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創業故事

學識都 人氣:1.77W
劉毅創業故事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這裏是“和諧創業”全國高峯論壇百家創業故事會直播室,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陳偉羣(全球CEO網站執行董事),今天走進百家創業故事會的嘉賓是凱爾文德(中國)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劉毅先生,歡迎劉總的到來,也歡迎網友們!
  我們劉總這幾年來在創業項目,就是從事經手的項目,對接的有數千個,應該說包括對創業方面的研究和實踐,都是有獨到的經歷和心得。我們今天着重想請他對當前我們大學生,或者說青年學生就業機會做一次分析。有請!
  【劉 毅】大家好!我叫劉毅,因爲我2000年做過大學生創業指導,當年是在北大、天津的南開、上海復旦和上海的交大做過幾次演講,從當年的角度我覺得這五年大學生創業進展不是特別順利,尤其是最近的新聞報道大家都看了,大學生現在就業率越來越低,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大問題。
  第一個大問題整個這些年的擴招,造成了進口大幅度增加,但是出口一直沒有很好的拓展,所以老造成進出口的差距。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這五年以來全國沒有形成一個有效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機制,爲什麼我們特別強調大學生創業扶持機制?其實大學生就業應該一點不成問題,像我們前年支持的來雙陽武漢鴨脖子,當年是一個下崗女工,在武漢吉慶街做的。2003年來北京創業,來北京創業的時候北京剛過完非典,餐飲是一片簫條,她就在北京的東直門鬼街創業,用了大概一個月,鬼街八個平米的攤位創造了一天流水44000塊錢的全國單位餐飲銷售紀錄,後來在北京用了一年時間做了50家店,每家店的加盟很多人都是沒有上過大學,但是它贏利水平還可以。
  從這樣一個簡單例子來講,其實要想生存非常容易,但是可能大家創業要不就是想很大的,比如想什麼網絡創業,要麼想的很小,比如像做個乾洗,或者做一個,我們管它叫做洗車什麼的。
  我個人認爲通過我們六年投資顧問的服務發現一個規律,我們六年大概接觸了幾千個項目,包括大家原來感覺不可能的,現在都是做到全國發揚光大。
  我舉一個例子,原來我記得我們小時候,我們家旁邊是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它們在全國防細菌水平是最高的,無論非典,還是禽流感,主打疫苗就是他們的。他們有一個核心技術就是除四害,大家可能都知道,除老鼠,蟑螂各方面的。但是一直沒有產業化,後來我們發現《北京晚報》上面登了一個小廣告,上面全是幫你除蟑螂,後來那天我跟一個朋友晚上吃飯的時候聊天,說下一步除四害就是成爲一個很大的市場,結果沒有想到有心人大概一個月以後在全國進行叫有害生物防治的招商,一下大獲成功。這是一個。
  下一個,包括還有一些人研究了,看能不能給嬰幼兒做智利評測的,後來我們發現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市場,因爲零到四歲的小孩他需要每到半年需要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評測,在美國是四百多個項目評測的水平,包括你的大腦運動,包括你的說話,包括你的肌肉訓練,各方面的。當年都是需要老師指導,現在有網絡了,現在完全可以視頻,他們現在最近做了一個網站,直接專門給小孩評測,效果現在做的非常之好,到什麼程度?一個小孩大概一年付費68塊錢,它一直能付六年,你想這市場現在非常大,在線評測,評測的時候通過老師在網絡上指導,家長自己評測,評測完了就得出分值,得出分值這個小孩就告訴你下一步在哪方面加強訓練,同時像後續的教材,比如像後續的教具一下子出來了。
  從我剛剛舉的幾個簡單的小例子,證明這市場機會隨時都在,專門需要你有心人去挖掘。
  我記得2000年大學生提出大學生創業項目,要不就達到提供假教,要不在大學校園裏承包食堂,要麼在大學校園裏賣各種電話卡,或者租售動漫雜誌,當年動漫雜誌還涉及到版權問題,所以只能在內部操作。要麼大學生做一個勤工儉學的網站,我個人認爲視野還是相對窄,因爲它總是離不開他周圍熟悉的大學生羣體。其實過去的五年中國創業環境已經有極大的變化了。大家可能現在再也聽不着像當年下崗職工一去就圍政府,或者給交通幹道給攔住。並不是說下崗職工覺悟如何如何提高了,而是說整個社會就業和創業的消化能力給它迅速提高。
