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節日本土化中的國人文化心理分析

學識都 人氣:1.43W
西方節日本土化中的國人文化心理分析
   摘要:在信息化時代,不同文化圈、地區與民族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並在相互滲透。這其中,西風東漸無疑處於主導地位,西方主流節日在當下迅速地融入我國的民衆生活。對此國內的反映不一,有堅決牴觸,有熱心擁護,有巧爲利用,更多的表現爲在國人特有文化心理導向下的本土化。理性對待西方節日的本土化,建構與引導新形勢下的國民節日文化心理,弘揚與傳承我國傳統節日中寶貴的文化精神,在當下有着較爲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儀式;西方節日本土化;文化心理
  
  一、節日的文化心理構成及其主要表現形式-儀式
  節日作爲人類文化活動中重要的一環,其文化心理構成既包含社會心理學層面的羣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氛圍、社會促進及社會抑制等,也包括作爲社會學或文化學層面內在生活週期中反覆出現的集中展現、承襲某種文化內涵的特殊的精神、理念、記憶與符號。
  節日的文化心理存在於個人心理過程中,同時又與普遍存在於一個民族的語言、風俗、神話、藝術、法律等文化現象中的共有現象同質。羣體成員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較爲複雜而又相對穩定的態度體驗,共同體味、分享集體神聖感、集體歡樂、集體激情、集體悲傷、集體追思等。這種社會情感、情緒可以通過節日的形式深刻地影響着社會情感、情緒的變化與發展。上升到民族情感層面,就集中的體現爲民族意識的反映,一個民族對自身歸屬的一種認同。
  著名作家肖復興指出,任何一種節日都會有自己歷史形成的傳統儀式,這種融化在節日裏的儀式,漸漸形成了對世界與人生的一種祈求和寄託。缺少節日的儀式感,便缺少了對節日的尊重與敬畏。節日需要儀式化,更需要意義的本土化,讓民衆在儀式的氛圍中感受節日的意義。這種意義的傳導需要特定的符號化儀式和參與的體驗。
  二、中西方節日的差異及西方節日本土化中的國人文化心理
  1. 起源的差異性。中國的節日主要圍繞農業耕作,節日多以節氣時令命名,側重世俗性,而西方節日則反映出畜牧業喜好遷移的生活特徵,節日與宗教人物和事件相關。組織的差異性。中國節日注重家庭的團聚,往往以“家” 爲單位成爲節日的中心;西方人多以包含多個家庭的整個社區爲活動範圍。文化心理的差異性。中國節日通過節慶活動企盼豐收、享受家族團圓,而西方節日則更偏向釋放個人情緒、張揚個體人格。
  中西具體節日比較:春節與聖誕節,兩者均爲年末慶祝新年的節日,但聖誕節宗教色彩濃厚,其爲耶穌的誕生日,而春節則是純粹的從農業社會時令上的新年演變而來。情人節:西方情人節與七夕節的主題均爲愛情。七夕紀念天各一方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情人節紀念爲捍衛他人愛情的權利而殉難的修士聖瓦倫丁。情人節充滿了宗教般神聖色彩,而中國的七夕節則具有神話般的浪漫氛圍,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文化蘊含。清明節與復活節:均在春季,兩者都有着對生命的尊重,對靈魂不朽的追求。復活節是基督的復活的日子,是對信仰的喜樂和復活的歡呼;而清明則通過祭奠提供了對族人的追憶與心理慰藉。
  2. 西方節日本土化的內涵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交戰,對於西方節日的排斥,有歷史進程中的必然,也有看到當前西風熾烈,本土節日傳統流失、淡漠,而對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的堅守。西方節日進入中國的客觀性,又表明了中西方文化在碰撞中的融合。這個進程不簡單爲西方節日的進入,傳統節日的退卻。實際上,西方節日在中國經歷了一個全新的本土化過程,其目前的流行與繁榮,更多地體現爲對西方節日原有宗教色彩的剝離,而更多地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喜慶、富足、和睦、親情等爲主題的物質需求和情感訴求取而代之,其內涵仍整理然以原有的文化心理爲主,整體而言仍然是種新型的“洋爲中用”,換言之,借西方節日的形式,仍然是在過中國人的節日。當然,西方節日中蘊含的如個性張揚、個性解放的價值觀等也已產生了很大影響,但總體仍未跳脫出固有的文化心理範圍,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心理的穩定性。
  三、節日世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之道
  節日的文化心理的穩定具有相對性,在中西方文化激烈交匯的當前,仍然存在着較多的問題。當傳統節日蘊含的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民族文化內涵及文化心理日漸稀薄,節日的危機並不簡單爲西方文化的強勢侵入,而更多的是我們自身文化心理的遷徙,文化精神的缺失。具體表現爲:
  商業的狂歡。在對商業利潤瘋狂追逐的驅使下,商家對西方節日的大肆炒作,周邊產品的傾銷,其實目的只是製造商業機會,導引消費行爲,創造消費習慣。
  信仰的缺失。失去神聖性及宗教情感的西方節日在中國更多的被關注的是物質層面的享受。而同樣失去原有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更多的表現爲飲食、娛樂,家庭聚會。
  儀式的喪失。近年同時出現的另一現象是地方爲拉動地方經濟而大興土木建設、創制的“類節日”及儀式。追求經濟利益的根本目的往往導致儀式的空殼化,對文化的感知及國人文化心理的尊重未顯現出足夠的誠意,更不用提及培育和薰陶。
  解決之道:
  1.兼收幷蓄的包容之心。地球村時代,不同的文化之間無論差異性如何之明顯,其相互影響、滲透及融合的歷史趨勢不可避免。而中華文明的歷史,也是多民族多文化不斷融合互相汲取而形成的,其本來即具有一定的普適性與包容性。實現和平崛起中的中國,其未來的文化源泉一定有傳承、吸收、創造。節日這一特殊的文化形式,也將隨着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更新國人的文化心理,同時將民族性的文化心理進一步固化在節日中。
  2.重新構建傳統節日禮儀。正視儀式中的文化心理及儀式本身的重要性,打造適應新的時期特點的節日禮儀,以莊嚴的形式、肅穆的內容、深刻的意義、藝術的韻味、引發共鳴慰藉的情感,讓國人特別是年輕人與傳統文化中的民族魂靈層面的文化心理形成呼應,重塑物質社會丟失的信仰,體味生產、生命、生活本質的美好和文化心理認同,感知節日中的價值意義,獲得一種整體性的相對穩定的幸福感。
  節日的文化心理是一個國家健全的國民心理的反映,最終體現爲價值觀的輸出。對節日中長久以來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其求新、融合需求的尊重,是塑造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下節日充斥商業驅動,作秀氾濫,物質挑戰精神的世相問題面前,我們面臨的重大的歷史考驗和任務就是:對傳統的繼承與發揚,將傳統節日過出新意,渲染鋪陳傳統文化富有魅力的層面,統一節日中情感與理性、內容與形式、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不同特性,形成新的獨特的文化心理性格與民族自尊,水到渠成地輸出具時代性的核心價值觀,以節日之名交由後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