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學生與學校發展需求的大學先修課程建設實踐論文

學識都 人氣:1.14W

大學先修課程,是指在高中階段開設的、由部分高中生選修的、具有大學水平的學術性課程,它最早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美國大學理事會提出的一個允許高中生選修大學課程的項目,其旨在拓寬高中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更高效地完成大學學業。20××年7月,國家發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規定我國高中教育要積極探索多樣化和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的課程形式和發展途徑,隨後全國各學校與機構紛紛積極推進大學先修課程的實踐。大學先修課程由此成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我校從20××年開始探索、籌備大學先修課程,於20××年1月開設了大學化學、微積分、高級英語三門課程;於20××年1月新增開了大學物理課程。本文將對我校大學先修課程的實踐經驗進行梳理與分析。

基於學生與學校發展需求的大學先修課程建設實踐論文

一、大學先修課程是落實課程改革精神、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高中教育是學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高中課程體系的建構以及高中課程改革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所以從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來看,我校開設的大學先修課程不僅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機會在高中階段選修大學課程,試着接受大學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的訓練,享受到契合其學習興趣、符合其真實能力水平的教育,從而爲完成大學階段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它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就發現自己的學科特長,爲其將來選擇大學專業乃至制訂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說,建設大學先修課程是踐行課程改革,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二、大學先修課程定位於中學與大學的`銜接

大學先修課程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學術性課程,它的難度一定得高於高中階段的課程標準。我校的大學先修課程強調知識傳授的嚴謹性和邏輯性,注重讓學生探索知識的來龍去脈,幫助其領會新舊知識間的聯繫。在教學中,教師會介紹該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並進行探討,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大學課堂的氛圍和大學學習的思維方式。不過還應意識到的是,大學先修課程畢竟是在普通高中開設的、面向高中生的課程,其知識結構也不能過高。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大學先修課程是一種在高中基礎上開展的拓展類課程,它是連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性課程。基礎教育主要是爲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而高等教育則爲學生的專業發展和職業發展提供引導和幫助。在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中,這兩個階段的教育存在着非常明顯的界限,兩者無論是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還是在管理方式和學業要求上,均有較大差異。

綜上所述,大學先修課程應既能體現大學課程的學術性價值,又要兼顧高中生的學習特點和發展需求,所以銜接是大學先修課程的重要特徵和價值所在,也是我校將大學先修課程更名爲“大學銜接課程”的首要原因。基於這一認識與定位,我校在課程目標的設置上更加明晰。以我校的“化學銜接課程”爲例,課程定位爲基於高考和化學競賽的大學銜接課程,其中的化學競賽指的是上海市高中學生“華理化工杯”化學競賽和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華理化工杯’’化學競賽的基本要求是以《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試行稿)》爲基本範圍,着重考查參賽者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綜合運用化學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全國化學聯賽的基本要求則與大學化學專業一年級學生的專業課要求相近,這無疑更貼近大學先修課程對於課程內容學術性的要求。由此,我校根據這兩個競賽的不同特點,設計了銜接高中與大學的大學先修課程。當然,大學先修課程不同於競賽課程,並不是讓學生簡單地應用公式進行解題,它更注重對學生知識邏輯結構的構建,從而培育他們的化學學科素養和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所以我校的“化學銜接課程”的培養目標是:(1)學生通過化學基本原理的學習,初步瞭解現代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滿足學生參加化學競賽或個性化發展的需求;(3)通過基礎知識的教學以及思維和方法的訓練,來滿足學生進行拓展性、研究性學習,以及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

三、大學先修課程的設計應關注學情

我校在大學先修課程的設計過程中非常關注學情,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能力選擇教學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實效性。下面以我校“大學化學銜接課程”中“物質結構中原子結構”的教學爲例進行分析。

我校對大學先修課程與高中化學課程中的“物質結構中原子結構”知識點進行對比、分析(詳情見下表)。其中,大學先修課程以北京大學化學先修課程的要求爲範本,高中化學課程以《上海市高中化學學科教學基本要求(試驗本)》爲範本。

根據下面表格,高中與大學關於該知識點的異同之處可謂一目瞭然,所以在教學時,我校能根據此表來有效研究學情,從而靈活調整教學內容。例如在第一輪次授課時,教師發現學生很難理解量子化模型所揭示的核外電子的運動規律,其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難以理解薛定諤方程的形式,自然就無法通過求解單電子原子的薛定諤方程來理解波函數、量子數等概念。因此在第二輪次授課時,我校及時根據學情刪除了有關薛定諤方程及波函數的概念,從高中生比較熟悉的電子雲、電子層、電子亞層的伸展方向以及電子自旋等內容切入,來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並在此基礎上闡述共價鍵的相關理論,此時教師發現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接受速度大大提高。

四、課程實施中注重學習方式的綜合運用

我校大學先修課程的實施,主要採用教研組合作與課程內容模塊化結合的方式。還是以“大學化學銜接課程”爲例,其主要內容分爲物質結構基礎、化學熱力學與化學動力學、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元素化學、有機化學五大模塊,每個模塊由專門教師負責,課程計劃的制訂、教學內容的設置則通過教研組集體研討完成,以確保各模塊間的邏輯銜接與統一性。

在課程內容的實施過程中,我校主要採用常規講授、慕課學習、項目式學習三種方式。對於較難的知識,主要以常規講授爲主,並注重課程內容與高中知識的銜接。對於相對容易理解的概念,則採用慕課學習、項目式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目前,由清華大學領銜的中國慕課大學先修課程(MOOCAP)已經上線,教師鼓勵學生充分利用這一課外優質資源進行自學,並記錄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同時,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來預設一些問題,供他們在網上學習時思考。此外,對於在講課時未能完全理解的內容,他們也可通過網絡資源進行輔助學習,此類“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的協同教學,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

經過多年實踐,我校認爲大學先修課程無論是從教育改革、學校發展,還是學生的個性發展而言,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教學領域。如何應對未來形勢,開發出更多符合我國國情,契合學生、學校發展需求的大學先修課程,併爲此建設一個課程體系,是一項意義深遠的任務。

高中化學與大學化學先修課程“物質結構中原子結構”知識點的比較表

模塊高中化學大學化學先修課程

原子結構與元素週期律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原子結構,原子、離子符號、結構示意圖,質量數、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的概念,電子雲概念,核外電子運動狀態(從電子層j電子亞層、電子雲的空間伸展方向和電子自旋解釋),核外電子排布規律、電子式、電子排布式書寫(僅限1N 18號元素),短週期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元素週期表結構,元素性質的週期性變化(主族元素及短週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描述——原子結構理論的發展,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描述——核外電子運動的量子化模型,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描述——電子運動的特點,電子運動的波函數與原子軌道(電子運動的波函數與原子軌道、量子數的取值與原子軌道、自旋量子數的取值規則),核外電子排布(多電子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描述、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元素週期律(元素週期律與元素週期表、元素性質的週期性、電子結構與元素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