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青少年人際關係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關係論文

學識都 人氣:3W

【摘要】心理學認爲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會性,青少年也就繞不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在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際關係中,主要包括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三大關係相輔相成,其和諧程度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正相關。家長應重建青少年的家庭地位,形成理解信任型親子關係;教師應學會換位思考,形成合作型師生關係;青少年應以尊重和真誠爲基礎,形成互惠互利的同伴關係。同時,家長、教師和青少年都必須加強學習,提高教育與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三大關係呈現出最大程度的和諧狀態,從而有效提升青少年人際關係,達成青少年理想的樂羣標準。

淺談青少年人際關係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關係論文

【關鍵詞】心理健康;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伴關係

1前言

有一則“封丘14歲女孩給男友買奧迪 ,車沒買成與男友鬧僵”的新聞令人驚訝不已,售車人員擔心女孩被騙是有道理的,因爲女孩心智不成熟,但我們不禁要問:家長哪去了?再聯繫到上海復旦大學“4·1投毒案”中研究生黃洋被舍友林某投毒致死,網上一片謝同學舍友不殺之恩,青少年是否也意識到學校同伴關係如此危險?還有類似去年“岳陽一高二學生不堪老師過重批評跳樓自殺受傷”的新聞數不勝數,我們廣大教師不得不反思。從種種類似的事件中我們應該看到,當下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不是源於學習上的挫敗或不滿,而是源於人際關係,有的是同伴關係,有的是師生關係,有的是親子關係,本文將之稱爲“三大關係”。無論是哪種關係,它們在青少年人際關係心理健康教育中都顯得多麼重要和緊迫。

心理學認爲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會性,青少年也就繞不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那麼如何判斷一名青少年人際關係心理是否健康呢?據我國比較權威和代表性的林崇德心理健康標準認爲,青少年正常人際關係方面的心裏健康表現是樂羣,主要體現在能互相瞭解對方的權利和義務,能客觀地瞭解他人並關心他人的需要,能真誠地讚美和善意地批評,能積極溝通和主動交代,能保持個性和人格的統一。在這一過程中,三大關係相輔相成,其和諧程度與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心理健康呈正相關。

2青少年需要什麼樣的“三大關係”

在青少年人際交往的羣體裏,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伴關係看似獨立的平行的,實際上是交叉的,三者互相影響,可以說是“正+正+正=正強化”、“負+負+負=負強化”,又可以說是“樂+樂+樂=其樂無窮”、“惡+惡+惡=其害無窮”,它們的積極作用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正相關,其消極作用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負相關,有一者弱化則樂羣程度減分,每一種關係的和諧程度不同對青少年造成的影響又不一樣。

青少年成長最迅速的是其社會性需要,家長、教師必須從全新的角度來看待他們的成長。成人應擺脫兒童時期根據自己想達成的目標輸出教育的方式,而是需要根據被教育者的需要來進行教育,才能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同樣,青少年自身對同伴關係也應有一定的瞭解,才能更好地與人交往。

2.1家長應重建青少年的家庭地位,形成理解信任型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顧名思義就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毫無疑問,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家長的品德修養、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對青少年心理成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但很多家長都在付出大量的努力後,結果只能埋怨孩子不瞭解父母的用心良苦。社會學習理論認爲親子衝突是家庭成員間缺乏交往和溝通的技能所致。

家長要理解青少年對自我的認知是迅速的,也是具體的。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已經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渴望獨立,希望提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青少年都希望父母把自己當朋友,以平等的視角來對待自己。顯然,父母必須意識到要建立新型的家庭關係,把孩子當成可以學着商量參與家庭事務的角色,才能適應孩子的成長;正視孩子成長中的變化並加以引導,纔是積極的撫養行爲。

理解和信任是親子關係的基礎。在青少年需要獨立的時候父母要懂得適當放手,在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要給予一定的鼓勵;父母既不能無條件服從和滿足孩子的要求,也不能無條件要求孩子服從自己。