  我碰到很多人在北京,他就是跑印刷,或者他簡單跑賣火車票,就是專門給人家訂火車票,訂機票,一年收入都在幾萬塊錢,很多比白領做得好。證明現在就業機會其實空前的廣泛,二是創業機會現在特別多。據他們調查北京白領大概有40%的人有第二職業,或者有各種小額投資,無論是在股票上的,還是開一個小店,比如像服裝店什麼的,所以證明現在整個創業已經不像2000年提出的,是一個是時髦的詞,而是說已經滲透到每個人的環境裏了,現在其實大學生創業已經很多項目獲得成功,只不過不爲人所知,要不你想想每年畢業幾百萬人,不就業剩下一半的在家閒着,不就成爲新的就業壓力了嗎?很多人自己想辦法已經做了各種創業。
  但是通過我們這麼多年的理解,我個人認爲未來三到五年是大學生創業一個最佳環境,爲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個現在各項的政策對小公司生存是越來越支持,環境越來越好了,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通過各種政策法規的嚴打和調整,現在七大現象大幅度減少,這樣爲新型公司和新創業的公司進入市場提供一個很好的市場保障環境,要麼你肯定拼不過騙子公司。
  第三條是因爲現在的網絡技術已經不是像2000年,當時只是一些時髦的詞,現在已經深入發展了,這就爲高智商的大學生提供一個新的創業平臺。這是第三個。
  第四個是現在各種的資金也對大學生創業比較看好,所以會爲他提供各項的支持。但是今後的大學生我認爲重要補幾堂課,第一堂課一定要有一個專門的服務體系,專門爲大學生篩選,比如50個到100個適合大學生創業的項目。我覺得這個是第一個重要的。第二個重要的專門有一系列的培訓機制,用一個月,或者一百天給大學生培養真正創業,或者市場化生存的必須技能,而這些技能往往是大學教不了的。第三像稅收,大學生創業貸款,或者大學生獎勵的項目要有針對性,要有系統化的支持。
  第四媒體對大學生創業,從愛護的角度予以鼓勵,大幅度宣揚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第五個有一系列熱心服務機構給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支持和創業支持。爲什麼大學生創業公司生存率低?就是因爲社會經驗少,對於事物把握不夠準確,這些往往是一些服務機構最擅長的,如果他們全程參與大學生創業一些關鍵點的把握,這樣大學生創業的成功機率最少提高50%到80%,這樣大學生就能迅速走出創業的初期,而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
  同時我認爲大學生創業通過這麼多年的市場環境,完全可以在全國,比如說一百所大學,我們從大三大四的學生篩選,每年一是從這裏邊篩選一百個好的項目,進行表彰,二是通過社會的顧問機構推薦一百個創業項目供他複製,這樣雙向調節,可能會在未來三年形成一個新的大學生創業高潮,就如同當年美國硅谷創業似的,和一些整個日本韓國引導的創業一樣,一下形成一種浪潮,我們所推薦一百個大學生創業公司並不是因爲他們一百個如何優秀,而是證明他們領導風氣之現我覺得最重要的。我覺得現在大學生在大學裏學的創業文化太少,基本上是就業文化,或者生存技能的文化,我認爲其實未來三到五年可能迅速一般大學生創業羣體對政府不光是壓力減少的問題,而是最少幫他分流三分之一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如果能夠達到這樣一個環境就成爲一個正向循環,而不是像現在大家還在口頭上一個說明。
  【主持人】我們劉總思維很流暢,15分鐘一口氣告訴我們爲什麼大學生創業機會很多,另外一個現階段創業的環境比前五年應該說要好得多,第三個怎麼形成一個社會支持創業這麼一個機制。
  我想我們想進一步來探討一下就劉總您現在來看,我們大學生這些創業機會當中,我能感覺出您似乎給他有一些分類,有一些是屬於就業文化類的,有一些是屬於創業文化類的,有一些是屬於生存的,在這些來講你是不是有一個概念認爲,大學生出來創業應該更側重在哪一個層面上?是他的方向。
  【劉 毅】可能我們把創業機會大概分成這幾類。
  第一類是銷售類,只要大學生組成一個團隊,具備一定的銷售技巧,找到合適的銷售機會,完全可以迅速創業和生存。你想想很多人光在海龍做電腦配件批發就能養活幾十個人,而且養活很多個家庭,所以這種銷售類公司是大學生創業的首選公司,爲什麼呢?因爲它需要資金不大,另外它就是你肯幹就行,第三個不需要太多固定資產的投入,全是一些銷售機會的把握,但是在這種銷售裏頭我們傾向於一些新興項目的,比如類似像電信增值服務,類似網絡實名註冊,比如說類似於一些招生的一些機會的銷售,類似一些有關網校的學習卡的銷售。
  【主持人】是不是支產品的知識含量高一些?
