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腦筋急轉彎的運用

學識都 人氣:2.26W

在對外漢語的課堂上,腦筋急轉彎不會是主體,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對外漢語教學中腦筋急轉彎運用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查看

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腦筋急轉彎的運用

前言

什麼是腦筋急轉彎?簡單來說就是不能以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智力問答題。腦筋急轉彎有自己特色,答案出乎尋常的簡單,讓人在經歷了智慧的挑戰後,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

腦筋急轉彎作爲一種娛樂方式,是一種十分大衆化的文字遊戲,日常生活中被人們廣泛使用。這種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腦筋急轉彎是對漢語各種要素的靈活使用,是對一些特殊語言現象的利用;另一方面它具有的幽默效果,可以促使人們日常交際的和諧進行,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交際形式。

而留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漢語知識之後,通過腦筋急轉彎的練習,一方面通過與他人進行文字遊戲獲得成就感,增進對漢語的興趣,另一方面能夠提升自身對漢語的語音、詞彙、語法、語用等各方面的掌握、理解和運用能力,並能從新的角度瞭解漢民族的思維方式。

但需要強調的是,腦筋急轉彎的練習必須是建立在掌握了基礎的漢語知識之後的,否則就會因爲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而導致“誤入歧途”,將解答腦筋急轉彎的非常規思維習慣作爲自己認知漢語的思維定式。

依據母語使用者自身的經驗可以發現,通過對一定量腦筋急轉彎的掌握,就能夠找到解決腦筋急轉彎的“竅門”,解決大多數類似的題目,也就是說腦筋急轉彎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一現象爲給留學生講解腦筋急轉彎的可能性提供了現實基礎,只需要將腦筋急轉彎歸類,再將每類腦筋急轉彎的構建模式和運行機制理清楚,並以此爲理據輔以對外漢語教學,便可幫助留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地掌握一些漢語知識。

現有的腦筋急轉彎的分類方式五花八門,普遍的分類方法都是以漢語是第一語言的人羣爲受衆而區分的,因而不適用於對留學生教學使用。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腦筋急轉彎分類,應着眼於漢語的各語言要素。通過對網絡上一版“腦筋急轉彎3600題”的分析,現將其涵蓋的腦筋急轉彎大致分爲如下八大類。

 1語音類腦筋急轉彎及其應用

語音類即在腦筋急轉彎中運用了語音手段,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少食”,謎面上全是數字,而且是最簡單的數字。在最初學數數的時候就是從這些最基本的數字開始的,從一到十。謎面中缺少的“一”和“十”,恰好是“衣”和“食”的諧音,這樣缺少“一”和“十”就轉化爲俗語“缺衣少食”.此類腦筋急轉彎的數量非常多,因爲漢語中存在極其普遍的同音現象。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音節數量約爲400個,遠遠少於現代漢語中漢字的數量,這樣就會存在大量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和詞。正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這種特質,使得腦筋急轉彎可以大範圍使用語音手段來實現自身的效果。而腦筋急轉彎作爲一種口頭的交流方式,也促成了利用語音手段達成效果的腦筋急轉彎的存在。如:“狼來了(打一水果名)--楊桃(羊逃)”“一羣羊(打一水果名)--草莓(草沒)”“羊跑出圈了(打一歌手名)--王力宏(往裏轟)”“羊又跑出來了(還打一歌手名)--韓紅(還轟)”由於現代漢語的音節數量有限,導致現代漢語中存在大量的音同或音近的詞語,此時便可以利用語音類的腦筋急轉彎輔助教學。如:“中國最早的姓氏是什麼?--善,人之初,性本善。”“性、姓”同音,在講授這一對同音字,或者是學習過這兩個漢字之後,可以利用這個腦筋急轉彎分別講解這兩個字的具體含義,分析細微的差別,對比的同時全面掌握,以免混淆。

