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探析

學識都 人氣:8.91K
   [論文關鍵詞]課堂教學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 教學手段 

  [論文摘要]大學課堂教學質量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設計科學的課堂教學內容,改革單一的課堂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合理利用先進的課堂教學手段,實施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最終實現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協調統一。
  
  課堂教學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最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因此,我們必須以大學課堂教學爲抓手,不斷改革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實現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協調統一,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當前大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着我國高等招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學生入學數量的急劇增加,以及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教師數量的嚴重不足,教師授課工作量的大幅度增加,導致高等學校的課堂教學質量問題日益凸顯。目前大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方面——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課堂缺失。目前少數教師存在着“教學精力投入不足、敬業精神不夠、責任心不強”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教學脫離課程教學大綱,隨意更改或不完成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上不作梳理、篩選、設計,重點不突出,同時前沿知識不能及時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上不作深入探討與精心準備,照本宣科,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傳統,欠生動,缺乏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而無吸引力;缺乏與學生交流,只顧教書,不管育人;只重視書本知識講授,不重視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課堂紀律不管不問,聽之任之;甚至有極少數教師不注意自己的儀態儀表,隨意停課、調課、找人代課,遲到、提前下課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2.學生方面——學習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不強。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需要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知識的更新及教學方法的改善,更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目前少生存在着“學習精力投入不足、鑽研精神不夠、進取心不強”的問題。具體表現在:缺乏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不高,不願意到課堂聽課,遲到早退缺課,甚至沉迷於網絡;課堂上不認真聽講,講話,睡覺,發短信;課前不預習,課後不復習,不做作業,不與老師交流,不找老師答疑;部分學生不買教材,不記筆記;平時不努力,考前抱佛腳;還有極少數學生抱有考試靠作弊矇混過關的思想。
  3.管理方面——制度不全,措施不力,落實不夠。在管理方面還存在“制度不全,措施不力,落實不夠”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有待加強與充實;教學組織形式有待健全;課堂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文件的構建有待進一步系統化、科學化;教師的教學行爲規範性有待進一步強化,對學生在學業方面的獎、罰制度有待完善;學生班級開展以學生學業爲主的各種措施和辦法有待探索;現有的規章制度執行有待於更加嚴格。
  二、提高大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
  在大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許會認爲,自己的任務就是給學生上課,學生來不來課堂、在課堂上聽不聽、課堂紀律好不好是學生的事,或是管理部門、輔導員的工作;而輔導員、學生、管理者則認爲是教師沒有備好課、教學方法不好、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教學效果差造成的。其實從單方面看,兩方面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從總體上來分析,卻都是片面的。教、學、管三者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的。學生應是解決問題的主體,教師應在解決問題中發揮主導作用,管理者應發揮其服務、協調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下面重點從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協調統一來分析提高大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
  1.設計科學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解決教師教什麼和學生學什麼的問題,它需要隨着發展的需求做出調整和更新。設計科學的課堂教學內容,能使教學內容的基礎性與創新性得到高度統一。教學內容的基礎性是指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技能,它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客觀要求。教學內容的創新性是指教學內容要緊跟學科發展的前沿,要緊密聯繫最新的科研成果,這是培養創新精神的基礎。要做到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和創新性的統一,教師必須充分調研,精心備課。通過調研全面瞭解學生,通過備課深入研究課程教學大綱,熟悉教材,梳理教學內容,清楚教學基本點,突出重點和難點。只有教師備課充分,熟悉教學內容,儘可能融合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儘可能聯繫一些前沿知識,抓住新舊知識的鏈接點,才能做到在課堂教學中胸有成竹、運用自如、深入淺出,也才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讓學生感到每一節課都有收穫和提高。
  2.改革單一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對於教學質量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直觀感受最直接和最強烈的。教學有方,教無定法。課堂教學是一門,而且是永無止境的藝術。教學藝術表現爲多種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爲達到課程目標而採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不管採用什麼方法,目的都是爲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教師學習探討教學規律,優化教法和學法,引導教師將教法和學法創造性地結合起來,使教學過程既成爲傳授科學知識的過程,又成爲師生心情愉快、相互交流、藝術享受的過程。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學方式是單向進行的,一堂課教師從頭講到尾,學生只是被動地聽,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從學生的角度講,教師應變滿堂灌式教學爲啓發式、討論式教學。啓發式教學是用啓發誘導的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教學方式。啓發式教學並不排斥講授法,即使在教學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講解仍是教學中最普遍的教學形式。但運用講授法不等於“滿堂灌”。“滿堂灌”是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以教師“講得透”爲標準,學生被動地接受,不注意學生智力的開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啓發式則與之相反,只要講解生動形象、透徹入理,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得到知識的啓迪,這樣的講解就是“啓發式”。討論式教學是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