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向素質教育轉軌要改革教師教學評價方式

學識都 人氣:3.16W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 教學質量 教師 教學評價

淺談向素質教育轉軌要改革教師教學評價方式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高等學校向素質教育轉軌需要改革教師教學評價方式,在評價過程中,要重視素質教育條件下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重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建立一套科學的便於操作的教師教學評價標準。

    教師的教學是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科學合理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正是實行教學質量監控的一種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具有很強的導向性與影響力。

    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不僅要對教學質員狀況作出價值判斷,而且要對教學改革提出設想,使教學方法沿着正確的方向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啓發學生學會怎樣學習,怎樣思維,掌握獨一立獲取科學知識的方法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學生高度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精神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因此,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必須與實現這一目標相適應,並通過評價促進教學改革的深人發展。

    一、重視素質教育條件下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

    在進行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時,重視和加強對教師教育觀念的評價,鼓勵教師更新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學校教學工作沒有完全擺脫以知識傳授爲中心、以知識灌輸爲基本方式、以知識再現能力爲終極目標的教學體系。教師、書本、課堂構成的軸心始終控制着學校整體機制的運行,這種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模式,制約了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的角色應一該發生根本的改變,他們應該從只注重傳授知識轉向既教書又育人,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教師要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內容組織和學習水平評價等方面,鼓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指導學生構建適合本人特點和社會需要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使其傳授的知識得以“內化”,轉化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內在素質。在相當程度上,學校的教學目標是否實現,學生能否成爲社會真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與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過程有着密切的關係;與教師是否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有着密切的關係。而這一切決定於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和自身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