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的形而上學之謎 -“是”爲什麼發展爲判斷詞?

學識都 人氣:2.38W
漢語“是”的形而上學之謎 -“是”爲什麼發展爲判斷詞?
[內容提要] 漢語“是”,像英語“to be”一樣,不是一個普通的詞,而是集形而上學的核心概念“本在”(“事實求是”之“是”,類似“道”的概念)、“存在”(判斷)、“存在者”(體現爲指代詞)三義於一身的語言形式。“是”從產生起就有判斷性,它發展爲判斷詞具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關鍵詞] 存在者;指代詞;本在;準則;斷真;判斷詞

關於漢語的判斷詞“是”和判斷句問題,歷來是我國語言學界關注的焦點,許多著名語言學家對此進行了專門研究,但大半個世紀過去了,無論是判斷詞“是”產生的時代、它與近指代詞“是”的關係,還是“……是……”“……是……的”兩種判斷句式的性質和相互關係等問題都仍然是一謎團。近年來,在我國語言學界苦於找不到突破口、對“是”的研究處於相對沉寂之時,“是”卻成爲我國哲學界關注的熱點。“是”之所以成爲我國思想界關注的焦點,是因爲西語的系詞是自古希臘以來西方形而上學核心範疇的語言形式。如果稍稍關注一下哲學界的討論,我們會意識到,這和我們討論了整整大半個世紀的判斷詞“是”有多麼密切的聯繫,並提出我們的漢語言學從未提出過這個問題:漢語“是”究竟是個什麼性質的詞?上古有一組詞,如“惟”“爲”“乃”也都曾起過判斷詞的作用,爲什麼是“是”而不是其它詞發展爲判斷詞?我們發現,這些問題不是傳統語言學所能應對的問題,因爲“是”的問題既是一個語言學問題,更是一個形而上學問題。當我們超越傳統語言學、站在語言哲學的高度而又以嚴格的語言科學方法來探討“是”的問題時,我們發現,“是”之所以發展爲判斷詞的全部祕密隱藏在這裏:它自產生之日起就集形而上學本在、存在、存在者三個核心概念於一身。

一.to be與形而上學的三個基本概念

從語言學角度看,“是”是現代漢語裏一個非常基本的詞,稱爲系詞或判斷詞,相當於英語的to be或德語的sein。[1]而對哲學界來說,全部哲學中沒有一個比“是”更爲重要的概念了,因爲它是自古希臘以來西方形而上學核心範疇的語言形式,以至於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一部西方哲學史,就是對being[2]意義的探索史,在20世紀發生“語言學轉向”以後的哲學、尤其在語言哲學中,對to be或sein的研究更已成爲一大學術前沿。我們之所以在“是”問題上面臨許多困惑,就因爲我們所面對的遠不止是一個語言學層面的詞彙問題或語法問題,它涉及深層的哲學-文化觀念及形而上學的根本問題棗對人的存在及其本質的理解。正如海德格爾所指出的那樣,傳統的語言學是“外在的句子理論”,把“‘是’降格,弄成爲‘系詞’”[3],這是我們無法解開“是”問題的斯芬克司之謎的原因。因此,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是”問題的性質。

本在、存在、存在者,是形而上學的三個核心範疇。在西語中,這三個基本概念不是體現爲三個詞,而是體現爲一個詞,即系詞。從語言學角度看,系詞to be是一個意義系統,有三個基本義項:本在、存在、存在者。西語是形態語,這三個形而上學基本概念是由to be一詞的不同形態體現的。to be的動詞形態(am/is/are)即存在,動名詞形態being有形而上學“本在”、“存在者”兩個意義,being表示“存在者”時,可帶上覆數形態即beings;表示形而上學最高概念“本在”時,它不能帶複數,而且須大寫爲Being。因此,to be一詞是以三種形態分別表示形而上學這三個最基本的概念的。

本在(Being)又叫“本真”[4],指本真狀態,即萬事萬物之最終的原因。“存在者”(beings)是本在所顯現出的各種具體形態,亦即我們理解的世界萬事萬物。“存在”(am/is/are)是本真狀態的展現或外化於世。“存在”作爲“本在”或“本真”的基本展示方式,其重要功能之一表現爲“斷真”。實際上,所謂“系詞”是從語言學的語法角度講的,從邏輯學角度講它的作用就是斷真。本在是什麼,什麼存在着,存在者與本在是什麼關係等等都是斷真問題,斷真問題和本真的問題是一個統一體中的兩個對立面,二者不可分割。同時,斷真問題與存在者問題,也互相依存,不可分離;因爲沒有存在者就沒有斷真對象,也就沒有斷真問題。因此,西語系詞一身三任,將全部形而上學三個核心概念繫於一身。下面是希臘語、英語和德語系詞的不同形態所含這三個意義的情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