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師生關係 建設和諧班級

學識都 人氣:2.31W

摘要:師生關係是各種教育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班級中的師生關係對每個學生和教師的情緒、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響。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利於形成健康和諧的班風、有利於完成教育教學目標。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要設計者、教育過程的主調控者和教育成敗的主責任者。所以,師生關係的建立和發展主要取決於教師的工作作風和人格品質。筆者主要從教師方面入手,探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如何從自身方面着手,努力完善班級中的師生關係,建設和諧班級。
關鍵詞:班集體,師生關係,和諧班級
    班級也稱爲班集體,是按照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要求和規則設置的有一定人數規模的學生集合體。它是學校教學組織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們成長的重要人文環境。班級成員中每一個個體都有其獨特的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爲模式、人生觀及價值觀。於是,與其它的社會羣體一樣,班級中的人與人之間也存在着很複雜的人際關係。教育專家皮連生稱,班級中的人際關係是教師與學生在學與教等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以情感爲基本特徵的相互關係。所以,班級中的人際關係主要是師生關係。平等、健康的師生關係有助於深化教師的職業情感,增強學生的自尊心、獨立性、創造性和進取精神,形成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並將爲學生崇尚平等競爭和相互合作的人際關係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師生關係的特徵
    首先,作爲一種正式組織,班級具有相對穩定性和行政強制性。
我國現行的班級授課制是按照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水平,分別編成固定的班,並保持固定不變。同學們在同一個班內上課,學習同一教學內容;教師採用一致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學生們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進行學習,並獲得紮紮實實的基礎知識。他們之間可以相互啓發、相互幫助、相互觀摩,並共同進步。學生們也可以獲得德、智、體全面發展。現在乃至可預見的將來,我們都無法改變班級授課這種教學組織形式。由於班級人數較多,需要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來規範所有學生的行爲並且強制執行以維持紀律。
其次,作爲一種學生組織,班級具有發展性和可塑性。
就中學生心理、生理的變化而言,他們已不再是孩童了,他們不會再用孩童的方式去接觸世界或處理事情。另外,隨着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他們想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他們要確定自己已經長大,是獨立自主的人,他們也還在尋找自己的行爲規範。於是,一方面要掙脫舊有的束縛,學做大人、學做自己;另一方面,理性仍尚未成熟。再加上他們認爲成年人不瞭解他們,他們也不願意(或害怕)在成年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迷惑。近年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常常不夠融洽,成爲學校和教師們的困擾,特別是當教師對學生進行輔導時,學生們常處於敵對的立場,這不易於輔導成功。不容樂觀的現狀表明,班級中師生關係有待改善。學生們是發展中的個體,班級就也是發展中的集體。班級與正在成長中的學生個人一樣,具有發展性與可塑性。
    基於以上特徵,建設一支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從而促進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如何完善師生關係,建設和諧班級
    第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當學生的朋友
我國素有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傳統上,師生之間的地位並不平等,學生們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教師的安排。這種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較爲緊張的師生關係,不利於促進良好的師生關係的形成。從某種程度上說,在師生交往中,教師一般處於主導地位。因爲教師是班級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一方面教師具有專業知識,能夠傳道授業解惑,是學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師把握有對學生進行獎懲的權力,可以通過批評和表揚來影響和控制學生們的行爲。
    而現代社會要求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的相互依賴的關係。二者間在人格上和行爲上應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前提。人際交往作爲人們之間的心理溝通,是主動的、相互的、有來有往的。人都有友愛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平等對待。人的這種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師生關係,首先要從觀念上改變教師占主導地位的狀況,把學生置於師生交往中的主體地位。爲了營造一個友好的班級氣氛,教師們首先必須認識班上所有的同學,叫得出他們的名字,主動地去了解他們的喜好、需求與困擾等等,必要時予以支持和疏導。
