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孩子寫作文評語

學識都 人氣:2.37W

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給學生作文下評語,則是這一環節的點睛之筆.小編收集了怎樣給孩子寫作文評語,歡迎閱讀。

怎樣給孩子寫作文評語

一、評價寬鬆,不求過高.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作文教學應“爲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那麼我們在作文批改時,是否也可以去掉條條框框的束縛,給學生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呢?

傳統教學中由於對學生作文的要求過高,再加上教師評語的生硬、刻板,使學生對作文產生了一種恐懼心理,覺得作文是一件很難的事,很苦的事.其實,小學生寫作文只是初學初練,他們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點、毛病自然很多,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用文學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學生辛苦作完一篇作文之後,都有希望得到老師肯定和表揚的心理.所以,在作文評語中要多寫一些鼓勵性的話語,而儘量避免一些裁判式的冷冰冰的評語.如“語句不通順,條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確”等等,挫傷孩子的寫作積極性.

我在講評作文時從不吝惜表揚.哪怕平時詞不達意的同學習作中流露了真情,寫出真意我也會大力表揚,令他知道,原來自己也能寫出好文章.更讓全班同學知道,作文時投入真情,才能寫出好文章.只要學生習作中有一處可取之處,便可讓大家向他學習,給他提供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自己的文章的機會.這樣的激勵常能使學生在以後的習作中更努力,豈不比低分和責備更高明?

我們做老師的,如能慷慨一些,寬容一些,把分打高些,變責備爲鼓勵,用表揚代替批評,便會使學生對寫作充滿信心,積極向上,樂於寫作.

二、鼓勵爲主,慎用“不”字.

葉聖陶先生說:“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點,此意好.”

以往我們批改作文,總是給學生指出很多的缺點和不足.比如“中心不明確”、“內容不具體”、“選材不恰當”、“結構不合理”、“書寫不規範”……好像只有這樣做才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殊不知,學生看了批語,也還是不明白如何才能使中心明確、內容具體、選材恰當的問題,而寫作積極性卻已大受打擊.我們怎麼能用成人的水平去要求一個孩子呢?爲什麼不能多指優點而少指缺點呢?我們完全可以放下習作中選材不合理的不足,而重點指出文章構思精巧和語言富於表現力等優點.指出優點,既是對學生的鼓勵,也使正確的認知得到強化.實踐證明,一味訓斥會導致學生精神沮喪,失去作文的興趣,他們會產生牴觸情緒或變得膽小起來.相反,我們常肯定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學生定會倍受鼓舞,產生寫作興趣.學生一旦對作文產生興趣,寫作就成了他們的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

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給他的語文老師的信中這樣寫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中寫下激勵我不斷努力的話,我至今還記得.您說我會成爲作家,是您的話讓我做起了作家夢,沒想到現在夢成真了,我要感謝您的鼓勵,日記.”可見,有時老師在學生作文中寫下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三、多一點個性化,少一點模式化.

“一篇文章若失去了個性,那就失去了生命力”.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這就決定了每個學生的作文各具特色.有的擅用詼諧語言;有的善鍾情用華麗詞藻;有的巧於立意,有的善於構思.這就要求老師的評語要把握學生鮮明的個性.魯迅之所以是魯迅,那辛辣,一針見血,毫不留情的個性文風便是標誌.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文采飛揚,情節曲折生動,人物個性鮮明,深深地吸引了讀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如果吳承恩、施耐庵等缺少創作個性而循規蹈矩的話,那麼恐怕現在我們也不會看到疾惡如仇、戰天鬥地的孫悟空,看不到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的一百單八將的英雄形象.

我們班有一位學生,叫張鴻飛,學習成績一直處於班級中游,但我發現他與衆不同,語言很有個性.他善於使用輕鬆活潑的語言,一句平平常常的話,經他的筆寫出就顯出活力與幽默.但文章立意與佈局不夠理想.我抓住他語言的個性,經常鼓勵:“語言活潑,俏皮,符合人物性格”“語言幽默有創造性”.於是他寫作積極性大增,每天都要自覺的交一篇作文,我就及時給以肯定和鼓勵,並逐步在文章的其它方面加以引導,慢慢地,他的.作文變化很大,其中《養豬專業戶》和《對我影響最大的人》都收錄到《作文個性化子課題研究成果彙報》一書,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人》在《平臺》上發表.

