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學生職業決策中的妥協策略

學識都 人氣:2.31W

摘要:職業決策是大學生面臨的重要的現實問題之一。通過預實驗之後,隨機選取89名大學生參加正式實驗。採用2×3的混合實驗設計探明大學生妥協策略的特點,結果表明:(1)大學生在三種妥協情境中的妥協次序基本支持Gottfredson的假設,但有其自身特點,社會聲望始終是優先考慮的因素。(2)興趣是職業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受東西方文化因素的影響。

探析大學生職業決策中的妥協策略

關鍵詞:妥協策略;社會聲望;性別類型;興趣



  1問題提出
職業決策是大學生面臨的最重要的現實問題之一。Gottfredson指出,職業決策是社會自我與心理自我的表達。當選擇一個職業路徑時,個體運用性別類型、職業社會聲望、職業領域這樣的社會標準要多於運用興趣、人格這樣的個性特徵。也有研究認爲個體追求的首先是社會認同,其次纔是個人認同。在做出職業決策之前,職業抱負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縮小的過程,人們逐漸淘汰和放棄那些不能接受的選擇,建立一個自己認爲可以接受的社會空間(限定)。簡言之,職業決策就是“放棄最愛,接受可行”的職業自我概念發展過程。
職業自我概念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性別類型、社會聲望和職業興趣。有研究表明,在個體不斷限定職業範圍的過程中,妥協會遵循一定的次序進行:首先讓步的是職業興趣,其次是社會聲望,最後是性別類型;即妥協的優先次序假設。然而Blanchard和Lichtenberg(2003)的研究結果表明,妥協的優先次序僅在男、女被試的單獨檢驗中部分支持這一優先次序假設,還有部分研究沒有取得與此一致的結果。本文所關注的妥協是指在職業決策過程中對這三個維度的逐個妥協的策略問題。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擇業壓力,然而,“就事論事”的就業指導多數只能提供一些面試技巧類的指導。因此,從生涯發展角度提出的職業決策理論更有可能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然而在衆多的職業決策研究中,以大學生爲被試的.妥協策略卻無人研究。本文試圖以大學生爲被試檢驗國外有關職業決策的妥協策略,以期尋找我國大學生職業決策中的妥協策略,爲更好地開展就業輔導與生涯規劃提供理論依據。
  2方法
  2. 1預測
通過預測,讓大學生評估研究者選取的職業清單,計算兩次讓同一批被試評估的每一項職業的相關性,選出相關較高,即大學生有穩定認識的職業組成正式實驗所用的職業清單。
  2. 1.1被試
選取西北師範大學本科生33名參加第一階段的預測,並且約定兩週後參加第二階段的預測,最終遵守實驗約定,連續參加兩次測試的被試爲30名。
  2.1.2材料
採用專爲本研究設計的《大學生職業評估問卷》。首先,根據Holland(1992 )提出的職業興趣的六種領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選取116項職業構成問卷,保證職業興趣的六個方面同等呈現;其次,爲了更好的和美國同類研究比較,保證實驗材料的一致性,根據美國勞動部網站2005年公佈的全職工作者的周工資和每項工作的男性和女性百分比爲篩選出的116項職業賦值。最後確定的職業清單包括19種常規型職業、16種研究型職業、19種藝術型職業、20種探險型職業、19種社交型職業、23種現實性職業,其中31項職業爲高聲望職業,37項職業爲低聲望職業;男性性別職業爲40項,女性性別職業爲36項。
  2. 1.3程序
在兩週的間隔時間內用同樣的問卷對同一批被試施測兩次。其目的是評估個體在性別類型、聲望和興趣三個維度上評價一項職業的一致性。前後兩次評估一致性達到中等水平的職業被保留,其他的則被放棄。
給被試發放職業清單,讓被試填寫必要的背景信息,隨後運用5點量表要求被試在性別類型、聲望水平和興趣上評估每一項職業。職業以隨機順序呈現給被試。
  2.1.4結果

經對兩次預測收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116項職業中只有68項職業在三個維度上的平均相關達到中等水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