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文化歷史發展

學識都 人氣:2.27W

導語: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行爲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爲一爐,成爲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正如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爲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瞭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日本茶文化歷史發展

一、弘仁茶風

公元805年,留學僧將茶葉傳入日本,此後在日本貴族階層中漸漸掀起“飲茶風”。

這一時期的飲茶文化,以嵯峨天皇(公元809—823年在位)爲主體,以弘仁年間(810—824年)爲中心而展開。在嵯峨天皇的影響下,弘仁年間是唐文化盛行的時代,飲茶被當作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形式而接受和推崇。弘仁年間可以說是古代日本飲茶文化的黃金時代,史稱“弘仁茶風”。

嵯峨天皇身邊女官惟良氏的一首漢詩描寫了當時飲茶的情景。

山中茗,早春枝,萌芽採擷爲茶時。

山傍老,愛爲寶,獨對金爐炙令燥。

空林下,清流水,紗中漉仍銀槍子。

獸炭須臾炎氣盛,盆浮沸浪花。……

吳鹽和味味更美,物性由來是幽潔。

深岩石髓不勝此,煎罷餘香處處薰。

飲之無事臥白雲,應知仙氣日氛氳。

——《經國集·和出雲太守茶歌》

據《日吉神社祕密記》記載,公元805年,赴唐留學僧最澄(762—822年)回國,攜帶了茶籽贈送給京都比睿山的日吉神社栽種。這是日本最早栽種茶樹的記載。至今比睿山東麓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成爲日本栽種茶樹之始的標誌。另一留學僧空海(774—735年),公元806年回國時也攜帶茶籽,獻給嵯峨天皇,並於奈良佛隆寺栽種。至今佛隆寺還保存着由空海帶回的茶碾和茶園遺蹟。

最澄留學中國浙江天台山,於日本比睿山修建延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另一留學僧空海與最澄公元804年同期留唐,空海留學長安,後於和歌山縣高野山修建金剛峯寺,創立日本真言密宗。真言密宗同天臺宗並稱“平安二宗”,對當時的文化和宗教產生很大影響。最澄和空海與嵯峨天皇交遊,向天皇介紹大陸的文化,風俗習慣。其中他們同天皇一起飲茶的情景多次在日本古代漢詩集中出現。

在古代日本的飲茶文化中,飲茶的風俗只限於皇室周圍。嵯峨天皇在宮廷內東北角,開闢茶園,設立造茶所,一直到平安末期。這裏產的茶只供宮廷和貴族飲用。飲茶的方法同中國陸羽《茶經》中記述的唐代餅茶煮飲法完全一樣。所用的茶也從中國帶來,只在個別寺院和宮廷中有極少量種植。儘管當時嵯峨天皇命令種茶貢茶,但當時的文獻中完全沒有貢茶的記錄,也沒有茶葉貿易的記載。隨着嵯峨天皇去世,唐風文化的黃金時代過去,日本古代飲茶文化進入沉寂期。除文人對飲茶活動繼續關注外,不再見到關於茶葉詳細描述。

儘管弘仁茶風衰落,但仍可找到許多平安前期關於茶的零星記錄。茶的藥用價值漸漸被人們發現。日本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在流放筑紫時寫下“煩懣結胸腸,起飲茶一盞”的詩句。

二、國風文化

平安時代中後期,日本停派遣唐使,外戚藤原氏掌握國政,對當時北宋^***採取了消極交往的`態度。日本進入文化相對獨立發展的時期,史稱國風文化。

北宋時,中國茶業繼續發展。宮廷主要飲用建安貢焙生產的龍鳳團茶,精微奢華。民間飲用則延用唐朝製法的餅茶和新發展起來的散茶。茶葉生產以從唐代沿襲下來的餅茶爲主。同時散茶生產也獲得發展。從沈括《本朝茶法》嘉祐六年(1062年)對榷茶的統計,幾乎在所有的茶區都同時生產餅茶和散茶。浙江自顧渚貢茶苑取消後,茶葉生產即以散茶爲主,製作方法爲採、蒸、烘乾,飲用方法多取煎飲。部分細嫩高檔散茶,可烘乾研抹點飲,稱末茶。歐陽修《歸田錄》對當時茶葉生產有所描述。

蠟茶出於劍、建,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爲第一。自景祐以後,洪州雙井白芽漸盛,近歲製作尤精,……其品遠出日註上,遂爲草茶第一。

這一時期,中國的飲茶文化沒有及時通過正式的渠道傳達到日本。平安中後期的飲茶活動在平安前期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以文人茶、寺院茶和儀典茶作爲主要特點。飲茶停留在貴族、文人、僧侶的生活中,飲茶者會少量自植。

除皇宮中的茶園外,在關西還有一些零散的屬於私人或寺院的茶園。日本漢學家、詩人島田忠臣(823—891年)就有“見我銚中失蟹眼,聞君園裏成茗茶”的詩句。慶滋保胤(?—1002年)在遊記《藥王寺訪問記》中記載:

參河州碧海郡有一道場曰藥王寺,爲行基菩薩昔日建立之所。聖所雖舊,風物惟新。前有碧琉璃之水,後有黃綊纈之林,有草堂、有茅屋、有藏經、有鐘樓、有茶園、有藥圃。

公元11世紀,小茶園擴大到關西以外的地區。《總國風土記》記載:“後三條天皇(1068—1072年在位)時,全國著名的茶產地有甲斐國(現山梨縣)的八代郡、參河國(現愛知縣)的八名郡、但馬國(現兵庫縣)。”