除此之外,語音類的腦筋急轉彎還可以有助於區分音近字所構成的多音節詞。如:“狼來了(打一水果名)--楊桃(羊逃)”這樣的腦筋急轉彎可以直接地顯示出“楊”和“羊”以及“逃”“桃”的不同,並且在學習時,這種音近字搭配出的音近詞在語義上的千差萬別較細微差別更易掌握。

 2語義歧義類腦筋急轉彎及其應用

此類腦筋急轉彎利用的是現代漢語中一詞多義和多詞同義現象。

如“書呆子買了一本書,第二天媽媽卻發現書在水盆裏,爲什麼?--他認爲那本書太枯燥了。”“‘枯燥’一詞有兩種基本含義:一種是指乾枯、乾燥,說的是具體的物體水分含量下降或溼潤度降低;另一種是指單調、無趣味,形容人或與人有關的事物毫無生氣,呆板乏味,乾澀無聊。”在這一腦筋急轉彎中,書本的枯燥是這一詞的第二種義項,是說書的內容無趣,而將書本放在水盆中所使用的是“枯燥”這一詞的第一種義項。

語義歧義類的腦筋急轉彎,通常是故意曲解詞語的正確含義。當一個詞語有多種義項時,通常採用與本身不符的義項作謎面,使得謎面看上去無厘頭。此類腦筋急轉彎舉例:“爲什麼一隻非常飢餓的貓看到老鼠拔腿就跑?--不跑怎麼抓老鼠。”“跑”可以指“跑向”也可以是“背離”,通常理解爲“逃跑”,而此題中使用的就是“奔向”這一義項。

以上是多義詞的示例,除此之外還有利用同義詞現象的語義歧義類。例如:“世界上最潔淨的‘球’是什麼球?--衛生球”,“潔淨”和“衛生”是同義詞,但是“衛生球”並非是將“衛生”和“球”這兩個詞的含義簡單相加。

相較於單義詞,現代漢語中多義詞有絕對的優勢,而且多義詞的教學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難點,每個義項都有其相應的使用環境,而這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往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想要準確掌握是非常難的,光靠理論上的講解不易消化吸收。而這時就可以引用語義歧義類的腦筋急轉彎,可以學習很多語言知識,將原本單薄的基礎擴充,使得其更豐盈,並且充滿樂趣。如:利用此類腦筋急轉彎中第一例的謎面謎底便能結合具體的語境講解“枯燥”的兩個義項了,而且這兩個義項之間有一定的引申關係。“事物缺水”是這一詞的字面基本含義,而有事物缺水可以引申出事物缺乏生機,不活泛,便是“枯燥”一詞的抽象義。這類腦筋急轉彎總是使用關鍵詞的兩種不同含義,而且含義之一爲關鍵詞的常用義,另一義爲關鍵詞的字面義。這樣的安排方便了老師講解常用義--以字面義爲綱,講解常用義的輻射或引申方式。並且這兩個義項都在題目中有顯現,相應的聯繫及不同也能得到表現。

 3字謎類腦筋急轉彎及其應用

字謎類的腦筋急轉彎比較少,因爲此類題目很容易偏向純粹的猜字謎。比方說所參考的這個“腦筋急轉彎3600題”中有這樣一例“一人站門內”,這就是純粹的字謎,不應該歸在腦筋急轉彎中。

而此類腦筋急轉彎的典型示例,會明顯區別於純猜字的謎題,例如,“小王說他會在太陽和月亮永遠在一起的時候去旅行,你說可能嗎?--可能,是明天。”太陽和月亮怎麼會永遠在一起呢?它們根本不會在一起。依據謎底進行倒推發現,“太陽”“月亮”分別是“明”這個字的“日”“月”兩個部分,因而將“太陽和月亮永遠在一起”轉化爲“日”和“月”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得出正確答案了。

