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對我國菸草業稅收政策的影響及對策

學識都 人氣:4.18K

一、我國菸草業的現狀及入世帶來的衝擊

入世對我國菸草業稅收政策的影響及對策

我國是世界菸草第一大國,現階段常年吸菸人口約佔世界總吸菸人口的25%,總數達3.1億人之多。1995-l999年,我國平均每年收購菸葉220萬噸,生產捲菸3380萬箱。平均每年的菸葉生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35%,捲菸產銷量約佔世界總量的32%。近年來,我國吸菸人數、菸葉收購量及捲菸產銷量等都穩居世界第一位。對我國這樣一個擁有衆多吸菸人口和龐大生產規模的菸草大國而言,菸草業在國民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1999年,我國菸草業共實現工商利稅989億元,約佔國家財政收入的10%。

我國自1982年對菸草製品實行國家專賣和對菸草業實行集中管理以來,國內菸草業取得了巨大,現階段已形成相對龐大的產業規模和較爲完整的產業體系,並培育了像玉溪、昆明、長沙等一批技術裝備達國際先進水平,產品亦有一定競爭力的大。然而,由於我國現階段生產力水平的制約以及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內菸草行業普遍存在着市場集中度低,資源配置不合理,產品結構單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等弊端,致使我國菸草企業在市場營銷能力,經營管理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與國外菸草大企業還存在較大差距。同時,由於我國對菸草進出口長期實行較爲嚴格的管制政策,使得我國菸草的外貿依存度一直偏低,其發展基本上靠國內市場實現。加入WTO以後,我國菸草業承擔着降低關稅,放鬆甚至取消關稅壁壘,漸進開放國內市場,修訂或重訂規則等義務。擁有世界上最爲龐大的吸菸羣體的必然成爲各大跨國菸草企業激烈爭奪的市場,而我國國內菸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又如此之脆弱,這勢必給國內菸草市場帶來巨大沖擊。與此同時,傳統的行政體制、財稅體制、體制乃至企業體制等都將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本文試就入世對我國菸草業稅收政策的影響展開論述,並提出相應的稅收對策。

二、入世對我國菸草業稅收政策的影響

(一)關稅政策

對於菸草製品的進口,我國一直採取高關稅政策,如1999年捲菸關稅爲36%,進口烤煙關稅爲40%,遠高於同期23%的全國商品平均關稅水平。可以肯定地稅,中國加入WTO後,各種菸草製品的進口關稅將不得不大幅減讓。

我國對菸草製品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一直實行嚴格的計劃管理和許可證制度,特別是對外國菸草商,各種管制更加嚴格。中國加入WTO以後,雖然總量計劃、許可證制度還可以存在,但卻不可能僅僅憑藉行政手段和計劃指標將外國菸草商拒之門外。國外菸草商如果想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將根據“市場開放”和“國民待遇”原則取得許可證,並同國內菸草企業展開平等的競爭。因此,中國將不得不對計劃和許可證制度進行相應調整和改革,配額保護也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二)消費稅政策

菸草作爲傳統消費品,國家歷來對其實行高價高稅的“寓禁於征”政策。1994年新稅制實施後,我國開始對菸草徵收消費稅。1998年7月1日,國務院對捲菸消費稅進行了調整。2001年6月,國務院再次對捲菸消費稅的計稅和稅率進行了調整。業內人士認爲,這次消費稅調整給廣大的菸草廠增加了稅負,不少中小型菸廠將因此而倒閉;而高檔煙由於稅率下降,成爲菸草生產最大的盈利點,生產廠商們開始在這塊市場上拼力角逐。一般認爲,對菸酒合理徵稅,不僅可以引導消費方向,調整消費結構,而且還會增加財政收入。然而,西方稅收表明,香菸是缺乏需求彈性的,而消費稅又是最具累退性的稅種,它有悖於稅收的公平原則和中性原則。消費稅主要轉嫁在消費者身上,對收入不同和消費偏好不同的人們來說稅負又是不公平的;它會使價格比例發生變動,從而導致資源配置失調。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對菸草徵收消費稅亦不能對消費產生多少導向作用,國家倒是增加了不少財政收入。從當前來說,我國的消費稅政策有幾個是值得深思的:第一,我國消費稅是價內稅,稅負分擔不清晰,而國外都是價外稅,根據WTO的“透明度原則”,是否有必要將其改爲價外稅;第二,我國菸草消費是以中低檔煙爲主體,當前調整是否會給廣大消費者增加稅負;高檔煙成爲菸草生產的最大盈利點和廣大的菸草廠商的利潤追逐點,對我國消費結構來說,是否會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第三,入世後大量中小菸廠倒閉,留出來的市場空隙最終會由誰填補;當前調整又是否更有利於國內菸草企業與外國企業競爭(特別是中小型菸廠);第四,增加稅收是否會導致偷運和偷逃稅的增加。

(三)所得稅政策

合資企業在過去15年中一直享有特殊的優惠政策,中國加入WTO,貿易的`自由化將使新建合資企業的機會增加。中國菸草業要進入國際市場還需要外國的幫助,同時要面對國際市場中國又需要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技巧。因而,合資企業將在今後幾年裏擔當重要角色。

然而長期以來,外資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上可以說是“超國民待遇”,兩套所得稅稅法並存。稅收優惠政策的不同,使外資企業的所得稅負擔率大大低於內資企業,不利於國內菸草企業與國外菸草企業公平競爭,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已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