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地勘單位職工福利費覈算

學識都 人氣:8.03K
【摘 要】地勘單位職工福利費的核算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將如何進行地勘單位職工福利的規範化覈算,本文論述了職工福利費覈算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和地勘單位的職工福利費依據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覈算的必要性。
  【關鍵詞】地勘單位 職工福利費的核算
  
  隨着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我國財政部2006年頒佈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並於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實現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有效的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進一步提升我國會計整體水平所邁出的重要步伐,對整個會計領域具有深遠的意義,那麼做爲我國會計體系的一部分的1996年財政部頒佈的《地勘單位會計制度》時至今日已延用十四年之久,已不能準確的反映當今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現狀。此點已有不少地勘單位會計同行進行論述,在此不再述,從多年來本人從事地勘會計工作的切身體會出發就地勘單位職工福利費的核算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將如何進行地勘單位職工福利的規範化覈算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職工福利費覈算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
  
  1.依據的會計制度的不合理性
  爲了適應地質勘查業經濟體制改革發展和地質勘查逐步向企業化管理過渡的需要財政部依據老的《企業會計準則》頒佈了《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影響會計的環境有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等,其中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起到絕對的制約作用,會計是反映性的,會計必須要適應經濟形式的發展,國發[1999]37號文明確了地勘單位屬地化,並逐步實行企業化經營,將原來靠計劃吃皇糧的地勘單位推入了市場經濟的激流,屬地化之後爲了彌補地勘費的不足各個地勘單位成立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單位,地勘單位的產業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到2006年國發[2006]4號文,《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提出深化國有地勘單位改革,加大財政對礦產資源勘查的資金投入力度,地勘單位的改革力度逐漸加大,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的管理模式越來越成熟,資產規模越來越大,有的地勘單位從數百萬的資產增加到上億元,企業越發展對會計規範化的要求越迫切,越需要更加規範完善的會計覈算制度,地勘單位經濟的日益發展《地勘單位會計制度》當今地勘單位的經濟形式,那麼做爲《地勘單位會計制度》的一個會計科目應付福利費的核算也一定不合時宜,那麼應付福利費的核算也有待進一步修訂,完善和補充。
  2.實際工作中職工福利費的提取比例的不統一
  地勘單位雖然企業化經營但是地勘單位的性質不變,1999年屬地化管理以後由於地勘單位要向省財政廳報送事業單位部門決算報表,就出現了有的地勘根據《地質勘查單位財務制度》的規定按工資總額的百分之十四的比例計提職工福利費,有的單位依據1986年12月6日《勞動人事部、財政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關於中央級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福利費提取標準的通知》按事業單位的標準從工資總額中的百分之2.5的比例計提,這就導致了同屬於地勘單位職工福利費的計提比例的不統一。根據《會計法》的要求每一個會計主體單位必須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正確性統一性,所以目前地勘單位職工福利費提取比例的不統一顯然符合《會計法》的要求。
  3.地勘單位經營管理體制的轉變對職工福利費的'影響
  1996年《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規定職工福利費的開支範圍爲支付的職工醫藥費、醫務人員的工資、醫務經費、職工因工負傷赴外地就醫路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等。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以及市場經濟的初期地勘單位的職工醫藥費、醫務人員的工資、醫務經費、都從職工福利費裏開支,此項支出記入應福利費的借方,佔職工福利費支出的大部分,後來隨着地勘單位加入醫療保險,和醫院實行獨立覈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醫院的會計覈算也執行財政部頒佈的《醫院財務管理辦法》和《醫院會計制度(試行)》而不在通過應付福利費進行覈算,且地勘單位加入醫療保險後沒有實行補充醫療保險,大多數地勘單位沒有用於集體福利的浴池、幼兒園、理髮室等集體福利機構等等因素,使得職工福利費的開支面越來越狹窄,從面導致了應付福利費的貸方餘額越集越多,長期掛賬。成本費用的列支與實際支出不符,從而不能真實客觀的反映地勘單位的經濟業務。我國會計法規定企業應當以持續經營基礎,根據實際發生的交易各事項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其他各項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確認和計量,並在此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顯然應付福利費的核算不符合財務報表的編制依據,所以地勘單位的應付福利費覈算亟待修訂、完善和補充。二、地勘單位的職工福利費依據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覈算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