再如:“把冰變成水的最快方法是什麼?--去掉倆點。”這裏的“冰”和“水”指代的並非是兩種自然界的事物,而是“冰”和“水”這兩個字。去掉“冰”字上的兩點變成爲了“水”字。忽略詞義,割斷詞與事物的聯繫[1].字謎類的腦筋急轉彎雖數量較少,但是在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上意義非凡,較之純粹的字謎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字謎如:“門裏站個人--閃”“一點一橫長,一撇飄南洋,南洋有個人,只有一寸長。--府”,這些字謎較一筆一劃的講授漢字略顯新意,但不過是對漢字的拆分,羅列各部件。“閃”字略能顯示出部件同字之間的聯繫,而“府”字則是單純的將各部件拆分出來。而字謎類的腦筋急轉彎就大大不同了,如“怎樣能最快滅火--在‘火’字上加一橫。”有謎面謎底,趣味性大增,而且“火”和“滅”這兩字在意義上的聯繫也被巧妙地利用了,較之純粹的字謎此類腦筋急轉彎更簡單、直接、巧妙。漢字的教學作爲漢語教學的老大難,亟需此類靈活、生動並且趣味性十足的方式幫忙解決,故而可以說這類腦筋急轉彎在漢語教學的課堂上舉足輕重。

 4所指類腦筋急轉彎及其應用

這類是利用詞語的所指不同來構建的腦筋急轉彎,如“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人不喝水?--把水改名字。”通常人們對水的直接反應就是自然界中的“水”這種事物,這樣怎麼能不喝水呢?水是生命之源啊。但是通過答案可以得知這裏說的“水”是“水”這個字本身,而不是約定俗成的“水”這個字所指代的事物。此處是故意斷裂能指與所指的聯繫[2].此手段在腦筋急轉彎中使用的次數非常之多,如“從一寫到一萬,你會用多少時間?--最多5秒,10000.”題目誤導答題者,讓人以爲是從1寫到10000,需要將中間所有的數字都寫出來,而此腦筋急轉彎的實際意思只是寫1之後加上四個零而已。

字謎類的腦筋急轉彎常常同時還曲解了語義所指,如字謎中所舉出的例子:“把冰變成水的最快方法是什麼?--去掉倆點。”這裏的“冰”和“水”指的就都是漢字本身而非其約定俗成代指的事物。

所指類的腦筋急轉彎也不甚適合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但是並不同於語義指向類的腦筋急轉彎。此類腦筋急轉彎不適宜講解相應的現代漢語知識,卻絕對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好手。如“太平洋中間是什麼?--‘平’字。”想必猜“海水”的人不在少數,當亮出答案後,即使留學生亦能幡然醒悟,領悟漢語獨特魅力的同時使課堂輕鬆活躍。

 5語義指向類類腦筋急轉彎

語義指向是指句法結構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間在語義上的聯繫,這種語義聯繫同句法關係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3].腦筋急轉彎中通常利用在結構上沒有直接組合關係的語法成分之間的語義聯繫,即非直接成分之間的語義聯繫。

比如:“阿忠結婚好幾年了,卻沒生下一個孩子,這是爲什麼?--生的是雙胞胎。”“沒生下一個孩子”可以理解爲“一個孩子也沒生下”即“生下”一詞指向的是“孩子”,也可以理解爲“生了不止一個孩子”這時“生下”指向“一個”,而題目中使用的含義就是第二種。“如果你生出來的兒子只有一隻右手,你會怎麼辦?--怕什麼,他不是還有一隻左手嘛。”

腦筋急轉彎作爲一種口頭的交流方式是很利於此種手段的使用的,出題者在口述題目時可以自己把握輕重音,這樣就會誘使答題者抓不住正確的答題點。以上一個例子爲例,將“一隻”讀成重音,然後故意隱去“右手”的“右”字的存在感,誤導答題者理解爲“只有一隻手”.需要注意的是並非各類腦筋急轉彎都適合引進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比如說此類腦筋急轉彎的講解可能導致留學生誤入歧途,漢語作爲一種意合型語言,語法本身就不明顯,而此類腦筋急轉彎的一些歧義本就有牽強附會之意,在教授留學生漢語時,使用此類腦筋急轉彎無異於化簡爲繁。

