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基礎醫學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2.48W

1資料與方法

職業院校基礎醫學的論文

1.1建立教學資源平臺可行性分析

1.1.1現有教學資源分析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環境下運行的多媒體教學材料。本院是一所有百年曆史的國家級重點學校,教學及實驗設施較爲完備,並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包括:形態學數字切片庫教學平臺、虛擬人數字系統、機能實驗虛擬系統、多種錄像和視頻資料等);同時,本院還擁有3個,每個可一次性容納學生120人的計算機實驗室,但這些設備和資料分散在多個學科的實驗室中,不能有效地爲教學工作服務,難以做到資源共享,且本院及兄弟院校老師製作的教學課件,示範課、精品課、公開課和參賽課等課件都在個人手中,不能爲大家所用。

1.1.2具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於普通高校持續擴招,社會上形成了普高熱,致使職業教育受到了較的大沖擊,職業教育招生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生源質量上有所下降。他們文化基礎薄弱,素質差距較大,既有“90後”缺乏社會責任感、時代使命感、自私任性、不願上課,甚至逃課不足的一面,又有好奇心強、會電腦和愛動手的優勢。據上所述,針對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成爲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原因。但由於各職業院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多數院校都大堂上課,並採用填鴨式教學,使得課堂教學出現“一刀切”的現象,這遠遠不能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更不符合“90後”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這就要求職業院校在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儘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學習能力,儘可能爲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最適合的學習的平臺,從而達到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的目的。

1.2在校內建立“教學資源平臺”

利用校內現有資源建立“教學資源平臺”,並將其引入部分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本校現擁有3個完備的計算機實驗室,每個可一次性容納學生120人。另外,學校還新進了一批先進的教學和學習軟件,包括虛擬人數字系統、機能實驗虛擬系統、形態學數字切片庫教學系統(虛擬顯微鏡)等。還有許多兄弟院校及本校教師製作的大量地教學課件和視頻。

1.3將“教學資源平臺”引入到教學過程中

我們將2012級2~9班學生隨機分成2組。2~5班爲對照組,採取常規的教學方法。即在教室內由老師講授課程,課下由同學自行復習,最終參加期末考試。6~9班爲實驗組,將教學資源平臺引入教學過程中。首先利用專門的時間向實驗組的同學介紹教學資源平臺實驗室的規章制度,並教給同學們教學資源平臺內各種學習軟件及網絡學習信息查詢系統的使用方法。授課儘量在教學資源平臺室進行(實驗除外),自習課完全在教學資源平臺室內進行,課外活動及週末將教學資源平臺室向實驗組的同學開放。儘量使實驗組的同學複習和預習等自學活動能夠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平臺,發揮教學資源平臺的優勢。

1.4評價方法

學期末從兩個方面來進行評價,一是學生期末成績,二是問卷調查(包括學生問卷和老師問卷兩部分)。

2結果

學期末對2組學生實行考試,試題分理論內容和實驗內容,統計優秀率和及格率,實驗組高於對照組學生(P<0.05)。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192份,收回問卷190份,有效問卷190份。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標明實施新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討論

3.1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要求,提高教學質量

目前在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對學習的要求各不相同。教師“一刀切”式的授課方式造成了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優等生出現“吃不飽”的現象,而“後進生”往往因爲跟不上授課進度而出現“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對學習失去興趣。將教學資源平臺向學生開放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軟件,查閱不同的資料,從而彌補了授課過程中的不足,做到因材施教。

3.2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學習得以提高

教學資源平臺中的各種學習軟件都是目前較爲先進的基礎醫學研究工具,其操作和使用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例如機能實驗虛擬系統是在計算機環境中建立的虛擬實驗環境,實驗者對“實驗動物或標本”進行虛擬操作,但身臨其境,能完成各種預定實驗,得到很好的訓練機會,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主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3.3學生成績提高

醫學基礎課內容多,課時少,內容抽象,往往是老師講後面的章節,前面的內容早被學生忘記,不利於內容的識記。應用教學資源平臺進行授課和複習,不僅使學生所學知識更加直觀、具體,容易識記,而且在學生複習和預習等自學活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4教學設備得到充分利用

過去計算機實驗室僅用於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大多數計算機在每學期的教學活動中閒置的時間較長。建立健全教學資源平臺實驗室後,計算機實驗室的使用率大幅提高,各種學習軟件及網絡資源在學生的課餘時間及自習時間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各種教學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5教學軟件做到共享

教學視頻、示範課、精品課、公開課和參賽課件得以廣泛使用,真正起到資源共享、取長補短、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作用。及時地將教師每一次的上課課件放到教學資源平臺,又有利於學生複習上課內容和補課。

3.6督察和測評提供了有效的資料

教師的課件給學院督查和測評提供了有效的證據,也對教師敬業和質量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本文認爲在職業院校建立並開放教學資源平臺符合大多數職業院校的現狀,無論從教學質量、教學管理,還是控制教學經費的角度都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