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路探索論文

學識都 人氣:1.3W

獨立學院定位於應用技術型大學,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本會計是獨立學院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成本覈算和成本管理的能力,作爲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操作型課程,熟練掌握成本覈算和管理的技能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就業上崗非常有利。但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掌握程度並不十分理想。傳統的教學方法產生了瓶頸,教學改革就刻不容緩了。

獨立學院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路探索論文

一、成本會計課程的特點

(一)實踐性強

成本會計課程的實踐性強,培養目標明確,學生通過學習要掌握成本覈算的技能,包括企業成本費用的歸集、分配,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覈算的程序、要點,在覈算的基礎上嘗試對企業的成本進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評,即成本管理。在企業中有成本會計崗與這門課對應。

(二)系統性強,知識點多

成本會計課程的系統性非常強,以品種法的計算爲例,品種法包括材料費用、人工費用、輔助生產費用和製造費用的歸集分配以及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內容體系大,知識點多,而每一類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又自成一個核算系統,如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裏包含五種分配方法,完工產品和在產品費用的分配包含七種分配方法,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由於每個環節的學時較長,邊學邊忘,陷入各種計算當中,難以把所有的知識串聯起來內化成自己的一套覈算體系,到期末複習時,部分學生就反應這門課難度大,表格多、公式多、方法多、計算多,腦中一團亂麻,全是瑣碎和零散的知識點。究其原因,是學生對企業的生產過程沒有感性認識,不能根據有機的生產過程對應有序的生產工序成本覈算,只能生硬地去記一個個小計算的要點,混淆方法、張冠李戴時有發生。

二、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的困境

(一)教材陳舊

目前沒有面向獨立學院學生的成本會計教材,教師要麼選用本科教材,要麼選用高職院校的教材,而無論是哪類教材體系都十分相似,內容重複較多,雖歷經多次修訂,整體風格和上世紀90年代的教材別無二致,仍舊用簡單的例題介紹覈算原理,整本書都是抽象的A公司、B公司,原材料甲乙丙,老師講起來費勁,學生聽起來也枯燥,而考覈方式多以計算爲主。學生學不到如何把企業的經濟業務翻譯爲會計語言,把企業發生的各項支出分類爲成本、費用,畢業入職後還需較長時間才能勝任成本會計的工作。

(二)教學方式落後

成本會計的教學多以傳統講授爲主,PPT課件+板書的形式居多,覈算方法的演示常常涉及多個成本的總賬和明細賬以及多張費用的分配表,PPT一次只能展示一張表,頻繁地切換圖表、搜索數據,學生感覺疲憊,精神難以集中[1],效果不佳,而PPT不易展示的演算過程,老師時常需要板書來補充,板書的速度慢,一節課往往只能講一個方法,課時有限,板書太多會影響教學進度。

(三)實訓條件差

成本會計的特點決定了它需要學生在學習原理方法的同時進行頂崗實習,獨立學院難以安排所有的學生都去實習,所以大部分的獨立學院都會用實訓來代替實習,但是一來學校實訓條件差[2],沒有專門的實訓實驗室,大多是在教室裏做手工賬,二來實訓材料比較陳舊,多是假設一個企業,把需要掌握的核算體系整合成一個大型的計算綜合題,對學生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三來實訓的老師多沒有企業實踐的經驗,無法提升實訓的效果[3]。

(四)重覈算輕管理

成本會計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覈算的實際操作技能,還要培養學生成本管理的意識和能力,由於成本管理和企業聯繫更緊密,課堂難以企及,而管理能力的考覈也比較困難,使得教學中有意無意地淡化了管理這一部分的內容,這不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三、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方法

(一)播放生產錄像、邀請企業人員講座,增加學生感性認識

不同企業的生產流程差別很大,學生難以去多家不同種類的公司實習。學院可以多爭取校企合作,安排老師去公司實踐、交流,通過蒐集和播放各種不同類型企業產品的生產過程的視頻資料,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清單步驟和多步驟生產,大量大批和小批單件的生產,作者曾在課間播放過水泥、牛仔褲、方便麪、汽車等的生產過程,學生興趣很大,對生產類型的劃分掌握很快。另外,學院可以請企業的生產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來院給學生講座,分享經驗體會,也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如學生只聚焦中間的生產過程,忽略上游的研發、採購和下游的質量檢測、銷售;只知道企業自己生產加工,不知道還有OEM代工的方式,通過交流可以讓學生眼界開闊,更貼近真實的企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成本會計的實用性。

(二)製作視頻微課解讀重難點

成本會計重難點內容如板書會佔用很多課時,經常一塊黑板還演示不完一個例題,老師辛苦,學生還容易走神,學生對基礎會計的掌握程度不同,聽課質量有高有低,經常有同學下課表示沒弄明白,希望老師再講一遍。針對這些重難點,老師可以提前錄製一些5到15分鐘左右的小視頻,發到學生羣裏面,課前預習,提升上課的效果,課後還可以反覆的看,和同學討論,消化鞏固。

(三)與企業合作改進仿真的實訓教材

獨立學院會計老師大多沒有做會計的經歷,也沒有企業的資源,而成本數據是企業的核心祕密,老師很難獲取[4]。目前接地氣的實訓教材不多,這需要依託學院的力量,尋找合作的企業,讓老師和企業的成本管理人員共同合作,從企業發展的角度,模擬企業的`產品種類、名稱、生產工藝流程,原始憑證和費用分配等覈算內容,將成本數據進行一定的修改(保護企業的成本祕密),全景模擬現實中的財務環境,開發出逼真的實訓教材,讓學生不僅會覈算,還要思考成本如何形成、如何控制,成本會計人員如何與其他崗位的員工溝通。如果可能,實訓最好能與財務管理的內容結合起來,如一家企業原先只生產一種產品,成功申請上新三板之後,老闆想向主板進發,針對企業產品少、抗風險能力差的短板,開始開發新產品,一邊採購設備,擴建車間,進行批量化生產的準備,一邊尋找代工,先讓產品儘快上市回收資金,這裏涉及到籌資、融資、研發、代工等多個環節,內容更加豐富。

(四)增加案例分析,提升成本管理意識

獨立學院會計專業的大部分同學畢業後的去向是企業,由於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困難,企業的利潤越來越微薄,競爭越來越激烈,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前文述及成本管理的能力不易卷面考覈,但因爲不易考覈就從教學中抹去違背了教育的初衷。針對這個問題,建議增加學生小組案例分析的環節,讓各小組在成本管理突出的公司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環節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分析,如小米、樂視、富士康等,最後以PPT或視頻等形式進行分享,接受其他小組的提問,最後根據每個同學在案例分析中的分工和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打分,作爲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這樣既能豐富考覈的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更科學全面的評價,又能讓學生領悟到進入企業後,正確無誤的核算只是第一步,更要做有心人,多分析、多學習,嘗試從管理者的角度進行成本管理的探索,迅速提升自己,早日成爲一個高級的財務管理者。

參考文獻:

[1]李明偉.高職高專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教育,2012,8(4):122-123.

[2]羅麗萍,蔣紅芸.成本會計課程嵌入式實訓教學模式效果探討[J].教育觀察,2017,(1):126-128.

[3]張林,張莉,項義軍.完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思考[J].實驗室科學,2009,(5):173-175.

[4]趙大勇.高職成本會計實訓教材改革思路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4(1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