 6結構歧義類腦筋急轉彎及其應用

語言中的線性組合結構存在着歧義的現象,會產生不止一種的含義,這樣腦筋急轉彎的出題者就可以利用此種結構歧義現象出題,誘導答題者往錯誤的含義方面理解。如:“動物園裏鼻子最長的是大象,那鼻子第二長的是誰?--小象”“大象”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理解爲一個詞,是對“象”這一類動物的通稱,另一種理解方式是將“大象”視爲一個詞組,即大的象。當答題者採取第一種理解方式時,就會在其他的動物身上思考答案,而出題者的思路是將其理解爲“大的象”,自然就得出“鼻子第二長的是小象”這個簡單離奇的答案。

再如:“東西掉了該怎麼辦?--沒關係,還有四張空白麻將。”“東西”可以理解爲一個詞語,是對物品的通稱;也可以理解成一個短語,是指方向的東面和西面;而此題雖然也是將“東西”理解爲短語,但是用來指麻將牌中的“東風”和“西風”這兩張牌。除此之外,題面中的“掉了”也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意思是物品丟了,還有一種是指物品掉到地面上。有趣的是相當多以漢語爲母語使用者看到這一題的時候猜的答案爲“東西掉了就撿起來”,因爲將題目理解爲了“東西掉在地面上了怎麼辦”.漢語的這種線性組合結構存在大量的歧義現象,結構歧義類的腦筋急轉彎是幫助理解漢語歧義的一種極佳手段。曾有留學生將“馬上的天下”的“馬上”理解成立刻,而這也是受現代漢語“詞本位”慣式思維的束縛。結構歧義類的腦筋急轉彎的謎面和謎底分別使用關鍵點作爲詞時的意義和非詞時的含義,這樣就可以一併講解,更加生動鮮明。

7詩詞熟語類腦筋急轉彎及其應用

這類腦筋急轉彎利用的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詩詞和熟語,但是都是利用詩詞和熟語直接的字面意義。在向留學生講授此類腦筋急轉彎時,應該同時幫助留學生理解掌握這些詩詞和熟語的正確含義和使用環境,對已經講授過的詩詞熟語可以利用此類腦筋急轉彎增加授課的趣味性。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字,哪個最勤快,哪個最懶?--二最勤,一最懶,因爲‘一不做,二不休'.”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要麼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是指事情既然開了頭,就要堅持做到底。而這個腦筋急轉彎將其直接的按照字面含義理解爲“一”什麼都不幹,“二”從不休息,從而得知一最懶,二最勤快。

“黃河的源頭在哪兒?--天上,因爲黃河之水天上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是李白《將進酒》的第一句,在給留學生講這首詩之後就可以問這個腦筋急轉彎活躍課堂氣氛,也幫助留學生增加學習中文的興趣。

由於日常熟語和詩詞的大量存在,致使此類腦筋急轉彎的數量衆多。在對外漢語詩詞熟語的教學過程中,許多留學生會犯的錯誤與此類腦筋急轉彎的構建方式如出一轍,都是字面膚淺理解導致的錯誤。這類腦筋急轉彎用多了會導致留學生本末倒置,本來只要記住對的就行,卻變成了既要掌握對的,又要了解錯的錯在何處,無異於加重學習任務。故而這種腦筋急轉彎的使用條件很嚴苛,在有學生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時,利用之前已經講解過已熟悉的詩詞熟語的.腦筋急轉彎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在學習漢語時切忌顧名思義。如:“怎麼能讓屋裏立刻乾淨?--閉上眼睛,因爲眼不見爲淨。”顧名思義就是“只要沒看見,就認爲是乾淨的”,其實是指心裏不以爲然,但是沒有辦法只好撇開不管。

8語境類腦筋急轉彎及其應用

此類腦筋急轉彎利用人們理解話語時要參考這句話的具體語境的慣式,通過冗餘、虛假或不全的語境達到效果。語境不是給定的,而是擇定的。人們先擇定正在處理的信息是關聯的,否則他們不會費神去處理它,然後設法選擇一種能夠使其關聯性最大化的語境[4].