因此,作爲語文教師,要以開放的思維,寬容的心態去接納這各具特色的文章,切忌模式化的要求,即統一的語言,統一的思路、甚至統一的開頭結尾,這會嚴重束縛學生的思維,抑制學生的個性,在講求創造性學習的今天,這肯定是行不通的.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只要言之有理,只要言之成文,就應該得到尊重,老師不應以自己的喜愛來評價學生的作文,更不能使許多學生的作文同出一轍.

四、多一些具體的指導,少一些套活、空話.

葉聖陶先生在有關作文的書信中說過:必須使學生真正明曉教師之用意,且能用之此後之實踐,乃爲有效.

學生的作文,特別是課堂作文,完美的必是很少.猶如一塊未琢的玉璞,須老師的雕琢方會顯出光彩.對於學生來講,他們所需要的就是老師的具體指導的評估,任何抽象空泛的含糊的評語只會使學生茫然而無所適從.如“選材欠佳敘事不具體,不生動”“文章平淡無味”,或“文章很生動,內容具體,想象豐富”等等.學生看不懂、看不明白,又不敢親自去問老師,那他什麼時候會明白老師的用意呢?像“選材欠佳”一語,老師若註明,“選材應從母愛這個角度,寫一兩件母親如何指導自己學習的事,那麼母親的偉大可更具體”.這樣,學生就會知道自己癥結所在.

當然,抽象籠統的評語是易寫的,而帶有具體指導性的評語是費時費神的.但從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這個角度來說,只有具體指導性的評語,纔會使學生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改正.

評語通常是用紅墨水寫成的,但仔細想來卻應該用心血來寫就的.教師在這裏傾注的心血愈多,它往往就愈有光彩.

五、多一些探討,少一些斷語.

個性往往和叛逆有一定的“血緣關係”,有獨立見解常常伴隨着對傳統的否定.教師的評語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師可以給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評價.因此,教師總是根據自己的評價標準去評判學生作文並要求學生完全接受自己的觀點是不科學的.除非存在很明顯的問題,教師一般不應輕易下斷語,而應多站在平等的立場上進行探討.即使是對學生作文中的不足之處,也要用一種商量式的評語.

例如,有的同學文章寫得很好,但書寫潦草,可下這樣的評語:“這樣優美的作文,只有整齊的文字書寫方可與之相配,你認爲呢?”再如有的學生字體較好內容欠佳可以寫成“你的字很有功底,這一撇一捺寫得多好啊!文章佈局再精心一番,肯定會更好.”寫作不具體可寫成“在我看來,如果你能將更爲典型、更爲具體的材料充實到你的文章中去,效果可能會更好.你認爲呢?”

這樣溫和的語氣探討性的評語使學生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尊重,通常他也會充分重視教師給他的批語.

六、多一份真誠,少一份訓斥.

有這樣一則寓言:北風想把人們的衣服脫掉,於是板着面孔使勁地颳着,風颳得越大,人們的衣服穿得越多,裹得越緊;而春風卻不這樣,她輕輕地吹拂,帶着暖意,帶着溫馨,於是人們敞開了胸懷.

孩子的情感從內心流入作文裏,又從作文流向老師的心間.老師又把一份真誠一份情誼藉助文字注入孩子情感的小溪中,讓它永遠的流淌,這就叫感情的延續.學生對教師的評語,最關心的並不是技能技巧的指點,得失優劣的評價,而是頗費心思地從評語的字裏行間窺察教師對自己的態度,是熱情,還是冷漠;是扶持,還是厭棄……每個人窺測所得不同,其情緒也隨之起伏而波動.因此教師不能單純側重對學生習作的寫法指導、理論說教,而應站在與學生平等的角度,就學生作文中反映出來的思想認識、道德情感、語言運用等進行全方位的互動式交流.讓他們覺得他們高興的時候,老師在鼓掌,他們傷心的時候,老師在爲他們流淚.學生一旦從評語中品出了鼓勵和希望,他們會馬上感奮起來,振作起來,花費數倍於教師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比如我曾給一位寫作吃力但卻鍥而不捨的學生寫過這樣一條評語:“在我的記憶裏,你的寫作功底並不是很厚實的,但從這學期的幾篇文章來看,水平幾乎是直線上升,老師爲你加油!如果能克服詳略不當的毛病,就更好了……”學生們爭相傳閱,這位學生更是爲之感動,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