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改創新

學識都 人氣:1.08W
高中新課改創新
摘要:適應新課改理念,創新傳統的教育模式,用教師運用英語的能力去引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全方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英語教學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爲此,英語教師要積極嘗試創新。 
關鍵詞:教師  引領  方法  創新
        一、身心和諧是創新的前提  
        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充滿創新活力的課堂氣氛。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創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與學生達成“教學相長”的朋友關係。努力爲學生創造出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的學風。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對此,教師對待學生要面帶微笑,用“微笑”表示友好、親密,給學生的印象,是一種“我喜歡你”的表現;“點頭”表示讚許與接納,使學生倍增勇氣,積極思考,“專心聽他講”是指通過集中精神傾聽不同意見來鼓勵他們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不但體現了教師的友好態度,同時體現了教師對學生意見的重視與尊重,鼓勵了學生自由表達自己觀點的勇氣。使學生有足夠的勇氣去積極思考。在英語學習方面困難較大的學生,教師應有耐心,注重培養興趣和信心,講究策略,啓發思維。如果學生一開始沒有培養足夠的興趣和信心,就不會有一個好的開端,以後的學習自然就會有困難。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有學者認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去積累、領悟知識、尋找規律,其學習就是自主的。也就是說,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就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體驗成功。比如在介紹一個國家的相關課程中,教師可以發動學生自繪地圖,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參與中學習知識,學生就進入了自主學習的狀態。自主的目的是張揚個性,個性是創新的前提。學生不但製作了一張張富有個性的地圖,還都開始積極發言,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歷史的變遷,同學們在老師的鼓勵下,都能流利的根據地圖上的內容說出自己的信息,如name of country,capital,position等,達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目的。現代教學論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心理髮展存在兩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面是認知思維過程,另一方面是情感意志過程。”後者是非智力活動,兩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學只重視前者,忽視了情感。因此使學生感覺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使課堂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學生的學習是被迫的。  
        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探究過程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做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自己動手去實踐,學生在深入思考和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真正的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深入思考和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就會有所理解,有所發現,所以探究式學習有利於學生創新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如老師在教學生定語從句時,可以給學生一些例句,讓學生在例句中找出定語從句的用法。這就爲學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間。另外,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想,去動手做。一個創新的想法往往不是在思維的起始階段,而是在思維的發展乃至最後階段才產生出來的。創新需要時間,創新需要機會。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足夠想象的時間和機會,足夠思維的時間和機會,足夠動手的時間和機會。      四、教師要創造情景,設置同學們熟悉的話題  
        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如: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Which teacher do you 1ike best?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What are your hobbies?等。讓學生感覺到問題很熟悉,但大腦中沒有現成的答案,學生必須重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生在自我構建的過程中,張開思維與想象的翅膀,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尋求的過程有常規的思考,也會有超常的想法,教師要及時吸引和發現學生獨特的,新穎的想法,在獨特和新穎中創新。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當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和靈活性就充分體現出來了;當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時,就會加強思維的深刻性。這樣,學生就具備了發散思維的優良品質,他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法去思考和想象可能的情況,在思考過程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品質得到培養。  
        五、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拓寬知識面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下,教與學的活動使學生形成了一種僵化的,一成不變的思維定勢,它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這種教學手段,違背了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爲了交際這一語言準則,不利於學生智力的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以計算機輔助教學爲主體的教學模式,能全方位,多元化地調動學生的感知能力;多層面地啓發,誘導學生;拓寬學生的思維境界: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在廣博性,深刻性,獨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全面訓練,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的運用,改變了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形成了“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新型教學結構,促使學生學習方式也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自由進入網絡,查找相關的信息,達到資源共享。學生還可以在課後利用所查資料編寫故事,這便是信息的加工,創造;課外再讓學生進行知識拓展,自選研究專題項目,學會運用信息資源,重構新知,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達到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目的。
        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引領其進步
        學習是磨練意志,體驗收穫的過程,高中是生理和心理趨向成熟的階段,生活的過程中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關愛,化解心結和煩惱,創造寬鬆的環境,讓同學們的創新思維纔有土壤。因此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相互傾聽心聲,這是理念所在,職責所需,只有這樣,新課改纔有望推進,纔有可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