  【劉 毅】相對含量比較高一些,而且適合大學生表達的。這是第一類,就是銷售類。
  第二類我覺得大學生特別適合做教育類產品的創業,教育類產品既可以從網站本身做支持,又可以通過一些內容整合做支持,還可以把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和你們所在家鄉進行教育資源的分銷也好,同時可以把全國各地的優秀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網絡視頻平臺作爲進行大規模推廣。因爲大學生最瞭解教育,凡是能考上大學的,很多都是當地的狀元,無論他對當地的中學,還是小學,包括高中這樣一些學校的分佈狀況,還是跟各種校長,包括王牌老師的交情,所以說大學生我覺得最擅長的就是做教育類產品的上下游產業的整合,這是第二類,我覺得比較適合大學生的。
  第三類我覺得比較適合大學生的就是專門基於網絡的一些創業,因爲現在網絡核心的技術基本上掌握在20幾歲人手裏頭,而且現在新的網絡基礎技術發展到讓非常窮的人一夜之間爆富,只要他在網絡創業的設計技巧方面和整個相關資源整合方面做一些突破,他就能夠迅速做起來,所以我覺得在整個網絡創業裏頭大學生可能應該不是劣勢,應該是他最優勢的一個羣體,二是他對這個事物的感知也是最強,我覺得這是第三類適合大學生創業的。
  第四類我覺得適合大學生創業的就是各種新興行業我覺得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因爲你想想下崗職工也好,包括各方面也好,他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都不夠,他的優勢是社會經驗,劣勢是對新知識的積累,所以說如果你非要跟他拼經驗,吃苦,可能你拼不過很多下崗職工,或者拼過不過很多農民工,但是如果你在一些高知識領域上,或者是新興領域上,如果你有一些戰略突破,這些新的行業的創業不管是他對新的行業的各個層面都可能比較適合大學生操作,因爲本身是新行業,是一張白紙,你在裏頭只要理解率高的話就可以掘到第一桶金。
  所以我認爲上述這四個領域比較適合大學生低成本創業。
  【主持人】那就是說這些創業機會,就現階段來說您覺得可以從哪些渠道來取得,或者來發覺?
  【劉 毅】我覺得創業機會取得主要來自這樣幾個渠道。
  第一個渠道通過媒體。
  媒體主要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網絡媒體,第二種是各種雜誌,報紙什麼的,我認爲媒體上60%的項目起碼都不適合大學生創業,上面充斥着投一萬塊錢賺一千萬,你想如果有這麼好的事發布人不用給你弄了,他自己去發財就完了。
  所以我認爲媒體是第一個渠道,第二個渠道從一些,類似於像我們這些專業機構,我們大概一年能碰到一千個項目,起碼我個人認爲最少有50個到100個項目略加改造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這是第二個。
  【主持人】顧問公司類型的。
  【劉 毅】對。第三個可能比較適合大學生從周圍一些小事着手感覺,比如說他周圍接觸像賣服裝的,比如像做一些小的餐飲的,像做一些小的社區服務的,你周圍所見,所聽,所聞和所感,你可以感觸一些商業機會,還有結合你周圍一些好朋友和一些家長給你直接推薦的,基於你周圍核心資源的。所以我覺得主要來自於這幾方面。
  【主持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思想。
  網友(小姑娘):劉老師您好!您自己上大學時除了上學,還有創業方面的思想嗎?
  【主持人】就是自己能不能有一些思想,這些思想可行嗎?
  【劉 毅】我覺得是這樣一個方式,我18歲上大學,當時就想做生意,當然不叫創業了,當時想的比較簡單,就是做生意。上完大學,上大學四年也是做了四年生意,所以學習不好不壞,我當時就知道大學上的課只是一個基本的技能表現,更重要還得靠自己,所以我們這些年基本上從事做生意。
  所以我個人認爲,其實我對大學一個基本瞭解,我們有一個迫切希望,如果從我們資源整合的話至少能整合一百個專家,給中國大學生提供30個課時,或者50個課時,應該大學生聽完這三五十個課時應該終身受益的,不光是創業技巧,但是因爲現在社會上沒有這種有效機制,所以你很難實現,它基本上都是別的課時,大學生沒有辦法,只能道聽途說,或者聽所謂大師的演講,慢慢積累。
  所以我覺得通過我們這六年以來做整個創業,我就感覺其實大學生創業完全有技巧可尋,而且能迅速創業,但是現在就沒有一個有效平臺迅速給它交流和教授他這種經驗。
  【主持人】盲目創業服務的好象很多,但是落到點上的還不見到多。
  【劉 毅】對。
  【主持人】實際上學生,也有的大學生他覺得通過我的學識和我的見識,我也有自己一些創業的想法,這些想法我應該是去找諮詢,還是找資金,還是我就可以付諸實踐了?
