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啓示

學識都 人氣:6.87K

論文關鍵詞:建構主義  美國  多元

淺談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啓示

論文摘要:多元文化政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導多元文化、社會和諧和教育平等。教育學領域的社會建構主義對多元文化教育有着意義。以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爲藍本,從習、最近發展區、認知學徒和中介性學習這四個原理出發探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啓示。
  
  多元文化並存是當今世界各多國家共有的現象,但各種文化在同一社會中所處的社會地位各有不同。在西方,由於少數民族對主流文化同化的抗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很多國家開始實行多元文化教育。
  筆者發現,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主義提倡的一些教學觀可以應用到多元文化教育中。他主要依據社會相互作用和文化來解釋學習,認爲社會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動影響個體的發展和學習。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借鑑該理論中社會學習、最近發展區、認知學徒和中介性學習這四個原理的啓示可以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數民族及移民的教育問題。近年來美國教育界對多元文化教育這個主題給予了較多關注。本文主要以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爲藍本,探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啓示。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義及其維度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有多種定義。一般而言,廣義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過學校的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公平;狹義的多元文化教育則是通過學校教育促進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和特殊學生的教育平等。(靳淑梅,2010)
  美國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學者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認爲多元文化教育是:(1)一種教育思想或理念:所有學生,不論他們屬於哪一類羣體,譬如在性別、民族、種族、文化、社會階層、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或屬於某種特殊羣體(例如有精神障礙、失聰、失明的兒童或天才兒童),他們在學校中都應該享受平等的教育。(2)一場教育改革運動,它規劃並引起學校的改革,以保證少數民族學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機會。(3)一個持續的教育過程,說明它努力去實現的理想目標,例如教育平等和廢除所有形式的歧視——在人類社會中短期內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個過程。(白亮,2009)由此可見,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於改變整體學校的環境,使來自不同種族的不同性別的學生、身心殘障學生和各個社會階層的學生,在學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機會。而且這種教育理念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不僅需要學校,還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努力纔可以實現。
  班克斯(1999)在他的《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一文中探討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五個主要維度,即內容整合(content integration)、知識建構(knowledge construction)、減少偏見(prejudice reduction)、公平教育(equity pedagogy)及授權式多元文化(empowering school culture)。內容整合是指教師使用各種不同文化的實例、數據和信息。例如講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作出的貢獻,選用教材中包含大量非主流羣體的作品及女性作品等。知識建構指教師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是如何產生及如何受到種族、民族和社會地位等因素影響的。減少偏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它包括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學生之間建立積極的關係,包括更寬容地對待他人。公平教育則是採用各種有效教學手段促進不同民族和社會階層的學生獲得學業成功。有證據表明,某些民族和種族羣體,尤其是墨西哥裔和非裔美生,採用積極合作的方法進行學習效果最好。授權式校園文化指學校機構設置和實際運轉能提高每個學生的學業水平及促進其情感發展。例如,取消分軌制和能力分組,接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而非對他們亂貼標籤。
  二、美國多元文化背景下學校教育的現狀
  曾有數次學業成就測驗研究表明,非裔美國學生、拉生及土著印第安學生的測驗分數明顯低於歐裔和亞裔美國同學,這與上述羣體在社會地位上的差異非常一致。
  現在,非裔美國人、拉美人及白人兒童之間的學業差距正在以緩慢的速度縮小。在20世紀70年代,這一差距明顯縮小。但是從80年代初期開始,不同民族的兒童在閱讀和成績上的差異基本穩定。同時,他們在SAT上的成績差異也在減小,但速度同樣很慢。
  爲什麼非主流羣體家庭的學生成就測驗成績遠落後於歐裔和亞裔的美國學生?原因有經濟、社會、家庭、文化及學校對他們不公正的對待等。許多非主流羣體居住的社區普遍存在着長期失業、無業及工薪微薄的現象,對其家庭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另一個不利條件是他們所能進入的學校,如市郊、私立學校、教會學校甚至鄉村學校教學質量欠佳、合格教師過少且學生人數過多。通常,少數民族學生之所以表現差是因爲他們所受的`教育與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學業成績出衆也很可能不被學生所在的羣體認可。相關研究發現,在許多非裔美國學生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他們中努力學習的孩子會被同伴指責爲“模仿白人”。相反,許多亞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出色的學業成績,因此會給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於是,許多亞裔兒童在學校裏表現非常出色。非裔美國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國人一般喜歡與他人合作,他們在合作條件下比在傳統競爭條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現。如果學生的母語和方言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則他們可能會降低對學校的認可度。另外,由於對非主流羣體家庭的學生抱有低期望,同時也是出於好意,教師或者將這些學生不恰當地安置在低能力組中或進行分軌,或讓他們接受某種特殊教育。學校的低期望導致了學生的低學業成就。
  非裔美國學生、拉美學生及土著印第安學生的低學業成就也許只是暫時的。近幾十年來,隨着非主流羣體逐漸有了穩定的經濟保障並跨入中產階層,其後代的學業成就將有望與其他羣體保持相當。而學校這個中產階層機構具有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爲貧困兒童多提供成功的機會。學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國學生、拉美學生和土著印第安學生的學習成績,則應實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採取一些已被實踐證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會建構主義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啓示
  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主義是當代建構主義的一個分支,對多元文化教育的開展有很多有益的啓示。他強調個體學習在一定的背景下進行,社會可以對個體學習發展起到支持和促進作用。該理論中有四個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會學習、最近發展區、認知學徒和中介性學習,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個維度:內容整合、知識建構、減少偏見、公平教育、授權式多元文化等,是內在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