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融入分析

學識都 人氣:1.55W

將生活情境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是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開展實踐學習。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融入分析

摘要】近年來,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情境這種教學方法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學習目標,從而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對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此外,生活情境緊貼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學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更加透徹的理解相關知識。爲此,本文將對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融入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幫助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分析研究

引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同時小學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爲此,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了解,把握教學重點,將教學活動與生活情境進行有機融合,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同時生活情境的融入還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思維拓展能力,因此,爲了讓學生的這些能力充分發揮,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融入生活情境,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構建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對於學生更好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於小學生而言,部分數學知識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但是通過生活情境的融入,這些知識就會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從而便於學生理解。

(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蘊含着許多數學知識,但是由於學生的觀察能力有限,因此就很難發現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教師將生活情境融入教學活動當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去主動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而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此外,生活情境的融入還可以讓學生理解平時不懂的生活現象,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日常生活進行有機的融合,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爲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1]。

(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採用“填鴨式”這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因此,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就會被忽略,對於知識也是被動接受,這對於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就可以將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並進行積極的計算,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不斷提高[2]。

二、生活情境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情境設置過於繁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融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於生活情境的設置過於繁瑣,這樣就會使學生陷入到情境當中,從而無法集中精神聽講,這樣反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由此可見,在應用生活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對生活情境進行合理的設置,將過於繁瑣的情境進行簡化處理,從而突出教學重點,使其發揮實際效用[3]。

(二)脫離生活實際

在設置生活情境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爲了方便,在場景選取方面十分隨意,並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狀況,因此就使得學生難以進入到生活情境當中。同時,教師也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這樣就會使生活情境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對於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不利影響。由此可見,學生的“生活”與大人的“生活”是不同的,對待同一件事的思考方式也是不同的,爲此教師就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問題,從而使生活情境的設置符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其中,在實踐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三、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科學選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生活情境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想使生活情境的融入發揮其實際效用,教師就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對生活情境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與設置,從而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其中,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首先,教師就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確定其中的重難點,以此來明確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目的。其次,要對學生進行了解,觀察學生學習特點以及性格特徵,瞭解學生的生活狀態,爲接下生活情境的選擇與設置奠定基礎。最後,就要以上述兩點爲基礎,選擇一個學生熟悉、內涵豐富的生活情境,並將其在合適的時機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幫助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同時進行積極有效的思考。比如在爲學生講授“加法計算”的時候,教師如果只是對數字計算進行簡單的講解,學生就很難快速掌握。爲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我們班級中有五名同學學習過唱歌,三名同學學習過繪畫,那麼會唱歌和會畫畫的同學一共有多少個呀?利用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加法計算融入其中,這樣的方式會使數學知識的傳授更加生活化、形象化,從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相關知識,對於學生更好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4]。

(二)在生活情境中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積極交流對於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還可以幫助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避免學生出現走神、睏倦等情況,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交流過程中,教師用風趣的語言爲學生講解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故事,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勇於表現自己,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比如在舉辦數學競賽活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活動管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作爲引導者輔助學生管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分組情況、分數統計情況等進行整理,然後統一彙報,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運用相應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還爲師生交流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三)讓生活情境更加具有探究意義

在設置生活情境的過程中,爲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教師就需要以教學大綱爲基礎,明確教學任務,從而將其體現的生活情境當中,使生活情境更具探究意義,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爲日後更好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比如,在爲學生講解“梯形面積計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學習過的面積計算方式進行推導,看看怎樣纔可以得出梯形面積。同時,爲了讓學生充分發揮其發散性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七巧板”這類玩具進行思考,通過學生的實際經驗,啓發學生採用拆分的方式進行計算,將梯形拆分爲長方形、三角形,然後根據所學知識計算出梯形面積。導入這樣的生活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於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四)遊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偏小、活潑好動,因此學生對遊戲具有極大的興趣。爲此,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生活情境中適當的加入教學遊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此外,爲了使遊戲教學發揮其實際效用,教師就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的選擇遊戲方式,同時還要對遊戲導入的時間點以及遊戲的時長進行精準把握,避免發生學生沉迷遊戲、忽略學習的情況。比如教師可以應用“拍七令”這個遊戲,讓學生按照座位順序報數,當出現“七”或者是含有“七”的數字時,該名學生不報數,要拍一下手,然後下一名同學繼續往下報數。這樣的小遊戲操作簡單,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對於學生的高效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爲此教師就應該科學的選擇生活情境,讓生活情境更具探究意義,同時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溝通,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斷提高,爲學生日後的全面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姚秋月,楊爽.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與實踐研究[J].中華少年,2016,07:143.

[2]祝春香.芻議生活化特色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3輯)[C].2015:1.

[3]崔玉梅.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242-243.

[4]崔靜娟.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J].文理導航(下旬),2016,10:28.

[5]袁海翎.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現代交際,2016,1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