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歇的創業:從農婦到富翁

學識都 人氣:1.19W

    年過花甲,張書英卻依然忙碌。
 
    1987年,她親手創辦了北京燕興隆集團,19年過去了,憑着一股“擰”勁兒,這個從廢舊豬場上建立起來的小型保溫材料廠,已經發展成爲以生產新型保溫材料爲主,集建築、旅遊、飲料生產爲一體,職工1800多人,資產上億元的民營企業。
 
    身邊的人都勸張書英,“該歇歇了,讓兒女們幫你分擔吧。”這位62歲的老太太卻總是笑着說:“習慣了,天生就是忙碌的命。”
 
    永不停歇的創業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張書英終日忙碌地也許是農家竈臺、屋前農田;而由於一次“意外”的機會,勤勞樸實的張書英走上了經商創業的道路,她所操心地便超出了整個家的範圍。
 
    張書英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區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要隨父母下地勞動。結婚以後,婆家仍不富裕,甚至等孩子長大了要上學,連學費都交不起。“那時我就想,要是
 
    能自己辦個廠子,掙錢供孩子讀書就好了。”她回憶。
 
    1987年,張書英迎來了命運的轉折期,要掙錢供孩子讀書的樸實願望得以變成現實。當時,北京石景山鍊鋼廠煉過的鋼渣,變成廢物處理時,不但污染環境,而且浪費人力、物力,因此該單位宣稱“只要不污染環境,購買鋼廠的設備就可以免費使用鋼渣。”得知這個消息,張書英動起了腦筋,她私下請教了專家,專家告訴她,如果在鋼渣里加上焦炭和岩石,便可生產出用於管道保溫的新型保溫材料。這讓張書英看到了商機,她立即從親戚家借了幾千元錢,利用生產隊廢棄的豬場建起了一個小型保溫材料廠。
 
    然而,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農婦辦企業又談何容易?讓張書英意想不到的是,產品投產5個月了,還無人問津,銷售額爲零。這時,張書英的家人也開始勸她放棄,認爲她不是做生意的料。
 
    這一勸,反而讓張書英來了“擰”勁兒,她堅決不肯放棄,爲找到商家終日奔走。終於,在當年的11月有人向工廠定了600元的貨。更重要的是,從這600元中張書英看到了希望,有了600元,就可能有6000元,甚至有6000萬元。
 
    開辦工廠、自主創業對於很多擁有高等學歷的人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何況是出身農婦的張書英。在市場的競爭當中,企業的發展要面臨各種難題,但張書英從未膽怯過,特別是每當想起家中親人、兒女們的未來,張書英就充滿了滿腔的幹勁。
 
    1988年,張書英的企業遭遇困境,而正當企業舉步維艱之際,北京第二紡織廠向張書英訂了2500元的貨。這筆“雪中送炭”的訂單正是跟張書英平時誠信經商,並與每個客戶維繫良好的關係密不可分的。當拿到支票時,她不禁激動地哭了。女人善於用淚水
 
    表達感情,而此時的張書英則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我當時就想,一定要把企業做大、做強。”
 
    幾年下來,隨着產品銷售逐步打開市場,張書英的生意漸漸走上正軌。不僅如此,她又在平谷區興谷開發區建起了新廠,把原來的小作坊式企業變成了集新型牆體材料、天然果蔬汁飲品、山泉水、餐飲娛樂、旅遊開發爲一體的集團公司。
 
    飲水不忘思源。十幾年來,張書英領導下的燕興隆集團先後安排了周邊農村的4000多人就業,安置了幾百名下崗職工,安置、扶持農村婦女200多人。如今,她又琢磨着將平谷桃木工藝品推向世界,目前正在辦理奧運吉祥物特約經銷商的手續問題,希望藉助奧運爲當地農民致富開闢一條新路。
 
    “母親”董事長
 
    對張書英來說,身份是多重的,她不僅是3個孩子的母親,而且是兒媳、妻子、14口人大家庭的'家長,還是一個管理着規模化經營的集團公司的女老闆。雖然被人喚作“張總”,而她最爲看重的卻還是迴歸家庭的女性角色,每次回到家她總是平靜、樸實地盡到一個普通母親、妻子、媳婦應盡的義務。
 
    早年因爲家境不好而耽誤了學習,張書英便將自己對知識的渴望放在了兒女身上。不管是家庭困難還是家境富裕,她一直督促3個子女認真學習,令她欣慰的是,正是她的這種諄諄的教誨使兒女都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成就。如今,大兒子賈小明在古建築領域出類拔萃,女兒賈海珍是北京市建築行業出類拔萃的營銷經理,小兒子賈海旺是燕興隆集團的總經理。
 
    雖然一家人在家族企業工作,但是從未因爲個人利益紅過臉,張書英的家庭關係十分和睦,連別人看來最敏感的、最頭疼的婆媳關係,在張書英家裏都堪稱典範,兒媳經常向別人炫耀說:“我婆婆比我親媽還好。”
 
    企業發展好了,張書英在思考自己“小家”的同時,也考慮如何幫助社會困難羣體、弱勢羣體,爲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2000年,張書英看到當地急需農業深加工的現狀,不但出錢改善當地的基礎建設,修建改造水渠、打井、修蓄水池、挖水窖,還爲100戶免費提供優秀樹苗,並傳授種植技術以及簽訂收購協議。5年來她累計投資基礎建設300多萬元,扶持100戶農民走上了規模化生產道路,解決了200多人的就業問題,爲當地農民致富開闢了道路。
 
    10多年來,張書英已捐資近千萬元資助各種公益事業、捐資修廟、助學、資助貧困學生、贊助敬老院,爲家鄉人民捐資修路,出巨資保護文物古蹟,在旅遊區興建托老院,爲貧困村打井等。爲創建文明的社會環境和家庭氛圍,張書英還曾出資5萬元在平谷區山東莊鎮、夏各莊鎮兩個鄉內開展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活動,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褒獎。
 
    作爲一個事業成功者,張書英讓人領會到了她的堅韌和剛強;作爲一個母親,她給了子女們、後輩們最好的榜樣;作爲一個女人,她讓人們看到了剛柔相濟的美和自始至終的善良。她的善良不僅給自身家族的發展謀得了福利,更爲難得的是,一個女人本能的善良給予了身邊的人們力所能及的、儘可能的關愛。  

永不停歇的創業:從農婦到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