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結果教育是種失敗的教育

學識都 人氣:2.35W

有一種失敗的教育叫做結果教育

淺談結果教育是種失敗的教育

小時候,我最害怕我的一個舅舅。好吧,這是委婉的說法,當時真實的心聲是我煩他!

一年來不了幾次,每次來都問我的成績,成績單翻了又翻,只要有哪門功課分數稍微低了一點,就要聲色俱厲的訓上半天,經常把我搞哭。

我習慣躲着他,可我媽說:孃親舅大,你舅那是關心你。我心裏嘀咕:誰要他這樣的關心。

他不瞭解過程,不知道我在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中都經歷了什麼,這樣的成績是不是值得滿足,他只是懂得看分數,分數不理想就要批評,完全沒有通融的餘地。關心的如此簡單粗暴。

面對他的質問,我很想頂撞他:我不會做題的時候你指導我了嗎?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又在哪裏?你什麼都不做憑什麼有資格說我好或者不好?

說良心話,我舅是個好人。當我長大後,他變得很慈祥,我也不再怕他。也只有在長大後,我才真正的明白,那的確也是一種關心,並不像小時候認爲的那樣,他純粹是心理變態,沒事喜歡訓人。

但明白歸明白,現在我自己也做了母親,我還是比小時候更清楚的知道,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好不好。他總是在結果——考試成績——之後出現,來表達自己的關心,這會讓我感覺到,他更關心的是這個結果本身,是我這個當外甥女的能不能給他臉上增光添彩,而不是我。大人可能覺得這不是一回事嗎,“我關心成績就是在關心你”,但在孩子眼裏,這裏面的區別大了去了,給孩子帶來的暗示也非常的微妙。

結果教育,是很多家長教育的誤區,尤其是當爸爸的.。平日裏不聞不問,或者很少過問,缺乏對孩子日常生活的瞭解和關心,偶爾有時間,或者心血來潮想起來,“過來,我看看你的作業”,或者“期末考的怎麼樣,成績單給我看看”,看完之後,滿意則可,若不滿意,勃然大怒,質問指責,“你怎麼學的?”

還有的家長爲了“刺激”孩子的上進心,會再加上一句,“你真給我丟人”,這更糟了,暗示的是:和你相比,我真正關心的是我的面子。

家長管這叫關心,可孩子只是覺得委屈。他宛若在現場上孤軍奮戰,父母並不是戰友,而是隻在他失敗的時候出現,嘲笑、指責他笨拙、無能的對手,他理解不了這樣的關懷。

我家胖墩學習一直還算不錯,我也一直聲稱是開明家長,不單純看重成績,只看重孩子是不是盡了自己的全力。在他成績保持前幾名的時候我做到了,可他偶爾幾次成績下滑,雖然故作不在意,但堅持不了多大一會,忍不住找茬一樣歷數他學習態度散漫,學習習慣不好等種種劣跡。臨了,還要補充一句,“我這麼說你和分數無關。”有一次,被訓話後的胖墩苦笑,說,“我怎麼覺得還是和分數有關呢?”

這句話像一塊石頭擊在我的心頭。無論我如何避免,我的身上都會有我舊日討厭的家長的影像。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事業,而我們總是忍不住更在意某一個階段的成功或者失敗,正是這種心態,讓很多父母和孩子,本應該是一個戰線的戰友,到最後,走到了對立面。

在以後的教育中,我努力改變。我們爭取每天都談心,我知道他每天的心情和學業的進展,並隨時提供我的意見和幫助。一旦胖墩成績下滑的時候,我會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看到他已經很懊惱了,我不會繼續落井下石。一千句責備,都不如一句“沒關係,還有下次”更有溫情和力量。我希望他明白,結果很重要,那是對他的一種檢驗,但我要和他一起創造這個結果,因爲更瞭解他的付出,所以我更寬容。

我放鬆了,不再把結果當回事,胖墩也沒辜負我,學習反而更穩定和進步了。更重要的是,他覺得我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大人,他會把他覺得窩囊和丟臉的事情對我說,還會聽取我的意見,不怕我會責備和笑話他。這是一份非常非常沉重的信任,父母和子女之間,終其一生所要達到的,不就是這樣的一種境界嗎?

“我是爲你好,你卻不聽從於我”,這是家庭教育中最令家長頭疼也是最核心的矛盾。我們的教育不缺少方法,只缺少原始的慈悲與接納。只有首先讓孩子瞭解,父母更在乎的是他,最真實的他,而非他身上的任何附加值,孩子才能自覺的和父母站在一個同一戰線上。不牴觸,不逆反。

愛自會開花結果,從父母的生命中,延綿到孩子的生命中。

TAGS:教育 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