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初中美術鑑賞課中的人文精神的培養

學識都 人氣:2.11W

引言

論初中美術鑑賞課中的人文精神的培養

優秀的藝術作品中散發着濃郁的人文情懷,會給人更多的感動,而初中美術教育作爲一門重要的人文課程,不僅僅需要教授給學生繪畫的技巧,更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正如《初中美術課程新標準》對於新時期發展學生的審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樣,美術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欣賞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從多維度去欣賞和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和意蘊,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對於學生實現全面而健康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美術鑑賞教學注意要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悠久的年代裏,先人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這其中就包含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例如秦漢時期的瓦當、南北朝時期的佛教石窟、隋唐時期的大型雕刻等等。這些藝術形式,是某個時代的標誌,也是傳統藝術的瑰寶。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的方向應該與傳統文化相吻合,讓學生從先人遺存下來的物件中瞭解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教師在進行鑑賞課的時候,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首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身心特點,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讓他們瞭解傳統藝術。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能夠對中國古代的建築、繪畫、陶瓷、青銅器等有基本的瞭解,並且對中國傳統的習俗與神話有着較深的理解。其次要善於使用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與網絡等,利用這些現代裝備爲學生提供大量的傳統藝術品素材進行直觀賞析,例如彩陶、青銅器、石雕、長城、畫像石、古城、壁畫、帛畫、版畫等,加深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這樣通過對學生的長期薰陶,可以培養學生保護文化的意識。

二、多進行專題欣賞,深化學生對美的理解

在上美術欣賞課的時候,很多教師喜歡東一頭、西一頭的帶領學生欣賞作品,這種方式雖然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但是教學方式卻顯得比較雜亂,很難讓學生長久的記住。而縱向以作品的背景爲承託,重現作品的意境專題欣賞是美術欣賞課最爲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通俗地講就是圍繞着比較固定的專題,藉助歷史上的某一時間段,通過讓學生欣賞這個時間段上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來深化學生對美的理解。這種欣賞方式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增進學生對藝術的認同感,喚起學生的內心感受,以此達到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在對學生進行專題欣賞的時候,我截取的是歷史上歐洲文藝復興這一階段的作品,例如《蒙娜麗莎》《聖母昇天》《最後的晚餐》《摩西》《大衛》等一些世界著名的繪畫與雕塑。在帶領學生欣賞藝術作品的`時候,我首先要給學生介紹這些著名藝術家傳奇的一生,而且要圍繞作品介紹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藝術繁盛的大背景下,藝術家們以歌頌人性,提倡現實主義爲基調。學生在這種背景的薰染下,就能夠逐漸深入藝術情景,去了解作品創作背景和創作特點,從而對名作有更深的體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教師一方面要注重選取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欣賞教學,另一方面還要注重選取一定數量的同類作品來突出主題。例如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作品雖然在創作的時候融入了人性,但是他們往往是以宗教爲題材。我在授課的時候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即通過同類作品的欣賞來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藝術特質。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能夠獨立思考的朦朧期,教師的正確引導會加深他們對作品乃至作者以及作品創作背景的理解與認同,通過一些經典並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能夠更好地深化他們對美的理解。

三、多種途徑拓展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美學修養

初中美術鑑賞重要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需要他們有着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夠拓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個性表現能力。我在授課的時候沒有將知識全部侷限於課本教材上,而是更多的學習和借鑑國外電視、電影等與美術作品有關的藝術文化形式。因爲我認爲目前的電視節目及電影中的美術效果足可以讓學生學有所獲。

由於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5分鐘,無法給學生播放一個比較完整的視頻,我通常爲他們播放的是影視片段或者是預告片。學生很快被絢爛的畫面所吸引,加之優美動聽的音樂,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印上深深的烙印。例如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大師的作品,《天空之城》《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幽靈公主》等,他的作品風格唯美,而且主題又都是關於環保,關於愛護地球生命,對於初中生而言正是很好的美術教育素材。通過這些有趣的視頻,我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去品味作者的創作意念以及闡述他們的感受等,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美學修養。

四、結束語

美術鑑賞課是情感的藝術,能給人帶來不同風格的感受,猶如音樂動態般的情感衝擊。優美而經典的藝術作品是那麼的美好,可以觸動人們的心靈,撩撥人們的情緒。美術鑑賞課是一個平臺,可以讓初中階段的學生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宣泄自己的情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激發智慧的浪花。作爲一名美術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學生們走進藝術的殿堂,去感受藝術之美、藝術之真、藝術之悟。讓人文的精神伴隨他們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