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責發生制原則與謹慎性原則

學識都 人氣:2.01W

權責發生制原則與謹慎性原則1

摘 要:權責發制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在會計準則中處於核心地位,但二者在實際執行中又往往相互矛盾,在收進的確認上,前者不考慮應收能否實現,而按後者則必須考慮。我國在這兩個原則的運用中,應改權責發生制原則指導下的謹慎性原則,爲優先執行謹慎性原則。關 鍵 詞:

權責發生制原則與謹慎性原則2

  權責發生制原則和謹慎性原則以其對企業經營活動和企業最終經營成果的重大影響力,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始終處於核心地位。

特定環境使兩個同時成立又相互矛盾的原則在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中同時發揮作用,國有商業銀行應切實注意和解決好這對矛盾。

一 權責發生制是以應收應付作爲標準來界定財務收支期間的一種方法。

它是現代企業必須遵循的最可行的原則。

企業收入支出期間的準確界定,對於收入歸集、成本的分配以及最終財務成果的形成和計稅所得的確認至關重要。

爲了使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不同類型的企業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只能在所有企業間選擇惟一的收入和支出確認原則,按照收入和支出實際發生的時間確認收支期間。

按收付實現制原則確認收支期間,雖然簡便易行,但它無法準確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情況,因而只能適應單純計劃經濟和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企業經營覈算的需要。

在商品經濟日益發達、多種信用形式並存的今天,實踐反覆證明,權責發生制是惟一的選擇。

謹慎性原則是指企業在處理未來不確定的經濟事項時必須持謹慎態度。

凡是沒有絕對把握實現的收入,不能人爲虛擬入賬;凡是可以預見的,並且應列入本期成本的支出,都應列入本期損益。

所有真正意義上的企業,面對的都是一個有風險的市場,其經營活動都存在着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在處理未來不確定的經濟事項時,必須持謹慎態度。

人爲虛擬收入,下甩支出,必然形成泡沫經濟,帶來虛假繁榮。

權責發生制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就其自身而言是嚴謹的科學的,應當爲企業所遵循。

但是,如果將這兩個原則置於客觀實際,尤其是置於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所處的客觀環境,人們就不難看出,這兩個同時成立的命題之間存在着尖銳的矛盾權責發生制原則要求確定企業收入和支出時,嚴格以應收應付爲界限,而忽略其實現的可能性。

如一筆貸款到了正常結息期,若貸款戶的存款賬戶資金充足,即可正常收取利息,如果貸款戶無力支付利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和現行有關規定,貸款逾期半年之內的,應將應計利息通過“應收利息”科目掛賬,以確保銀行收入和稅賦的正常實現。

這種掛賬,必然使銀行形成虛收和虛假利潤,並且面臨巨大風險。

謹慎性原則的核心是穩健經營,它強調對於可以預見的損失和費用,都應予以記錄和確認,而對沒有十分把握的收入則不能予以確認和入賬。

比如,對於某一貸款戶欠交利息,在表內掛賬還是表外登記,應主要取決於該筆利息在短期內能否收回。

能夠收回的',則可以列入表內掛賬,相應增加利息收入,對近期無望收回的,應本着謹慎性原則,列入表外登記,防止形成虛收。

顯而易見,在財務收支的確認,尤其是在收入的確認上,權責發生制要求嚴格實行應收應付制,不考慮是否存在虛收現象,而謹慎性原則要求,必須穩健經營,任何收入必須建立在可以實現的基礎上,以防止和杜絕虛收。

這樣兩個本來各自成立的原則,在收支確認這個範圍內,就形成了明顯的一對矛盾。

在西方,從政府當局、監督部門到企業自身,在權責發生制原則和謹慎性原則發生衝突時,優先考慮謹慎性原則,是謹慎原則指導下的權責發生制。

我國的情況恰恰相反,從企業來講,明顯傾向於優先考慮謹慎性原則,但財政和相關監督部門首先考慮的是當期收益的實現和本期預算平衡,側重於優先考慮權責發生制原則,企業只有被迫而從之。

我國在兩個原則的運用中,實際執行的是權責發生制原則指導下的謹慎性原則。

二 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執行範圍:按照我國現行《企業財務通則》和行業財務制度,在國有商業銀行的財務覈算中,絕大部分收支項目都實行了權責發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逾期半年以內的貸款利息收入;(2) 金融機構往來收入;(3)投資收益;(4)定期存款利息支出;(5)金融機構往來支出;(6)固定資產修理、租賃、低值易耗品購置、安全防衛等大宗費用支出;(7)無形資產攤銷;(8)固定資產折舊;(9)各種稅金。

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執行結果:由於銀行業經營範圍的特殊性,其收入依賴於貸款和投資的質量,具有明顯的彈性,而其支出中的絕大部分直接面向存款戶和維繫業務經營正常運轉,具有明顯的剛性。

因而,影響權責發生制原則的主要方面在於收入,源頭在於貸款和投資質量。

資金管理中存在的風險,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

TAGS:權責 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