20世紀20年代產生至今,預算緊控制一直是多數企業的首選模式,人們普遍認同預算緊控制的績效。我國企業多數採用的也是預算緊控制模式,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具有成功經驗的企業,無不認同預算緊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從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着人們對組織行爲的關注,國外理論界關於預算鬆、緊控制究竟孰優孰劣就一直在爭論不休,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是Hopwood,他通過實證研究發現,預算緊控制會導致(1)工作緊張程度的加強;(2)與上級關係惡化;(3)同事關係惡化;(4)大量財務數據操縱。同時他還發現,預算的鬆控制會產生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位代表則是Otley的研究,他的結論與Hopwood相反,在其所選取的樣本中,他發現預算緊控制不會增加工作緊張,而且與更優的業績相聯繫。至今,人們對不同預算控制模式的優劣仍存在着爭論,這隻能說明預算控制模式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取決於多種具體因素,如企業的經營特點、環境的不確定狀況、其了控制機制的有效性以及企業文化、治理者的治理風格等,也就是說預算控制績效是依據企業變量而權變的。一般而言,預算緊控制以目標的正確性、先進性和可控性爲條件,因而更適合於較爲穩定的經營環境和傳統的層級組織。20世紀90年代以後,原本穩定、可猜測的經營環境變得不確定了,企業經營的不穩定性明顯增強,與此同時,很多更爲先進的治理控制方法,如平衡計分卡、KPI、標杆法、全面質量治理等相繼出現,預算控制的上風正在減弱,而預算對企業的緊控制與環境要求企業靈活性之間的衝突卻愈加明顯,因而在新的經營環境中,特別是在我國企業誇大預算緊控制的背景下,深刻熟悉預算緊控制的弊端並加以改進和完善,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