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創業結碩果 帶動就業富千家

學識都 人氣:2.47W

  近期,當陽市人社局組織專班、抽調專人對全市迴歸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迴歸創業呈現出“百花齊放、萬木爭春”的好勢頭。  近期,當陽市人社局組織專班、抽調專人對全市迴歸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迴歸創業呈現出百花齊放、萬木爭春的好勢頭。

幫扶創業結碩果 帶動就業富千家

迴歸創業的總體情況

近年來,當陽市大力實施迴歸創業工程,積極爲返鄉人員迴歸創業營造環境、創造條件,通過親情感動、環境促動、政策驅動、上下聯動等措施,把實施迴歸創業工程作爲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有效推動了全市迴歸創業工程的健康發展。2008年以來,當陽市迴歸創業人員達3109人,創辦企業167家,協議投資總額7.07億元,到位資金5.5億元,實現產值84億元,上繳稅金1.2億元,帶動就業9110人。

迴歸創業的基本特點

迴歸創業工程有效促進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爲當陽縣域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並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通過外出務工積累一定資金後回鄉創業。今年39歲的當陽市政協委員姜元春,自2000年從宜昌至喜集團辭職下海,就與他人聯合在本市或到貴州開辦煤礦,賺到了第一桶金後,分別於2009年3月、2010年6月創辦了當陽市宇通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和宜昌市江山金屬製品有限責任公司。他的創業舉措,不僅讓兩個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讚揚。

二是利用在外學到的技術回鄉創業。育溪鎮農民曹衛華先後在甘肅、深圳打工,2006年到上海偉釗廠打工,他勤奮好學,通過四年刻苦鑽研,學到了加工光纖產品的技術。2010年,他帶着學到的加工光纖產品的技術回到家鄉辦廠,人社部門及時上門爲他送去創業扶持政策,使其得到更大發展。目前,他創辦的育溪鎮光學透鏡加工廠生產已走上正軌,帶動本地農民就業35人,職工月工資平均2500元以上,成爲返鄉創業的示範者。

三是引進外地老闆資金回鄉創業。現任湖北黔宜投資集團董事長曹賢德,爲促進家鄉經濟發展,他回鄉獨立投資3億元,打造集文化、旅遊和休閒爲一體的五星級萬景湖度假中心項目,在湖北省文化產業招商博覽會上正式簽約,成爲當陽市投資最大的迴歸創業工程項目之一。2013年2月,曹賢德還被當陽市委、市政府授予同心光彩事業先進個人稱號。

實施迴歸創業工程的.主要作法

近年來,我市人社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於推動迴歸創業的號召,化危機爲機遇,引導外出務工迴歸人員逐步實現由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的轉變,在全市實施創業幫扶工程,通過抓創業載體、抓服務體系、抓長效機制等措施,實現外出務工迴歸人員創業不出村,就業在本地的目標,爲他們創業就業探出新路。

(一)加強組織領導,營造迴歸創業氛圍。針對外出務工人員迴流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人社、農業、財政、交通、經濟商務、總工會、婦聯、團市委等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外出務工人員迴歸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工作專班,精心安排部署,積極組織實施;我市人社部門及時在市電視臺開闢了《創業之窗》專欄,展示創業人員風采;編印《沮漳創業之星》總結了我市12名成功創業者的經驗,收集了國務院、省及當陽市關於創業促進就業相關政策文件下發到各鎮處,加強迴歸創業政策宣傳和全民創業引導。

(二)優化創業環境,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當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外出務工人員迴歸創業就業問題,及時出臺了《當陽市委、當陽市政府關於大力推進全民創業的意見》。爲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迴歸自主創業,市人社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大力推進全民創業的意見>實施細則》。一是優化創業環境。市委、政府籌集資金建設了全民創業園,出臺了《當陽市全民創業園區項目入園若干規定》,編制了建築陶瓷工業園、金橋工業園、全民創業園園區規劃,加強了各類創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大了項目引進和建設力度,爲創業搭建良好平臺。目前,僅全民創業園就有35個項目簽約入園,年可實現產值1.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二是落實相關政策。加強與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的協調,積極宣傳有利於迴歸創業的稅費優惠、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指導符合相關條件的創業人員申辦落實相關稅費減免手續,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從2008年至今,共爲迴歸創業人員減免稅費731.9萬元。三是強化金融扶持。加強與人行、財政和信貸機構的溝通協調,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凡有創業項目的迴歸人員均可給予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將小額擔保貸款額度提高到5萬元,並簡化貸款程序,擴大微利項目貼息範圍。目前共爲207名迴歸創業人員提供小額擔保貸款1035萬元。