  【劉 毅】我覺得是這樣,大學生的想法我覺得有時候充滿熱情,偏偏性比較強,二是視野比較窄,所以我們認爲如果大學生想創業多向周圍相關人做一些諮詢,第二個你感覺項目不錯,也可以通過全球CEO網站()找我,我們給你做一些諮詢,我們如果不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機構,給你做諮詢,通過我們這些年的經驗給大學生創業做諮詢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網友:劉總您當時自己爲什麼要創業?
  【主持人】我估計他還是關心你18歲進入大學的時候似乎在從事創業的準備,或者實踐。
  【劉 毅】因爲我覺得未來中國市場在未來十年更需要的是一批企業家,而且這批企業家應該是從小訓練的,現在中國任何培訓機制都沒有說從小培訓這個人做生意的,都是教他所謂知識,知識,再就是知識。其實這種知識大家通過互聯網,其實知識已經意義不是太大了,因爲知識隨時在更新。第二是怎麼尋找對你有用的知識組合,所以我個人認爲現在整個大學的課程最少有一半是具備,如果是面向未來的是話它是脫節,它的脫節是來自多方面,第一方面是教材,第二方面是師資本身社會的感知能力,第三個大學生內在需求也沒有形成非常明確的。我個人奉勸大家先學會創業,因爲只要你會創業,你有錢了今後你想學哪些課都可以學得到,你要是沒有錢你今後還是一直學習學習再學習,我不是否認學習的重要性,而是如果想改善你的命運和改善你的生存條件第一就是要創業掙錢。
  【主持人】我想從劉總剛剛說的這番話就能體會到,爲什麼有的人學問很高但是創業會失敗,有的人有一定的學問他創業相當成功,實際上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我們有了對創業項目這種機會的理解,在進一步的`講,當我們有了這些項目的時候,我們在實踐過程當中,我們的團隊,和我們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怎麼取得這些支持?
  【劉 毅】我覺得是這樣,我的理解,應該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形成創業團隊,這種志同道合的人你看美國就有案例,無論是GOOGLE,還是微軟,它所謂創業家的搭檔,基本核心的早期創業搭檔全來自大學校友,所以證明這裏頭,你大學校友會有一些人具備爆發的能力,所以大家一定要慧眼識英雄。
  第二個是怎麼找這些團隊,並不是你哥幾個關係比較好就形成團隊,而是真是要找互補性比較強的人跟你形成創業團隊。
  第三條在這個創業團隊裏頭一定是有人能籌集到資金,有人可能雖然缺乏資金,但是他的執行能力,或者吃苦能力,或者技術,某一方面能起到作用。大學生創業組成團隊一定不要是大家哥倆好,一湊湊一大堆,走所謂豪華陣容,最後一觸既潰,碰不着困難,而是真正找到一些志同道合,能成爲五年,十年,20年的朋友大家一起做,這次創業失敗了,總結經驗,從頭再來,而不是說找稍微碰到困難的話馬上互相推卸責任。
  【主持人】劉總說的非常好,特別強調不要以爲豪華陣容是好的,有的是中看不中用,而且成本也很高,整合起來也相當有困難,整合了團隊,但是有的時候有一些,特別是屬於經驗類型的,也不是本身的團隊就能解決的,但是找顧問公司,或者找社會支持,這種成本的消化應該提出哪些方案會更好呢?
  【劉 毅】我覺得是這樣,反正據我所知現在有相當一批顧問公司對大學生創業持支持態度的,他基本上,甚至前期扶持,後期再計較成本問題,前期就按朋友幫忙,可以給你提供戰略支持。
  第二最好大學生自己的學習消化能力比較強,而不是上來完全依靠顧問公司,大學生創業也分階段,最好早期創業階段,或者給你介紹一些客戶的時候你就能生存,這樣發展就能逐漸形成有效機制。
  【主持人】假如遇到有的顧問公司他願意支持,而且這個階段也可以協商,當這個項目收益的時候再來分配利益,或者持有一定股份,以劉總的經驗,這種有沒有合作成功,如果有可能的話它是在哪一些方面得到了磨合?
