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聊天室Delphi

學識都 人氣:1.81W
畢業論文

第1章 網絡簡介
  1.1 網絡協議體系結構

自制聊天室Delphi

1.1.1 網絡協議
計算機網絡是由多種計算機和各類終端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的複合系統,由於計算機型號不同,終端類型各異,加之線路類型(固定線路或交換線路)、連接方式(點對點或多點)、同步方式(同步或異步—)、通信方式(單工、半雙工、全雙工)的不同,給通信帶來極大的不便。爲了解決這1問題,應實施1套國際或國家標準,力爭做到統1硬件接口、統1信息編碼制度、統1報文格式、統1傳輸命令、統1差錯控制、統1通信過程,於是就產生了通信協議。通信協議是針對通信過程種的各種問題制定的通信各方必須遵守的`1整套約定。1臺計算機只有在遵守某個協議的前提下,才能在計算機網絡上與其他計算機進行正常的通信。網絡協議通常被分爲幾個層次,每層完成自己的單獨的功能。通信雙方只有在相同層之間才能進行相互聯繫,低層協議爲高層協議提供服務。這種工作方式可以使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變得簡單,易於理解。執行協議代表實現了通信的標準化。
大多數網絡由於具有理論混合的硬件或軟件體系結構而使用多種協議,因此,瞭解每種協議,而且理解它們是如何聯合作用的,也是很重要的。使用多種協議的網絡被稱爲多協議網絡,多協議網絡在商業界是非常通用的。

1.1.2 網絡體系結構
爲使各個計算機廠家的網絡產品能夠互聯,簡化通信過程,就需要1套標準化的體系結構。1997年國家標準化組織(ISO)提出了開放式系統互聯(OSI)參考模型,如圖1-1所示。該模型被國際上廣泛採納,CCITT將其編爲X.200建議。所謂開放,是指在任意兩個系統只要遵照這個參考模型和相關標準,就可以相互連接。所謂“開放系統”就是可以和其他系統連接及通信的系統。
爲了簡化設計,OSI將網絡應用完成的通信任務進行分解,分爲7個功能層,即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並且規定了各層的功能及不同層如何協作完成網絡通信,以達到用戶要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