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法在《企業會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學識都 人氣:2.94W

摘 要:針對財經類中專校學生的現狀,將《比較法》運用在《企業會計》教學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論述了《企業會計》教材中的購進銷售,購進商品退價、補價,銷售商品退價、補價以及批發零售的比較,分析了它們的異中之同、同中之異,讓學生不僅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在比較中提高了分析事物的能力。

比較法在《企業會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關鍵詞:比較法;企業會計;教學運用

財經類中專校使用的《企業會計》教材,都把商品流轉的核算分爲批發商品流轉、零售商品流轉兩部分,這兩部分內容既豐富又複雜,且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自成體系。在教學中,如何針對中專校學生的現狀,如何在較短的教學時間使學生易於理解弄懂,進而熟練掌握這兩部分呢?我從一九八四年起,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在《企業會計》教學中運用了比較法來教學,效果較好。在此,談一些具體做法。

1 購進銷售比較

商品流轉是指通過以貨幣爲媒介的買賣行爲,將生產部門生產出來的商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過程。它主要包括商品購進和商品銷售兩個方面。商品購進是商品銷售的.基礎,商品銷售是商品購進的繼續。在商品流轉過程中,各商品流通企業發生商品購進銷售業務時,形成了購貨方的購進業務和供貨方的銷售業務,雙方又各自按國家統一制定的會計制度各自進行着商品購進、商品銷售的核算。如作爲購貨方,則按商品購進方法進行覈算,作爲供貨方,則按商品銷售方法進行覈算。爲了讓學生儘快掌握商品購進、銷售兩個方面的核算方法,在講授時,把這兩個方面的核算方法進行比較教學,既能啓發學生積極思考,又能讓學生深刻牢靠的掌握知識,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一是在講授商品購進、銷售的核算範圍時,首先分別講清商品購進和商品銷售的概念,然後把事先在小黑板上寫好的“商品購進和商品銷售必須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逐一進行比較,區別異同。最後,由教師歸納出:以商品所有權是否轉移作爲判斷商品購進和商品銷售入帳時間的依據,通過比較,使學生的認識逐漸深化,就把會計知識和會計實踐聯繫起來了,達到知識的融合。

二是在講授進貨退出和銷售退回業務覈算時,都以同一業務爲例,分別按購貨方和供貨方來講解。例如:購貨方的進貨退出分錄爲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庫存商品”和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轉出)帳戶;而供貨方的銷貨退回分錄爲借記“主營業務收入”和“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貸記“銀行存款”帳戶。購銷雙方如此比較對照,此增彼減,讓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2 購進商品退價、補價比較

經營商品的退、補價業務,從購貨方看是購進商品退補價,從供貨方看是銷售商品退補價。因此,二者產生的原因及業務手續均相同,只是所站業務方向相反而已。

購進商品退價即站在購貨方來說是款付多了,則“多退”退給購貨方,購貨方作分錄爲: 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庫存商品”和“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轉出)”帳戶。

購進商品補價即站在購貨方來說是款付少了,則“少補”補給供貨方,購貨方作的分錄與上述退價分錄剛好相反,這樣就化難爲易,舉一反三。講到這裏還要學生注意購進商品退補價的特點,那就是在會計覈算上只調整商品的價格,並不牽涉商品的數量。

3 銷售商品退價、補價比較

銷售商品退價即站在供貨方來說是款多收了,則“多退”退給購貨方,則供貨方分錄爲:借記“主營業務收入”和“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帳戶,記“銀行存款”帳戶。

銷售商品補價即站在供貨方來說是款收少了,則“少補”補給供貨方,供貨方分錄與上述銷售商品退價分錄剛好相反,這樣舉一反三,事半功倍了。同時,還要學生注意:銷售商品退補價的特點那就是隻涉及銷售價格的變動,因而與本企業的庫存商品和主營業務成本無關。

購進和銷售商品退、補價業務覈算是《企業會計》教學的一個難點,頭緒較多,比較複雜,可刪繁就簡,把我們日常經濟生活中常說的“多退少補”運用在這裏教學,就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了。否則學生會雲裏霧裏,顧此失彼。

4 批發零售比較

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流轉分爲商品流轉和零售商品流轉兩個基本環節。因爲它們的經營特點不同,商品管理要求也不同,所以分別對庫存商品採用數量進價金額覈算法和售價金額覈算法。由於售價金額覈算法是在數量進價金額覈算法的實踐中逐漸演變、發展而得出來的一種覈算法。因此,要掌握售價金額覈算法,必須首先弄懂數量進價金額覈算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售價金額覈算法,把握這兩種覈算方法的區別和聯繫,在實際工作中才能更好地運用。教學中如何才能達到這個要求呢?一是要把數量進價金額覈算法和售價金額覈算法的特點用比較法從理論上講清楚。二是把批發商品購進和零售商品購進比較。批發商品購進和零售商品購進業務的核算,相同點是付款時的分錄相同,都是:借記“物資採購 (進價)”和“應交稅金——增值稅”帳戶,貸記“銀行存款”帳戶。不同點是:收貨時,批發商品購進的分錄是,借記“庫存商品(進價)”,貸記“物資採購(進價)”帳戶。而零售商品購進是在分錄的基礎上增設了一個“商品進銷差價”帳戶即可。這樣比較,學生聽起來更清晰更通俗易懂了。三是把批發商品銷售與零售商品銷售比較。批發商品銷售和零售商品銷售業務覈算相同點是:銷售時分錄相同, 都是借記“銀行存款”帳戶,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和“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 ”帳戶,不同點是:轉成本時,批發商品銷售分錄是—— 借記“主營業務成本(進價)”, 貸記“庫存商品(進價)”帳戶,而零售商品銷售按售價結轉。這樣簡明扼要,聽起來就輕鬆了。另外,《企業會計》課程中還有“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覈算和按計劃成本覈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和小規模納稅人企業中的購入材料、銷售商品業務覈算等等都適宜用比較法教學。經過多年的認真探索,初步總結出這種教學方法有以下好處:

(1)有比較,纔有鑑別。通過比較探索了事物之間的異同,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發現了事物之間聯繫的思維過程,有利於幫助學生避免了商品購進退、補價和商品銷售退、補價等概念混淆,找出了它們的聯繫與區別,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由於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學生學到的知識更系統、更深入。企業會計初學者只有學好了商品購進覈算,才能學好商品銷售的核算,也只有學好了商品銷售的核算,才能加深對商品購進覈算方法的理解,最後才能全面掌握商品流轉的核算。比較法滿足了學生的這一要求,因此,不論是學生,還是學員都深受歡迎。

(3)比較法教學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好辦法,這種方法是以知識點爲立足點,橫向展開,縱向深入,多角度、全方位的比較出兩類或兩類以上事物之間的異中之同、同中之異,讓學生不僅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在比較中提高認識分析事物的能力,目光變得更加敏銳,思維更具有邏輯性。比較法不但在課程教學環節運用,而且在學習、作業等環節,也可按此要求來培養學生,這對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