  【劉 毅】我覺得是這樣,我覺得大學生創業可以探討各種合作模式,第二條既可以有股份制,也可以按月付服務費,還可以有各種服務方式,比如對方給你提供客戶,做一些支持,給一些人項目提成,我覺得合作方式比較多,而且大學生創業首先強調合作機制,因爲大學生本身是弱者,他發展過程基本上全是靠合作分享得來的,所以大學生創業首先是合作精神和你的信用機制是重要的,我所說的信用機制就是大學生只要你創業,你跟人說好遊戲規則,你答應人家就儘量兌現,如果實在兌現不了,人家也理解你,但是你要告知,而不是說反正我是獅子大張口,先答應你所有的,最後也不兌現,如果你這樣就會喪失很多人給你做支持。
  我個人認爲,大家可以看你想當年曾國藩如日中天的時候支持李鴻章,當年李鴻章只是他手下一個幕僚,而且不是最出色的,但是曾國藩看到李鴻章比他小几十歲,他認爲要把他的事業繼續延續和保持曾國藩死後他們家20年太平需要支持新人,他就扶持李鴻章,當年推薦李鴻章直接推薦他到上海當第一把手,同時送給他槍,送給他一支最精銳部隊,更重要的是把所有比李鴻章大的官直接列隊相送送李鴻章到上海赴任,這樣的話李鴻章確實最後發達了,而且也支持曾國藩後期的事業。
  所以我剛纔說的不是一種簡單的以德報怨,而是說很多企業家都需要傳承,如果你這個創業團隊確實具備扶持能力的話,不一定你可能成爲Google,或者雅虎讓它支持你,你只要差不多的話,企業家並不是非要在你身上賺多少錢,如果他的事業在你身上有一個傳承的話,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合作機制。
  【主持人】非常好!
  網友(潮水):看到視頻裏劉總的形象也像個大學生,所以我很佩服你,我看過“和諧創業”中的一些內容。
  【主持人】我估計可能看過我們幾個走進百家創業故事會這些企業家訪談的內容。
  網友(潮水):提到了大學生職業化,相信這個也是很多同學的夢想,但如何才能實現呢?我感覺挺難的。
  【主持人】劉總您覺得大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或者說之後儘快的成爲一個職業化的一個創業者。
  【劉 毅】首先我感覺在成爲職業化創業者之前起碼先要學習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基本生存技能我覺得學幾方面知識。
  第一個方面知識是銷售技能,我說銷售技能是大範圍的銷售技能,包括推銷自我的技巧,包括各種營銷技巧的組合。
  第二個是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和一些金融財會知識,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是一些心理學知識,爲什麼我這裏特別強調心理學知識?大學生有時候因爲心理壓力比較大,很多人是獨生子女,合作精神差,如果他學會各種心理知識他會對自己的心態有一個重要調整。我個人認爲凡是心態好的人創業勝率更高一些,所以我認爲大學生創業可能核心要學這些基本技能,這些基本技能不是書本上得來的,而是需要通過社會實踐,通過網絡,通過一切可能達到的手段迅速形成,如果達到這樣一個方式的話不管你是就業,還是創業都有一個很好的基礎平臺。因爲現在的大學生創業80%都不是依賴學校學的各種知識,而是新的各種知識組合。
  【主持人】劉總說的非常好。最近我們國家的人才潛能開發的專家提出來了,實際上人才潛能開發第五個層次就是注重心態的開發和培育。您剛纔也專門提到了,大學生如何要成爲職業化也有一個心態方面的學習和調整的問題,能不能在這一方面以您的心得再具體化一些,就是說應該怎麼樣一種心態對待社會,對待創業和對待這裏面的成與敗。
  【劉 毅】我這裏舉兩個簡單的小例子,一個是我當年在重慶我們做農業投資,走烏江,大家可能都知道像小時候看《突破烏江》,烏江一是特別湍急,二水是碧水,二是它周圍的路都是從山上削下來的路,我當年開車走烏江聽到一首歌,就是叫碧水繞遠上,芳草連着天邊長,人生總會峯迴路轉。
  我個人認爲人的順境就要考慮到逆境,逆境就要考慮到順境,這個絕對不是老生常談,而是說確實要按照這個方向想,因爲今後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一定要把心態,要學會一個自我調解,要參悟,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父親從小教育我,說你這一輩子庸庸碌碌的,不樂於助人,自私自利,也不會早死,可能也活70歲,但是你這一輩子非常樂觀,天天樂於助人可能也能活70歲,這兩個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能自主給你自己這一生髮一筆樂觀的人生獎金,這筆獎金的收益會讓你終身受益,所以我說的第二個,大學生一定要具備一個心態,很多人認爲我幫別人,如果別人不回報怎麼辦?其實我覺得您從這個來講太社會化,我個人認爲如果幫人,你感覺你力所能及,又是你感覺這個人值得幫,應該先幫人,再考慮各方面。因爲事與事都是互動的,所以我感覺你只有走出第一步才能嚐到學習分享的美好收穫,如果你老是怕幫人得不到回報,你總是孤助無力的狀況。
  【主持人】劉總又告訴了我們在這些方面應該怎麼去調整,也是用一些實例來說明這個。
  我們在創業的過程當中對於機會,對於職業化的這些培養,我們一旦具備有的時候,我們在創業過程當中如何對於市場和我們開發的一種方向給一種選擇來做基本的判斷?