眼下多是獨生子女,核心家庭是6位大人管一個小孩,單親家庭小孩則沒人管,有人受到溺愛嬌慣,有人被放任自流。如:父母離異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情感氣氛冷漠,矛盾衝突頻繁,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孩子遇到困難得不到幫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勵。又或者家長的專制粗暴、強迫壓服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可忽視的原因。例如想給男友買奧迪的女孩,父母離異不在她身邊,她會非常缺乏愛、安全感、歸屬感和認同感,青少年在成長中需要上述這些情感上的“心理營養”的程度不亞於吃飯的需要,但往往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再者,青少年處理與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時,他們會借鑑父母處理親子關係的方法和技巧,以遷移到其他關係中,所以說親子關係在他們的成長中是一個基礎,和諧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起着積極作用。

2.2教師應學會換位思考,形成合作型師生關係。

誰都知道學生白天的時間幾乎都是在學習度過的,學校生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而以往講到師生關係,很多人都只想到學生應該如何適應教師,教師內省的.機會很少。實際上,學校作爲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教師纔是師生關係的主導,要創造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肩負很大的責任。

皮連生在《學與教的心理學》提到中國中學生喜歡的教師特徵:教學方法好、知識廣博、肯教人、耐心溫和、容易接近、實事求是、嚴格要求、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對人對事公平合理、負責任、守信用、有政治頭腦、關心國家大事、講文明、守紀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除去對教師教學上有要求,還對教師對師生關係上有要求,比如耐心溫和、容易接近、嚴格要求、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對人對事公平合理、負責任、守信用。下面着重講一下尊重、公平和誠信。

新型的師生關係又可以說是一種合作關係,既然是合作,那麼在共同的目標面前,尊重是前提。“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爲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 ?尊重學生不僅包括尊重學生學習上的勞動,還包括學生的人格、隱私……

同時教師與每位學生的教與學的合作過程必須體現出公平,亦即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所有的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教師決不能因爲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對待後進生應該給予更多的愛心及寬容。

而“誠信”這個詞不只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向家長彙報學生情況時,必須實事求是;答應了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

岳陽受批評跳樓的高二學生,其左手背上寫着“爲什麼沒一個人相信我”。可見,學生在接受批評時感到自己被“冤枉”了,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情緒激動產生了不良的後果。教師應在對學生進行全面瞭解其犯錯的實情,瞭解其原因、過程及其他相關因素,再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溝通。

合作的師生關係實際上也是人際互助的過程,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同時教師要學會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爲學生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

2.3青少年應以尊重和真誠爲基礎,形成互惠互利的同伴關係。

同伴關係是指同齡人之間或心理髮展水平相當的個體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係。埃裏克森的心理髮展觀認爲:十一二歲至十七八歲的青少年,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同伴,他們在與同伴們建立親密的友誼中進一步認識自己。同伴關係裏可能是一對一的友誼關係,也可能是同伴羣體。在這種社會性需要中,青少年渴望獲得尊重的需要、友誼的需要與交往的需要,同伴的影響非常明顯,對他們的發展具有父母和老師都無法取代的作用。

和家長、老師的交往不同,家長和老師於青少年而言都是成年人,有着垂直關係,而同伴大多爲同齡人,有着水平關係。這種水平關係的好處是大家以信任爲基礎,具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行爲準則、相同的興趣等。因爲大家是平等的,所以可以在交往中或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負面情緒宣泄,獲得寬慰、理解和同情,克服心理障礙和情緒困惑;或分享積極的情緒,有利於青少年自我觀念和人格的培養,有利於增進自我價值。這時候他們最害怕被孤立,會盡量避免自卑感。

復旦大學“4·1投毒案”中林某身上折射出和青少年一樣所需要的自我價值認同。對應到青少年同伴關係中,是對自己認可的不足,是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實際上是認爲自己不夠好,不值得別人交往或尊重,變得無法包容他人。

有個家長曾經講過他兒子的故事。他兒子的朋友在學校老是被別人欺負,但每次都不吱聲,都是他兒子幫朋友出頭。有一天,他朋友又被欺負,這時候朋友進行了積極的反抗。他兒子回家後跟他說:我朋友今天終於敢對別人說不了,我真替他開心。這位家長講到這裏是很欣慰的,孩子能客觀地瞭解他人並關心他人的需要,能真誠地讚美。

同伴關係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真誠的基礎上,青少年在這場關係中應該互相理解寬容、互惠互利,避免以自我爲中心,形成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對心裏健康非常重要。

3、各方應加強學習,提高教育與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切人際關係都是兩元結構關係,在教育中體現出的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開展青少年人際關係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單一方面的關係中的相關人員的事,而是需要各方的積極參與,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甚或學生,都需要學習,從而提高教育與自我教育的能力。