8.1語境羨餘類

語境虛假類,虛假的語境會使人誤解發話者的本意,在腦筋急轉彎常用的手段是給出大量無關的語境,這些羨餘的語境使得原本簡單的問答輕易地變複雜化。

如:“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成功‘是’失敗‘的什麼?--反義詞。”按照謎面給出的信息“失敗”是“成功”的母親,那麼“成功”就該是“失敗”的孩子。可答案是“成功”是“失敗”的反義詞,這就是先給出虛假的信息,人們一貫按照上下文推測信息,這樣就會答錯。

再者就是我們常見到的,並且幾乎第一次都會被誤導的一類,即通過大量無關信息的干擾,誘使答題者偏離發話人的真實信息。如:“小明的媽媽有三個孩子,老大就大毛,老二叫二毛,老小叫什麼?--叫小明。”羨餘的語境會對答題者造成無關干擾,而缺失的語境又會使得謎面用常理不能理解。

8.2語境缺失類

這類腦經急轉彎的解決方法就是將缺失的語境補充完整。此類腦筋急轉彎的題面通常看上去有違常理,這是因爲它故意隱去了部分語境,使得題目看起來不可思議,讓答題者不得其解。

如:“有一隻蝸牛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爬到海南省爲什麼只需要三分鐘?--它在地圖上爬。”“蝸牛”衆所周知以“慢”着稱,從新疆到海南就算是飛機也不能三分鐘到,所以謎面看起來匪夷所思。而在地圖上兩地的距離就小多了,如果地圖足夠小,蝸牛甚至可以不用三分鐘。

謎面需要在特定的語境下才能成立,而出題者故意在謎面中將其隱去,呈現給答題者一種非常態,然後由答題者找出缺失的語境,補充上使其成爲常態。

語境類的腦筋急轉彎利用的是人們的思維定式,但是漢語的腦筋急轉彎還是要依靠漢語的特點來構建虛假冗餘的語境,如語境羨餘類所舉事例。抑或是利用漢名族的文化知識作爲缺失的語境,如:“爲什麼老王家的馬能吃掉老張家的象?--因爲他們在下象棋。”當然此類腦筋急轉彎更多的都是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各國人民都通用的,如:“有三個小朋友在猜拳,一個出剪刀,一個出石頭,一個出布,請問三個人共有幾根手指頭?--六十”綜上所述,建議在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上老師應該酌情選擇和漢語知識或文化相關的腦筋急轉彎。

在對外漢語的課堂上,腦筋急轉彎不會是主體,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並且所使用的腦筋急轉彎必須是簡單易懂並且不易引起歧義的。腦筋急轉彎的教學比較複雜,目前仍未正式進入課堂教學,但是這種既特殊又普遍的漢語語言現象對第二語言習得有重要的意義,是能夠提供一定幫助的。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適當引用腦筋急轉彎可以對比講解現代漢語中大量存在的同音詞;全面地掌握多義詞的各個義項以及各自的使用環境;同時掌握相互關聯字在形體上的聯繫;幫助留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義、分化歧義,提升留學生的漢語素養;使漢語中結構歧義的講解更加生動鮮明;避免望文生義、顧名思義的現象;讓留學生認識聯繫上下文及其他相關語境的重要性,幫助留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認真思考的習慣。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通過腦筋急轉彎培養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並能通過這種言語語用技巧體會漢語語音、詞彙、語法、語用方面的特點,感受漢語漢字的獨特之處,領略漢民族的思維方式及特點。

 參考文獻:

[1]胡凌虹.淺談“腦筋急轉彎”的設置及其語用推理[J].現代語文,2006(4):76-77.

[2]趙一君.腦筋急轉彎設置和解答的關聯理論闡釋[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57-60.

[3]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49,277.

[4]龔豔.從語用原則看腦筋急轉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6):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