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裝飾特點

學識都 人氣:9.5K

摘要:本文從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起源和發展入手,由淺入深,着重分析了年畫的裝飾特點以及形成這種裝飾風格的原因,最後對朱仙鎮年畫的保護和傳承進行了一翻展望。

淺探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裝飾特點


關鍵詞:朱仙鎮木版年畫;裝飾特點

年畫是中國民間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形式,是我國傳統繪畫中的一個獨立畫種,舊時人們盛行在室內貼年畫,戶上貼門神,以祝願新年吉慶,驅兇迎祥。又由於它多於歲時年節張貼且滿一年即更換,故因此得名“年畫”。
  一、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起源和發展
  朱仙鎮年畫是我國四大年畫產地之一。其歷史悠久,被譽爲中國木版年畫的發源地,並對我國其他地區年畫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原稱“門神”或“碼子”,外地商人也稱其爲“花貨”,最早是由“桃符”演變而來的。它是在宗法“陰陽”理論,繼承漢唐壁畫風格,吸收歷代民間藝術精華的基礎上孕育而成的。最早起源於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沈括在《補筆談》中記載:“熙寧五年(北宋年號),上令畫榻(吳道子畫鍾馗)鐫版,印賜兩府輔臣各兩本,是歲除夕,遣入內供奉官梁楷,就東西兩府給賜。”恰說明了宋神宗時,皇宮和官府中就已經有了粘貼鍾馗年畫的習俗。朱仙鎮木版年畫真正盛行是在明清兩代,明中葉至清初時,朱仙鎮已發展至人口20萬,商號3000戶,其中年畫作坊有300多家,年畫產品暢銷鄰近各省。而到了清末,由於黃河多次氾濫,特別是賈魯河的淤塞,使朱仙鎮迅速衰落下來,直至解放前,年畫作坊僅存23家。近年來,由於有關部門加大對朱仙鎮年畫的保護和傳承力度,又重新被人們重視起來。2005年底,朱仙鎮木版年畫正式進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裝飾特點
  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內容多反映中原傳統民俗文化,北宋時期的藝術風格多體現了京都官雅文化與市井文化並存的較爲細膩的主流風格。而今天,我們看到的沒有了北宋時代較爲精細的管家和市井文化藝術風格,大體是對明清時代重新確立的藝術傳統和風格特色的傳承。主要歸結爲以下幾種特點:
  1.構圖飽滿勻稱
  朱仙鎮木版年畫基本上繼承了漢唐傳統的構圖方法,整個畫面飽滿、對稱、緊湊、嚴密、上虛下實,留白較少。人物造型主次分明,勻實,對稱,裝飾性強,安排巧妙,符合情理,畫面給人感覺簡潔而不繁瑣。
  2.線條粗獷簡練
  朱仙鎮木版年畫用線有陰(粗),有陽(細),且陰陽對比強烈。尤其是在神像畫的衣紋上,此種對比表現更爲突出,富有生動的`立體感。這種不拘泥於細緻的用線手法,具有中原民族的淳樸、厚實、健壯、整潔之風度。
  3.造型古樸誇張
  朱仙鎮木版年畫的事物造型,多突出主體的特點,如人物突出頭部,一般頭的比例爲全身的13,乘騎人大馬小,主要人物大,從人小。在人物面部刻畫上,多采用白色,細而遒勁的五官中,又誇大了眉眼的比例,眉角上翹雙眼皮,且上眼瞼處必印一彎金銀色,使之生動傳神,容顏古秀,這便是灑上的那層金銀粉映現出的效果,此形式爲朱仙鎮所獨有。且人物造型描畫上也是正邪分明,如細端人物面孔,便可知人物性格。
  4.色彩豔麗對比強烈
  在用色上,朱仙鎮年畫多以暖色調爲主,喜用青、黃、紅。其色相飽和,套版平塗,鮮豔而醒目,又以紅和棕、黃和紫的對比用來烘托節慶之喜。其特色是以墨壓色,而非以色壓墨,因而作品顯得粗獷有力、穩重端莊。由於在印刷時採用透明水色,所以套版印刷後,色彩上微顯木紋,質感力度隱見其間。此外,朱仙鎮木版年畫的用色材料亦十分考究,用松煙,章丹,槐米做主要原材料,精煉配置而成,使用這些天然顏料印製出來的年畫,色彩濃重,鮮豔,沒有蟲蛀,久不脫色,亦不跑色,久存如新。
  5.門神神碼多,嚴肅端莊
  朱仙鎮木版年畫造型取材豐富,有來自三教(佛、道、儒)九流(上九流,下九流)的神仙和聖賢;七十二行業供奉的祖師;歷代英雄人物、戲曲人物等,也有民間流傳的膾炙人口的故事人物和寓意吉祥的事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