   要想成爲學生的朋友,教師必須誠懇、正直、隨和、愉快、思想開放、有激情並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有時,筆者很隨意地跟一些同學談及他們對某一學科的興趣,發現他們對學科的興趣往往始於對該科任老師的喜愛。他們稱一些老師改變了他們對一門學科的認識,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爲他們終身的良師益友。
    第二、建立和諧的班級環境
人和環境相互互動,環境改變,人際關係也會產生改變,因此人際關係的狀況會受環境的影響。師生關係也是如此。班級環境取決於班主任的領導方式。李皮特(R. Lippit)和懷特(R. K. White)對教師領導方式進行研究分類,分成強硬專斷型、仁慈專斷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他們認爲,民主型領導方式較優。以民主型領導方式爲指導的班主任常常與班集體共同制定計劃和作出決定,在不損害集體的情況下,很樂意給個別學生以幫助和指導,儘可能鼓勵集體活動,給予客觀的表揚與批評。這樣,學生們就會喜歡學習,喜歡同別人尤其喜歡同教師一起工作,他們會互相鼓勵,獨立承擔自已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教師不在時,他們能自覺地學習。
    建立和諧的班級環境還包括幫助同學們處理好同學關係和學生與各科任教師之間的關係。因爲,班級中的教育教學活動,包括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間的互動。同班同學並非都相處得很好。所以,也要讓同學們、各科任教師與學生們之間相互瞭解、溝通。
    第三、培養良好的溝通技能
    教育基本上是一個溝通的過程,要用言語來傳達各種抽象的情感、見解與觀念。良好的溝通指的就是一種雙向的溝通過程。增進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是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首要條件。要達到順利的溝通,首先要善於移情,即,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將心比心,並且用溫暖、尊重、瞭解的方式去溝通。其次,要有與人溝通的意願,以一顆開放的心靈傾聽,千萬不要立即下結論。再次,要懂得如何保留不同的意見。有的時候,過分爭執無益於自己且又有失涵養。通常,應不急於表明自己的態度或發表意見,反而要讓人們捉摸不定。謹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迴避。
    對教師而言,溝通不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詞彙、合乎邏輯與清楚明確的表達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針對學生的水平,在各種情境下用學生最能理解的語言來表達思想和觀點。
    第四、養成良好的職業良心和人格特質
    教師的職業良心,是對“樹人”的社會責任自覺接受以後,昇華爲甘作“人師”、“人友”、“人範”、“人梯”的崇高義務感。“人師”,樂於爲師,愛崗敬業;“人友”,樂於當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傾心交流;“人範”,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人梯”,勇於奉獻,甘爲人梯。
在人格特質上,要寬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於寬容學生在成長中難以避免地出現的無知和莽撞;要善於體驗學生體驗到的情感,理解他們成長的煩惱;而有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一個有自信心的人,纔可能取得別人的信賴。處事果斷、富有主見、精神飽滿、充滿自信的人本身就更容易激發別人的交往動機、博取別人的信任,產生使人樂於與你交往的魅力。
三、結束語
    每一種社會角色都有自己表演的舞臺。教師的舞臺是學校,班主任的舞臺主要是班級。班級不僅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師生溝通的主要基地,是評定教師知識和能力的材料發源地。教書育人,也可以叫做是教學育人。在每堂課的教學時間裏,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固然是對學生的智能哺乳。但是,教師們對班級的管理方式、與人相處的風格等更是對學生施加的爲人、處事技巧方面的影響。
建設和諧班級,不僅要通過正式的規章制度來維持,也要通過各種非正式的方式和手段來維護。
參考文獻:
[1] 傅維利,2004,《教育問題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李蔚,199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心理學問題》,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3] 林巧英,2008《英語教學中的課堂交際:問題與對策》,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
[4] 皮連生,2004、8,(363-395)《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5] 曾釗新,2003,《教育哲學》,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6]

搞好師生關係 建設和諧班級
論文出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