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學課程改革問題探索論文

學識都 人氣:2.17W

摘要:《市場營銷學》作爲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既是一門應用性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多年以來,傳統教學培養模式暴露出許多問題,如脫離社會的需要、課堂以較“教”爲主、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與熱情等。爲了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各類企事業機關單位,以包頭師範學院《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爲例,基於“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來探討《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改革。

市場營銷學課程改革問題探索論文

關鍵詞:學生爲中心;市場營銷;課程改革

多年以來,教學改革一直是教育領域的研究重點,教學改革的方向直接決定着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將來所從事工作能力的提升。《市場營銷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它既是一門應用性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新時期的需要,既不能滿足社會、企業的需要,也不能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爲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本着以學生爲中心的過程性評價理念,以包頭師範學院《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爲例,探討《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

一、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市場營銷學》作爲一門實踐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目前仍然是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爲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講授要點和難點,學生被動地聽,被動地學,缺乏主動地思考和分析。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往往只有少部分學生會跟着老師的思路,而大部分同學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坐在後面的同學基本上抱着看手機、睡覺的心態來上課。教師提問時學生參與意識不強,課堂氣氛比較沉悶。老師的辛苦講解換來的是聲嘶力竭。作爲一名講授《市場營銷學》課程的老師不得不想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與一些學生談話,聊天,瞭解到,學生也希望老師能夠採取一些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參與性,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動性,爲此,在實際教學中本着以學生爲中心的基本理念進行了教學改革。

二、教學方法改革

好的教學方法,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又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中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一)課前5分鐘的個人展示。按照入學時每位同學的學號順序,每節課由一位同學上講臺講述5分鐘,內容不限,可以與本節課所學知識有關,也可沒有關係。所述內容一定是健康向上的、積極地、也可以是幽默搞笑的,趣味性的,知識性的皆可。這一環節主要是瞭解學生的表達能力,颱風狀況,讓同學意識到這節課是有他的參與,而不僅僅是老師自己的事。(二)分組式教學法。在上第一節課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般是3—5人,每一節課都有一個小組作爲主角與老師配合,比如,回答問題,討論等。這樣,既便於老師熟悉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又使學生有了責任感和使命感,至少,在本節課上,這一小組的學生會積極主動地聽課,發言,討論,同時,還要面對隨時有其他同學的提問。而每個小組同學的表現作爲他們平時成績的一項,提問題的同學和回答問題的同學視實際表現會給以獎勵分。(三)多媒體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能夠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融於一體,呈現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熱情,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根據課程教學內容,挑選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適合該節課要講授內容的案例視頻,這些視頻有動漫的形式,也有非常時尚、未來科幻的形式,很受學生歡迎。待視頻播放完畢,指定某一小組學生進行案例分析,鼓勵學生儘可能積極發表意見,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四)情景表演法。按照先前的學生分組,給每組提供一個營銷場景,每組學生扮演各自營銷場景中的某個角色,表演完畢,小組之間相互評價各自的表現。通過情景表演,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他們的創新力,以加深他們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提高他們運用專業知識解決營銷問題的能力水平。(五)實踐教學法。在講授完理論知識後,以小組爲單位,給每一小組佈置不同的調研任務,讓同學們真正帶着問題走向市場,使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這樣,既利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又避免了課堂上傳統的.理論灌輸,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來。

三、考覈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考覈方式給學生出試題,要麼開卷,要麼閉卷。這種考覈方式使學生只會生搬硬套地記筆記,背筆記,抄筆記,考完之後忘筆記。所以有必要對考覈方式進行改革。由於《市場營銷學》課程應用型較強,因此,考覈形式主要採用了辯論賽的形式,針對案例、調查報告等內容提出不同的觀點,正反雙方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辯論,其他小組作爲評委最後對辯論結果給出評價。這種考覈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和動腦、動手能力以及反映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客觀真實地觀察學生的各項能力,給出的成績也更符合每個同學的實際水平。這種考試形式在加強考試內容的應用型和靈活性的同時,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由考知識轉變爲考能力。總之,《市場營銷學》作爲一門操作性、實踐性極強的課程,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須開展課程教學改革。要以學生爲中心,而不是像過去一樣以老師爲中心,教師作爲組織者,更形象地說,教師不要作爲一個獨奏者,而是作爲一個協作者去引導學生的思路,管理好課堂,把課堂作爲一個平臺:一個作爲培養、鍛鍊學生綜合素質、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一個平臺。通過不斷探索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來實現培養目標。只有這樣才能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爲各企事業單位提供實踐能力較強的人才。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學到了市場營銷的基本理念、思維方式。不論是在企業,還是在其他公共部門工作,我們都需要市場營銷的這種思維,來實現共贏。這也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廖平,閻瑞華,馬繼剛.地方綜合性大學試題庫建設調研分析和策略研究[N].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2]陳英梅,劉曉偉.基於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的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3):91-93.

[3]鄭世豔,魏秀芬.基於建構主義理論種子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輕工教育,2014(2):79-82.

[4]黃金紅,劉麗萍.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路[J].現代商貿工業,2015(1):137-138.

[5]孟澤雲.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1(8):97-98.

[6]宋彧,王軻柱.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3+1”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高教研究,2010(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