  【劉 毅】我覺得應該這麼來講,我覺得大學生到大三要趕緊想出路,千萬不能再傻學了,除非你學習特別好,要不基本上出路壓力會特別大,所以我覺得大三大四這兩年一定要走向社會,哪怕不賺錢都要迅速掌握生存技能,或者就算你吃虧了提前教了學費,也不要等你創業的時候再去教。
  第二個我認爲你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除非你學習特別優秀的,比如能出國,或者掌握核心技術,剩下之外你要想最快改變命運,想活的比周圍人好的話創業是唯一的出路,雖然創業可能面臨很多失敗,但是一旦你挺過去了你的收益會是巨大的,我說這個收益不光是金錢上的收益,往往是精神上的收益,往往後者的精神收益會支持您一生能交很多朋友,能支持你一生,能做一些想達到的目的,比如說你可以給很多人扶貧,或者你可以實現一些環保夢想,或者你實現環遊世界。這一切都是建立第一是你的能力,第二是金錢的掌控能力,第三是資源的掌控能力,第四個你有這個信心,所以從這幾點來說我今天反覆強調一定從大三開始首先要抓緊準備創業,起碼要有創業心態。
  【主持人】由於就業,全社會就業的壓力,還有我們確實很多大學生都意識到創業是我們一生實現自己理想,也包括改變自己面貌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包括財富持有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我們全社會實際上也能夠感知到方方面面都在營造一個有利於創業的環境,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從政府部門,還是從媒體,很多媒體都開闢了創業版,另外有一些企業家單槍匹馬走進大學去做創業的演講,也有一些規模比較大的組織推進這些事情,也包含您這些顧問公司也在幫助創業者在起創業項目孵化的這些作用。
  您的總體評價,現階段這些服務的水平是在一個什麼狀況?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怎麼來整合這些資源能夠產生它更大的效益?
  第三個從我們這方面的扶持資金的角度上來講應該怎麼用會更有效一些?
  【劉 毅】我個人認爲目前創業的知識系統尚處於原始階段,爲什麼我這麼說呢?因爲社會上很多潮流輿論現在可以了,但是更多的輿論是傾向於批判大學生,比如說說大學生這不好,那不好。
  【主持人】不吃苦,老是停留在這些方面。
  【劉 毅】其實大學生我覺得應該這麼評價,大學生除了缺點全是優點,如果這樣理解的話你可能一下想通了。
  我覺得未來三年如果中國要想最大限度改變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最重要一個環節就是要全社會要支持大學生創業,爲什麼這樣說呢?一個大學生最少可以帶動三到五個大學生實現就業,這樣生產自救,這是第一個。
  第二一個大學生創業公司成功會有一百個公司會跟風上來,榜樣力量無窮,你像超女只不過是星星之火,但是一下子形成全國燎原的態勢,所以我認爲現在大學生,你設想一下如果大學生創業一下子出現一百個成功案例,而且成長速度非常快,我覺得全國至少誕生上萬家大學生創業公司,上萬家創業公司最少能解決五萬,十萬大學生就業問題。如果能做到這樣一個程度,各個省就會形成一個正相連接。
  我認爲首先要想大規模推進,第一是輿論先行,要發揮團中央社會主渠道的作用,在各個角度,各個方面要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個寬鬆環境。
  第二個要組織一系列專家對於想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各種,無論是網絡上和一些實時的大學生創業技能的培訓,這裏很多企業家是願意免費培訓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優勢你得利用。
  第三個聯絡一批有能力的企業家,比如聯絡五百人,一千人專門成立一個大學生顧問團,一個企業家支持一兩個大學生創業,我覺得這樣勝率提高了,或者也能夠幫你協調融資,或者幫你指出一些問題所在,我覺得這個都比較適合全球CEO網站這種機構去做。
  第四個像我們這種機構會大幅度幫大學生篩選創業項目,同時再給你推薦一些創業項目,省得你特別盲目,因爲你視野也有限,只知道自己家一畝三分地的事,最重要的一條贏得政府支持,反是比如進入團中央,什麼序列計劃的,我們有專家評定的,是不是創業的時候,比如稅收減免,有各種資金支持,有些是不是可以利用各地大學生創業基金做一些前期的過橋資金的投入,或者專門跟各地的孵化器談好了,是不是有可能再跟各個大學校談好,我覺得如果正向這麼着提供的話,我相信不用超過一年,2006年大學生創業會形成一個嶄新局面。
  【主持人】剛剛劉總說了,我們社會在給創業營造的環境。
  網友(備用CEO):在國家和社會給了我們這麼好的創業環境後我們該如何爲自己創造創業環境?