對於青少年人際關係中的三大關係而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青少年同伴之間的關係靠的是共同願景——心理認同感,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缺乏共同願景、缺失心理認同感和認知統一性,則教育難有效果。

3.1教師應寓教於學,提高心理素質教育的專業能力。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爲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利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而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保持着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投入工作。

寓心理健康教育於各學科教學中,是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健康情緒,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學校應開設有關心理健康課程,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課既要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又要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是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爲一體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爲協調、人際關係適應的樂羣心理健康標準,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而作爲班主任,應特別注意:應強化對青少年人際關係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他們的心理寬度,使他們即使在遭遇負面情緒時也能合理排解,不對別人施以“冷暴力”;不孤立那些性格內向同學,其中包括那些不遵守課堂紀律,老師經常批評、或常給老師打同學“小報告”的學生;其次,那些家庭經濟條件困難、外貌不好看以及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第三,那些學習特別好或家庭條件特別優越的學生,也會成爲學生中的“孤島”,因爲這些“驕子”之類的焦點人物,很可能由於過於強勢,或言行上的不當而引來同學的嫉妒、敵意與抵制。

3.2家長應加強理解和溝通,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72%的家長沒有看過教育方面的書。”因此,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到方式,對家長進行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爲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建立支持性的環境,讓家長充分認識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瞭解青少年年齡特點以及心理髮展規律,懂得如何更科學地教育孩子。

心理學家認爲,很多青少年的人際關係障礙與行爲異常本身就是源於消極的成人錯誤指導。家庭是每個青少年首要的成長環境,家長必須意識到家庭結構、教養方式等對孩子身心的影響很重要。青少年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學生情緒反覆,行爲多變,家長對此要有心理準備,要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及時干預和指導。

家長要改變對孩子兒童時期的教育方式,正視孩子的成長,與孩子在家庭中平等相處,讓孩子體會到家的溫暖和來自家人的愛。一方面,應培養孩子的寬容之心,提高他們的與人交往技巧,增進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應學會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勵,也可以批評,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培養和維護青少年的人際關係。

3.3青少年要加強學習,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家長、教師是需要學習的,更需要學習的是青少年。青少年不但要學好書本知識,還要學做一個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而且還要不斷提升這種能力,爲自己負責,做一個引導自己走向正確的生命方向的人,充滿正能量的人。

青少年首先要學會了解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和別人的不同,能力的高低、品格的優劣等,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還要積極地評價自己,包括優缺點和長短處,並能正確地對待,不好的方面要勇敢面對,不斷提高,超越自我,更要了解自己的快樂和不快樂,學會反省,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此外,青少年還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積極參與羣體活動,在保持個性和人格的同時,尋找有共同目標和共同興趣的同伴,客觀認識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和行爲結果等,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學會適應環境,用快樂的心情面對他人,將孤獨冷僻消解於無形中。

在家庭中,青少年在體驗到父母關愛的同時,要學會體諒父母、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在學校裏,能明確師生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能客觀地瞭解他人並關心他人的需要,能真誠地讚美和善意地批評,能積極溝通。

總的來說,如果青少年能正確地認識自我,那麼他就會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優點,又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從而揚長避短,或取長補短,從而改變自己與人交往的行爲方式,進一步完善自我。

人際關係是心理健康的潤滑劑。青少年處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的能力直接體現了其心裏健康水平。在青少年人際關係的三大關係中,只有家長、教師和青少年互相理解和積極溝通,不斷加強學習,才能達成青少年最佳的樂羣效果。

4結束語

本篇論文整體介紹了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心理健康中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以及關係各相關方如何加強學習,提高自我教育和被教育的能力,最終合理達成青少年人際關係心理健康的目的。但其中有的地方研究得還不夠深入,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啓珍 楊黎明《學與教的心理學》,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69~73頁。

[2]吳發科《心本教育》,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8~9頁。

[3]童心 符明弘《青少年親子親合與父母意識關係》,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2年05期,第46頁。

[4]孫康 《批評講究藝術,師生關係更和諧》,《神州》,2013年 第15期,第57~57頁。

[5]林海亮 楊光海 《教育心理學——爲了教與學的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52~58頁。

[6]韋洪濤 《學習心理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年,第25~30頁、第61~70頁。

[7]皮連生 《教學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3~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