三、飲茶風尚

日本的鎌倉、室町幕府時期,同中國^***恢復交往,大量的日本人來華。日常性、實踐性極強的中國飲茶文化得到日本人的較深入瞭解。許多來華日商、日僧從中國帶回了茶具、茶、茶書,並積極傳播飲茶方法和飲茶情趣。這一時期,日本茶樹的種植面積和種植規模獲得很大發展。飲茶在日本上層社會也得到大範圍的普及。

在衆多的南宋、元時期的日本來華僧中,最傑出的一位是榮西(1141—)。榮西留學浙江天台,把中國的禪宗的臨濟宗黃龍派帶回日本,並大力提倡飲茶,著寫《吃茶養生記》,對茶的功效,南宋製茶法和飲茶法作了詳細的描述。記錄中國南宋時期流行於江浙一帶的蒸青散茶的製作過程和流行的末茶點茶法。奠定了日本飲茶文化的基礎。榮西被譽爲日本的“茶祖”。

1207年,榮西將從南宋攜帶的茶籽贈送名僧明惠上人,種植在栂尾山。明惠上人對茶葉推廣十分熱衷,成爲榮西之後的茶界領導人。明惠上人所培育的栂尾茶園,被稱爲“本茶”,並被移植到日本各地。1217年,明惠上人將栂尾茶苗送給京都東南郊的宇治地區,使宇治成爲日本著名的茶產地。而後,又從宇治到靜岡等地迅速普及開來。

1241年,日本留學僧圓爾辯圓歸國,大弘臨濟派楊岐派禪風。圓爾辯圓帶回徑山茶的種子,種植在自己的故鄉靜岡縣,並指點按徑山茶的製法生產出高檔的日本抹茶,被稱爲“本山茶”,奠定了日後靜岡縣做爲日本最大的茶葉生產地的基礎。

鎌倉末期,以寺院爲中心,飲茶文化普及到日本各地,並出現名茶。根據《異制庭訓往來》記錄:栂尾茶爲第一;御室仁和寺、山科醍醐寺、宇治、南都般若寺、丹波神尾寺列爲輔佐;大和室生寺、伊賀服部、伊勢河居、駿馬清見關、武藏河越的茶,也“皆天下聞名”。

1467年以前,有史可查的日本各地茶園有61處,除京都、鎌倉兩個茶葉集中產區之外,靜岡茶園也上升之顯著地位。茶園主要集中在寺院,後在貴族的莊園中也有種植。但規模都不大,一般只有“丈許”,年產十斤左右,個別規模較大茶園年可產百斤。飲茶者的範圍只限於僧侶、貴族。

四、茶道形成

日本安土桃山時期,是日本茶道形成時期。茶道的形成,促進了茶葉生產的進一步擴大。因爲氣候不同,日本的茶青芽大、葉脆、水分多。在15、16世紀,京都附近的宇治茶園創新了大棚種茶法,迎合了茶樹喜陰的天性,緩解了日本茶芽生長過快的的問題。在茶芽開始萌發的早春二月,茶園用葦蒹覆蓋,保證茶芽質地柔軟、肥嫩。手採一芽三、四葉,長約10釐米的茶青。薄攤蒸氣殺青30秒。上炭牀烘焙。每次烘焙茶量極少,以不重疊爲準,期間不停搖動竹屜,使其均勻乾燥。烘焙30分鐘即可。

茶葉色澤翠綠,香氣自然。宇治茶根據精製程度分爲四個等級:極上、別儀、極揃、別儀揃,特級茶稱爲“白袋”。宇治至今生產傲視日本的茶葉,成爲日本高檔茶的代表.

五、煎茶出現

室町後期,日本的製茶分兩部分。一種是貴族應用的高檔茶葉。以宇治茶爲代表,其茶青被製成末茶,專供盛行的日本抹茶道使用。產量少,十分名貴,只在上層貴族、僧侶和富商中流行。一種是民間飲茶粗放的製茶。製茶用料不講究,大都梗莖葉混用,甚至用鐮刀將一尺左右的茶枝割下利用。用開水焯青後,用大席子裹住揉捻,然後攤在日光下曬乾。飲用是煎煮茶汁,湯色黃褐,味道苦澀。

1738年前後,宇治茶農永谷宗圓(1681—1777年)創制“煎茶”,即高級葉茶。手採嫩芽一芽三葉,薄攤蒸氣殺青,火上揉捻,然後用焙爐烘乾。色澤翠綠,有淡淡的焙火香、滋味甘醇,成茶成碎片狀,茶的有效成分極易浸出,適用於泡茶法。但由於工本高而未能在當時廣泛傳播。

十九世紀初,永谷宗圓式的製茶法在日本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普及。1837年,山本德翁創制煎茶中的極品——玉露茶。從此,日本茶葉製作的工藝自成一體。日本的煎茶家們開始普遍使用泡茶法,茶作爲實用品真正進入日本的尋常百姓家。

六、現代茶業

1898年,第一臺日本式全自動蒸製茶葉的機器在靜岡縣誕生。

1908年,日本製定了鑑定茶葉的標準,靜岡縣成爲日本最主要的茶區。日本現代茶產業進入飛速發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