  【主持人】自己如何去對應,這個小環境怎麼樣讓它形成。
  【劉 毅】我覺得第一個首先還是我剛纔說的先找搭檔,因爲你本來剛創業,最好幾個人合作,千萬不要認爲,我自己一個人做我佔百分之百的股份,其實你有時候佔30%的股份,如果這個市場能做起來收益遠遠大於百分之百的股份,第一是找搭檔,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多學習,不光學習學習基本技能,多瞭解,看哪些項目適合你創業,有些項目再好可能不適合你創業。
  第三個你分析如果你想創業還缺乏那些關鍵資源,是資金?是項目?是場地?還是客戶來源?還是什麼什麼?這些看採取哪些渠道能補充,如果你不行的話,你的親朋好友,或者你的父母他能幫你組成,所以你一定要想好了再做。
  第三條完全可以利用大學最後兩年搭造各種創業環境,這樣你這兩年搭造完了可能大學畢業一創業就水到渠成了,而不是倉促上陣。
  【主持人】劉總在輔導學生創業,同時也對大學生創業也有很多的觀察,剛纔講都是從正向的角度給我們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機會,方方面面做了一些分析。能不能給我們就哪一兩個案例,來分析一下大學生在抓住機會方面,如果有一些比較嚴重失缺的話,或者方法不是很正確,一些失敗的案例能不能給我們有所分析?
  【劉 毅】因爲我們看了很多大學生創業的案例,因爲可能涉及到了,無一例外95%都是死了,但是可能爲了這些人繼續創業,我這裏不點名,或者不點公司了,但是它這裏有幾個共同性。
  第一是信用機制比較差,很多大學生不講信用,這樣說好的事不做,或者答應好的事不履行,如果這樣的話他起碼先輸了一半,這是第一個。
  信用機制是我們倡導最重要的機制,中國大學生要想今後能走向社會和跟國際對接,首先要建立很好的信用機制,像我的老師侯成先生他一直倡導,在大學生裏邊倡導有中國特色的信用機制。
  【主持人】這個中國特色的信用機制能不能再細化一點。
  【劉 毅】中國特色的信用機制我認爲是這樣,因爲中國人尤其在很多裏頭信用機制剛初次建立,比如像現在的信用紀錄開始全國聯網了,如果你要過去信用記錄好你大學生畢業你就可以貸款買房,如果你信用機制不好的話,你大學生畢業就不能貸款買房,很多大學生不注重這種細節,大學生現在本身享受了各種貸款,很多人不注意,就認爲不還也沒有問題,如何如何,反正你也找不着我,我告訴你未來三年這種威力就實現了,你到時候後悔來不及,比如最簡單,咱先不說創業,你今後想貸款買房買車沒戲,因爲你的信用紀錄差了,哪怕你有一個污點你信用紀錄也差,所以我認爲,因爲中國的信用機制跟國外最不同是中國剛剛建立信用機制,所以過去人都沒有信用意識,要不就是哥倆好,拍胸脯,吃喝就忘了,我認爲什麼叫中國特色信用機制,第一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兌現,你在說話之前,如果你有能力兌現你就要努力的遵守,就是最後遵守不了,你也告知哪些原因導致你,看能不能有改正的可能。所以我覺得第一個就是信用機制。
  第二個我認爲現在比較差的就是合作機制,就是不愛合作,都是老子天下第一,各方面不虛心別人給他指出缺點,我覺得這樣他這個項目很難成功,想當然。這是第二個。
  比如韋爾奇,摩托羅拉,可口可樂,你想全球有幾個,大家應該更注重細節,更注重小事,沒準你把你們家旁邊的一個小吃店,或者一個什麼乾洗店,你好好研究人家經商之道,那獲得的收益要遠遠大於韋爾奇給你帶來的收益。這是第二個,就是學會合作。
  第三個學會找項目,尤其是找適合自己的項目。大學生很多都不想,要不就是匆忙創業,沒有人催你,他就自我創業。要不就是,整個來說這個項目可能適合別人,不適合你,他沒有考慮到這個項目上的必要條件,這都沒有考慮到,所以我認爲目前大學生創業失敗機率多的原因最重要不是資金問題,而是我剛纔說的這三點,信用,合作和這個項目適合不適合。
  【主持人】劉總說的好。還有一條作爲大學生來講,我們剛剛討論了,基本上把參加工作這種,就業跟創業做了一定的區別來討論,如果作爲一個大學生來講他面臨着畢業,走向社會,對於創業和就業的這種機會它在做選擇的時候,他應該怎麼來判斷自己是適合做創業,還是適合去就業呢?有沒有一些經驗性的東西?
