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先》易解(上)

學識都 人氣:1.28W
  

上博楚簡《恆先》是上蒼賜予中外學術界的又一件珍貴禮物。[1]龐樸先生謂之“首尾完好,有殘無缺,文字工整,篇章清晰,誠爲難得瑰寶。惟其思想內容,未必明白易曉,因而編聯釋讀,多有商榷餘地。”[2]它一問世,便再一次激發了中外學者的巨大研究熱情,並已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3]在諸位前輩時賢的啓發下,筆者在此略抒管見,以就正於方家。

《恆先》易解(上)

爲了討論方便,先錄出釋文,以李零先生的釋文爲主,以龐樸先生的簡序爲準,兼容各家,斷以己意,爲方便排版,儘量徑用今字,爲標明次第,姑分兩篇、五章[4]、十八節,竹簡編號用黑方括號標出:

恆先【3背】[5]

一、恆先無,有樸、靜、虛:樸,大樸;靜,大靜;虛,大虛。

二、自厭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氣,有氣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

三、[昔]者未有天地,未【1】有作行,出生虛靜,爲一若寂,夢夢靜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

四、氣是自生,恆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恆、氣之【2】生,不獨有與也。或,恆焉,生或者同焉。

五、昏昏不寧,求其所生:異生異,畏生畏,韋生非,非生韋,依生依。求欲自復,復【3】生之生行。

六、濁氣生地,清氣生天。氣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同出而異生,因生其所欲。

七、業業天地,紛紛而【4】多采物。先者有善,有治無亂;有人,焉有不善,亂出於人。

八、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8】有剛;先有圓,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長。天道既載,唯一以猶一,唯復以猶復。

九、恆、氣之生,因【9】復其所欲。明明天行,唯復以不法。智既而亡思不天。

十、有出於或,生出於有,音出於生,言出於音,名出於【5】言,事出於名。或非或,無謂或;有非有,無謂有;生非生,無謂生;音非音,無謂音;言非言,無謂言;名非【6】名,無謂名;事非事,無謂事。

十一、恙宜利主,採物出於作。作焉有事,不作無事。

十二、與天之事,自作爲事,甬以不可賡也。

十三、凡【7】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後者學比焉。舉天下之名虛屬,習以不可改也。

十四、舉天下之作,強者果天下【10】之大作,其冥尨不自若。作甬有果與不果?兩者不廢。

十五、舉天下之爲也,無夜也,無與也,而能自爲也。【11】

十六、舉天下之生同也,其事無不復。

十七、天下之作也,無許恆,無非其所。舉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恆而果述,甬或【12】得之?甬或失之?

十八、舉天下之名無有法者,與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甬有求而不慮?【13】

;

一、恆先無,有樸、靜、虛:樸,大樸;靜,大靜;虛,大虛。

此句目前學者皆讀爲:“恆先無有,樸……”

按,《·天地》雲:“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名。”其中的“泰初有無”與“恆先無”正相對應,[6]“泰”與“恆”正相對應,[7]“初”與“先”正相對應,“有無”與“無”正同。“無”與“虛”古韻同屬魚部,正好押韻,而“有”屬之部,與“虛”不諧韻。古文獻中“虛靜”(含“虛”與“靜”對舉之例)比“靜虛”(含“靜”與“虛”對舉之例)更爲常見,《恆先》下文即有“出生虛靜”,在此用“靜虛”而不用“虛靜”,當即爲與“無”押韻之故。因此,讀“恆先無有,樸……”雖然亦可,且“無有”確爲古代文獻所習用,但其文氣有些不順,不如讀“恆先無,有樸……”文從字順,韻諧意通。

1、恆先:道在宇宙演化之最初。恆:道也,宇宙之本原。本篇下文即雲:“氣是自生,恆莫生氣。”[8]先:初也,太初,宇宙演化之最初。《廣雅·釋詁一》:“先,始也。”《莊子·知北遊》:“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太初。”《莊子·列禦寇》:“迷惑於宇宙,不知太初。”

李零先生已指出,“恆先”已見於馬王堆帛書《道原》“恆先之初,迵(洞)同大虛,虛同爲一,恆一而止,溼溼(混混)夢夢,未有明晦。”[9]並雲:“‘恆先’是道”,“‘恆先’是‘道’之別名”,解釋爲“終極之先”,“就是指先天地而生,獨立不改,周行不殆,作爲永恆創造力的‘道’”。許多學者從之。

按,以“恆先”連讀,作爲一個複音詞,固無不可,但鑑於“恆先”在古文獻中極爲罕見,帛書《道原》雖有一例,但頗可疑,[10]而“恆”與“常”則互通[11],在古文獻中常爲“道”之同義詞,故在此以“恆先”爲恆之先,以“恆”爲道,似更合文義。該篇下文“氣是自生,恆莫生氣”即是明證。《》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常”在此訓爲恆常、永恆,用來修飾“道”。在某些語境中“常”可直接指代“道”,如《老子》第十六章“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帛書《經法·論約》:“不循天常”,《莊子·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荀子·天論》“天行有常”,等等。考慮到古文獻因避漢文帝諱有改“恆”爲“常”之例,許多“常”也許原本就作“恆”,而在帛書《老子》中,通行本《老子》中的“常”即多作“恆”。

從文字學上來考察,“恆”字淵源甚古。殷人先祖即有一位王恆。[12]《周禮·春官·司巫》:“國有大烖,則帥巫而造巫恆。”其以“恆”爲名,說明“恆”早已成爲人們關注的、具有特殊意義的字。傳本《歸藏》、《周易》和馬王堆帛書《周易》皆有“恆”卦。王家臺秦簡《歸藏》有“恆我”卦,多者認爲“我”系衍文,林忠軍先生則提出“我”“決非衍文”。[13]無論如何,其與傳本《歸藏》、《周易》和帛書《周易》“恆”卦的緊密相關都是不言而喻的。《周易·恆》:“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周易·恆·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周易·恆·彖》:“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通行本《周易·繫辭上》之“大極”在帛書《繫辭》中作“大恆”。《尚書·湯誥》:“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論語·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佔而已矣。’”帛書《經法·道法》:“天地有恆常,萬民有恆事,貴賤有恆位,畜臣有恆道,使民有恆度。”帛書《經·三禁》:“行非恆者,天禁之。”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時雨進退,亡有常恆。……建恆懷民,五正乃明。”饒宗頤先生就此指出:“‘恆’的道理,在楚人的著作和記錄中,特別流行,……楚俗對於‘恆’這一觀念的重視,殊非偶然。”[14]由此可見,以“恆”爲最高範疇的《恆先》再次現身楚地,亦殊非偶然。

TAGS:易解 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