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舞蹈在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9.17K

一、我國現代高校舞蹈教學與審美教育的關係

關於舞蹈在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論文

舞蹈教育作爲高校的一門重要學科,是藝術審美教育的核心組成。高校舞蹈教學不僅可以使大學生全面地展現出人體之美,而且還能培養大學生自身的個性美和藝術內涵。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四肢的動作以及與他人的相互配合,來展現出個人或羣體的美,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變換舞步的方式來豐富舞蹈形式,進行自我創新。學生在舞蹈教學中不僅可以親身感受舞蹈的魅力,還可以通過他人優美舞姿來獲得美的享受。在高校舞蹈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感知力和想象力,促使其懂得美的真諦。因此,高校的審美教育可以滲入到舞蹈教學的各個方面中去,這樣會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

二、在舞蹈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隨着我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審美教育不僅成爲了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動力,而且逐漸成爲了培養我國當代大學生美德素養的必要手段。如今,大學舞蹈教育的側重點應放到審美教育上,應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對於大學生而言,舞蹈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不僅可以把現實中的美好通過藝術的方式傳達給學生,而且還能廣泛促進大學生的審美認知。同時,舞蹈課程中的審美教育對大學生的德、智、體方面的發展也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能夠促使他們健康成長,挖掘出創造潛力。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非常具有必要性。

三、高校舞蹈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構成

1.審美情趣教育

審美情趣是審美活動得以開展的前提,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表現出來的一種特定的感知反映。人們對於美的感受是從感知開始的,因此對大學生的舞蹈審美教育也需從感知出發,使大學生從心理上產生愉悅感,提高審美認知能力。在高校舞蹈審美教育的過程中,審美情趣是構成審美教育的重要條件。因此,這就要求高校舞蹈教師在自身具備良好審美情趣意識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審美情趣。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要對學生進行“啓發式”教育,通過帶領學生觀看舞蹈影像和親自示範的方式,從視覺、聽覺上給學生以正確的感性指導,繼而使他們對舞蹈產生興趣。舞蹈教師可以通過對舞蹈動作的規範示範,依靠美的形象來打動學生,潛移默化地使學生享受到美的薰染,使他們以愉快的心情接受美的教育,培養審美情趣。同時,在舞蹈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運用舞蹈規範來要求學生,親自指導改正,改善學生的體態和動作,滿足學生對於美的需求,引導學生產生審美意識,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舞蹈所帶來的美。

2.美的鑑賞力教育

鑑賞力是學生在學習舞蹈過程中逐漸感受到的對於美的識別能力,通過對舞蹈動作、服飾、音樂等的體驗,來達到一種內心的昇華,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美的識別能力。通過舞蹈藝術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審美鑑賞力的培養是一項非常好的措施。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關鍵是要培養其對於美的鑑賞力。很多時候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的往往是如何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很難從舞蹈教育中體會到美的'意義,因而達不到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一般來說,我國高校舞蹈教學會沿用傳統的民族舞蹈作爲重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認識和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的內涵美,以及舞蹈表演過程中的舞姿特點和情感表達。比如在蒙古舞教學過程中,舞蹈中的馬步、抖肩動作鏗鏘有力,能夠體現出草原民族的真實文化風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到舞蹈的精神領域,領略到舞蹈的內在情感,從而培養學生對於美的鑑賞力。

3.審美表現力教育

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審美教育,特別重要的一項便是對學生進行審美表現力的教育,學生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要真正把自己投入到舞蹈的情感表達中,如此才能使身心獲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在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學中,由於學生的技能差異和害羞心理,往往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動作的展示中,這時教師的鼓勵和讚揚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使學生大膽地展示自己,使其領悟到獨舞或與他人配合的美。此外,由於舞蹈藝術對人體的動作姿態和技巧有着比較高的要求,且不同的學生所展現出的氣質特徵也不同,因此,教師在審美教學中要善於觀察學生的性格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舞蹈教學,要在教學各個環節中鼓勵學生大膽展現自己的美,並享受美。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指引學生主動表現美,這不僅是舞蹈藝術所追求的,也是高校舞蹈審美教學中最爲重要的一項目標。

4.審美創造力教育

所有藝術的本質都在於突破固有的模式,創新思想,特別是對舞蹈藝術家來說,創造力是使他們保持事業長青的重要方式。在我國高校舞蹈的審美教學中,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知美的基礎上培養其創新意識,鼓勵大學生自發創作。一方面,在授課時,教師不能僅僅教授學生舞蹈動作,還要引導學生積累舞蹈素材,發揮創作思維,展開豐富想象,不斷提高學生對於美的創造力。對於當今舞蹈課堂的教學現狀來說,教師很容易忽視對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導致學生一味地對舞蹈動作進行模仿,而缺乏自我創作慾望。因此,我們應將學生審美創造力的培養貫穿於高校舞蹈教學的各個環節。另一方面,在舞蹈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並結合課程內容來設置一些創作活動。比如在教師講完舞蹈的基本技法和規範動作後,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音樂,自我設計、編排舞蹈動作,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感受合作的快樂。要注意的是,在授課中,舞蹈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和進步進行及時的讚賞和肯定,最大限度地鼓勵其表達內心情感,給學生以足夠的信心,讓他們在獲得心理滿足的基礎上提高創造美的能力。此外,高校還可以在課外開展一些舞蹈教育活動,爲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舞蹈審美教育已成爲高校美學教育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大學生進行舞蹈審美教育,不僅使學生增強了體質,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啓發了學生對於美的感受和追求,培養了其正確的思想觀和審美觀。因此,我國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時,要注重培養和鍛鍊他們對於美的感知和鑑賞力以及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