  【劉 毅】我鼓勵年輕朋友,有機會,不管是大學畢業以後創業,還是30歲創業,還是40歲創業,儘量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中國太缺乏企業家,而不是缺少打工者,尤其對於大學生高知識層次的階層,農民都想自己做一個買賣,你大學生爲什麼非敢於打工呢?但是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首先要有創業教育和創業意識,這樣你準備好了以後時間一到不管是大學剛畢業,還是大學期間,還是就業五年以後,十年以後都是會終身受益的。
  網友(新不窮):我是一位貧困生,我是很少來上網的,但是把網費投資在看這些上還是值得的,很多跟我同命運的人要創業就等於要白手起家,我相信我們有很多優勢,能否給於指點一下?
  【主持人】他潛在詞也有很多劣勢。
  【劉 毅】我覺得是這樣,我覺得中國的大學生應該聚集了很多精英分子,因爲你想想很多考不上大學的人自己去打工去了,完了上大學的都是精英分子,這裏頭有相當一批人家境是很好的,或者有各種人脈關係,所以我覺得如果家境不算太好的,但是你有一技之長,比如你有領導能力,你有一個核心的技術,或者你擅長溝通,或者你擅長推廣,你都可以跟人合作進行創業,而不是說非要什麼事都是自己一個人幹,或者全找一批窮哥們,一樣的貧困生,這樣白手起家,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可以,爲什麼不能重新搭建一個平臺呢?其實很多大學同學都是平等的,起碼在心態上是平等的,而且這些同學很可能都成爲終身的朋友,所以沒必要認爲誰家庭富,就認爲他們肯定是爲富不仁,非排斥他如何,完全可以在創業裏頭形成一個搭檔。
  【主持人】就是說雖然自己貧困,也不要認爲富裕的學生他就跟我們走不到一起,成爲搭檔也可能他有資金的優勢,我們有項目,或者智慧,或者人力的這種優勢,都可以組合起來。
  我能感覺到劉總很注重大學生,實際上同學是一種很好的淵源組合,在創業團隊上如果能夠成爲團隊的話應該說是要比到社會上臨時去組合要更容易成功和和諧。我感覺你在傳播這方面的意思。實際上我能理解,劉總也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這六年來也做了數千個項目,您創業成功的真諦能不能拿出來跟我們分享一下。
  【劉 毅】我覺得創業成功就如同很多人問張瑞敏似的,海爾爲什麼能夠成功?其實我認爲創業成功一個道理,是你把各個細節都做的更好一點,這樣勝率就更高一點,就如同做遊戲一樣,你勝率比別人更高你就有機會笑到最後,這是一個。
  二是很多人認爲大學要不就睡覺,要不就玩,其實我認爲不一定都要勤工儉學。但是你完全可以在大學期間,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去你周圍各個大學,去聽各種所謂大師過來的講課,或者參加各種社團,往往會交不同的朋友,你就記清楚了,如果你越具備活躍性,而且越是交往朋友越多,一是你今後成功機率越高,二是未來20年都是同學掌握天下,因爲你的人脈決定這一切的勝負,所以你看看在美國,爲什麼都是斯坦福大學的,都是哈佛,像中國爲什麼都是北大清華的,它都形成一個整個人脈傳承。同學在最無產階級的時候交下來的友誼是最真諦的。
  【主持人】在我們節目結束之前請劉總給我們青少年給予一個創業的寄語。
  【劉 毅】我認爲創業這一塊可能要記住這樣幾個字,第一是要堅持、第二要勇於實踐、第三是要善於學習、第四個是不怕失敗。
     【主持人】要堅持,勇於實踐,善於學習,不怕失敗,好,謝謝劉總,也謝謝網友們!
TAGS:劉毅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