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分支介紹(3)-城市經濟學

學識都 人氣:1.04W
經濟學分支介紹(3)-城市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是研究城市在產生、成長、城鄉融合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的經濟關係及其規律的經濟學科。 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世界各國,大量農村人口轉入城市,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帶來了城市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如:人口膨脹、失業增加、貧富懸殊、交通擁擠、住宅緊張、地價昂貴和環境惡化等等。一些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爲了探索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尋求解決的方法,開始把城市作爲一個整體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於是產生了城市經濟學。20世紀初,德國學者開始研究城市問題,社會學家韋伯1909年發表了《區位原論》的第一部分“論工業區位”。接着美國也展開了城市研究,1924年美國費特在《經濟學季刊》上發表了《市場區域的經濟規律》一文,論述了城市區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城市經濟問題已成爲區域經濟學中相對獨立而又十分重要的內容。研究範圍涉及到城市房地產市場、級差地租、土地價格、土地合理利用、企業佈局、空間距離與運輸成本等等。到了20世紀60年代,城市經濟學作爲一門真正獨立的學科得到較快的發展。一些國家成立了專業學術團體,大學開設城市經濟學系,創辦了專業刊物,出版專業書籍。1965年,美國湯普森的《城市經濟學導言》公開出版。70年代以來,有關城市經濟的教科書、專著和文集大量出版,廣泛開展了學術交流,使城市經濟學成爲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新的經濟學科。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經濟理論界、地理學界開始重視城市經濟問題的研究,一方面探討城市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一方面研究城市經濟存在的`大量現實問題。其目的是在科學地總結中國和世界城市經濟的基礎上,闡明城市經濟中的生產關係和城鄉經濟關係,揭示城市發展規律及其歷史趨勢。城市經濟學以城市的產生、成長,最後達到城鄉融合的整個歷史過程及其規律,以及體現在城市內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生產關係爲研究對象。主要內容有城市經濟的基本理論,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規模、類型、性質、功能、地位和作用;城市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條件、過程、特點,以及在各種生產方式下的表現;城市經濟的外部關係,城鄉對立運動及其規律;城市經濟的內部結構、空間結構和經濟關係;城市中的公共經濟、市政建設和城市財政;其他城市經濟問題,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業等。由於城市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必然受到社會、政治制度的制約。因此,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產生的城市經濟學,在研究對象和內容方面存在重大差別。西方的城市經濟學以研究城市內的各種市場,以及力圖解決現代大城市中存在的各類社會問題作爲對象。社會主義國家的城市經濟學着重研究城市經濟體系的建立、發展和完善過程;在現代化建設中如何發揮城市的作用;城市中的各種經濟關係;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及其解決辦法;縮小城鄉差別最後達到城鄉融合的過程等。城市經濟學作爲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以政治經濟學作爲它的理論基礎,同其他專業和部門經濟學,如工業經濟學、商業經濟學、對外貿易學、運輸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和土地經濟學等存在着密切的聯繫。它在研究過程中吸收這些學科的研究成果,但城市經濟學以城市作爲一個完整的經濟有機體,綜合考察其經濟活動、經濟結構和經濟關係。城市經濟學也是城市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同城市社會學、城市政治學、城市規劃學、城市建築學、城市生態學、城市環境學、城市地理學、城市交通學等也有密切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