(三)強化服務意識,完善創業幫扶機制。一是以鎮(處)勞動保障專幹爲對象,積極開展創業指導資格培訓,着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公共創業指導工作隊伍,確保10個鎮處18個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至少有一名具有開業指導專業資格的工作人員。二是以全市農、林、畜牧等單位和各類實用人才爲依託,建立了80名創業指導專家隊伍,爲創業者提供開業指導、中期幫扶、後期跟蹤服務。三是編印了創業一本通手冊,對創業者開業前需要到工商、稅務、土地、銀行等多個部門辦理相關手續進行程序化指導。四是對意向創業項目進行篩選,並編印了創業好項目一本書發到158個村,供創業人員參考。五是實施跟蹤指導服務,建立創業幫扶入戶日誌,爲創業者提供全方位、便捷式、高效能的後續跟蹤指導服務,有力促進了迴歸創業人員的服務工作。

迴歸創業中存在的問題

外出務工人員迴歸創業促進了我市的經濟建設,被許多幹部羣衆譽爲經濟建設的新動力,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新形式,成爲經濟建設新支點。然而,從目前開展的情況看,推動迴歸創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儘快得到解決將成爲制約創業發展瓶頸。

(一)資金普遍缺乏。外出迴歸人員有的身懷技術,有的瞭解市場,雖然他們返鄉時也積累了一定資金,但創業流動資金、發展資金短缺,已成爲我市外出務工人員迴歸創業普遍面臨的最大障礙。且貸款門檻過高。比如,要求創業人員有財政供養人員擔保才能得到小額擔保貸款,有的人因很難找到財政供養人員擔保,貸款難以落實。調查顯示,90%的迴歸創業者最缺的是創業流動資金。在投入辦實體的資金來源總額中,自有資金、私人借款佔大部分,政府和銀行支持的資金不足三分之一。

(二)熟練人才難招。一部分迴歸創業人員反映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難招,這已成爲企業提升發展的障礙。如迴歸創業人員向陽自辦的傢俱廠,目前產品銷路不錯,帶動就業20人,季節性人工工資達到2000元左右,但在實際生產加工中要招聘一個穩定的烤漆熟練工比較困難。

(三)創業項目來源渠道單一。目前只有人社部門一家進行創業指導。創業信息來源太少,創業項目選擇面太窄,尤其是缺少賺錢快項目,也制約了初創業者。

鼓勵迴歸創業的建議

爲掀起當陽市外出務工人員迴歸創業高潮,針對以上狀況,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積極的信貸扶持政策。建議政府以我市已經建立的信用社區爲基礎,取消反擔保貸款門檻,也可採取適合農村特點的資產抵押方式,實行擔保貸款,切實化解他們創業貸款難問題。

(二)健全創業幫扶機制。一是建立技能人才培訓機制,即以公共培訓機構爲平臺,爲迴歸創業小企業培養短平快人才,滿足迴歸創業人員自主創業的需求;二是建立迴歸創業指導協調機制,整合部門服務資源,加強部門協調力度,爲創業者保駕護航。三是建議各鎮處把迴歸人員創新業與當前招商引資一起作爲重要工作抓實,組成創業專家指導隊伍,紮實開展創業指導。四是建議市政府制定相關獎勵政策,鼓勵各個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利用業餘時間指導迴歸人員創業;也可對農、林、牧、漁業等部門完善以錢養事機制,真正與績效掛鉤,切實解決創業所需技術人才的瓶頸。

(三)營造寬鬆的創業幫扶環境。一是建議政府各部門包括銀行部門都要真正轉變職能,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廢除歧視與差別,提高工作效率,打破行政性、行業性壟斷,營造平等競爭的環境;二是建議全市10個鎮(處)把迴歸創業納入轄區招商引資統一優惠政策,積極依託各自的產業特色和資源優勢,通過稅收政策扶持,建立多個創業孵化基地,積極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認真落實稅費等減免政策,促進創業帶動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