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實踐日記

學識都 人氣:1.02W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關係的精彩描述。《數學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教學要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爲此,我校數學老師開始了學生寫數學日記的嘗試。可是令老師叫苦的是,學生每天的日記總是同一個模式似的。例如:一年級某學生一週的數學小日記如下:

數學實踐日記

今天媽媽買了4個蘋果,爸爸又買了3個,一共有幾個?(10月25日)

今天我同桌買了2塊橡皮,我買了1塊,一共有幾塊?(10月26日)

今天我吃了5顆糖,還吃了一根冰棍,一共吃了多少?(10月27日)

今天我做了4道數學,又做了3件好事,一共做了多少?(10月28日)

似乎是爲了寫日記而編日記,變相爲編應用題。更叫你煞費苦心精心批改的一篇篇日記發到學生手中,竟如飄絮入水,激不起一點漣漪。於是,老師的批改勞而無功,學生的數學日記成了一種應付,一種形式。數學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有力工具;數學是一種語言;數學是現實的數學,數學教育應該源於現實,寓於現實,用於現實;數學是數學化的結果,數學教育應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我們要學生寫數學日記就是要學生學會並且善於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可現實中爲什麼學生的數學日記會變相爲單純的編應用題呢?究其原因何在?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並提出三點策略。

一、影響學生聯繫生活的三大因素:

1、教學方法上:教師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學習慣、教學程式、思維方式教學,不管所教學的對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教師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於學生,意圖在教學的流水線上生產出符合考試規格的“產品”。記得一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在辦公室與一位學生有這樣的一段對話:師:昨天我們學了20以內數的加法,老師是叫你們回去寫一篇用加法計算的數學日記,你再去寫一篇,好嗎?學生非常乖地點頭。其實學生的日記上是這樣寫的:今天媽媽對爸爸說,你不要再抽菸了,一小時抽了5支菸,傷身體的。不是寫得很好呀,這裏的數字不是表明爸爸抽菸次數太頻繁了,不就是來源於生活的數學問題嗎?在老師心目中怎樣是數學日記,一定要可以用算式計算纔是嗎?那還不如直接叫學生編應用題更明確些,何必用日記來含糊呢。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記日記的是孩子,在他們的思維裏那就是數學日記,有什麼不對呢?試想:學生是孩子,教師是成人,他們怎麼能夠走進教師的思維世界,成爲教師思維的代言人?

2、教師角色上:對於學生來說,教師比他們有更多的知識。因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就成了權威。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也把自己當作至高無上的權威,“我講你聽,我問你答,一切以我爲中心”,那麼這樣會更加拉大師生的距離,大大挫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會矇住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眼睛,也難怪他們會懶懶地複製前一天的日記,會給你看一些形式的、枯燥的日記,這一些都是你老師要以自己爲中心,孩子能不服從嗎?

3、教學側重上:傳統的教學中,學生成爲教師的附庸。教學由此變成了一種單純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的腦袋當成儲存知識的容器一一“灌進去、儲存住、倒出來”。直接導致學生體驗生活不夠,關注生活的機會少,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能力低,最終學生學習的數學遠離生活,使學生的數學學習世界就像一潭死水,他只能呆板地重複着你灌輸給他的那點死死的知識。

二、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的三點策略:

正確引導學生寫數學日記是使數學教學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而且數學日記還能爲課堂學習提供有趣、豐富的數學生活情景。爲此,我們要發揮數學日記的真實功能,正視自己,珍視學生,真正做到在乎學生,做到教學民主,給每個學生在拐點處指明方向,在阻塞處清除障礙,在昏暗處透進一線亮光,在空白處播上幾點嫩綠…你就會看到數學日記爲教學放出的彩光。

1、在乎學生腦海裏“數學日記”這個概念。

如今,參加過新課程培訓的老師,大部分教師在嘗試着培養學生養成寫數學日記的習慣,以便看到一點改革效果。可是在實施中,老師看到的是學生天天覆制的作品,是多麼枯燥的編應用題,數學日記“變質”了,這是爲什麼?是什麼使學生禁錮了自己生活實際的大門。可能問題就出在教師身上。這時,我們不妨來聽一段孩子與媽媽的對話:

媽媽:今天什麼作業?

孩子:…數學寫一篇日記。

媽媽:數學日記怎麼寫?

孩子:就像以前編應用題一樣。

媽媽:那,就叫編應用題吧。

孩子:有點不一樣,開頭要寫時間、天氣呢?

以上這段學生與家長的對話告訴我們,學生腦海中的數學日記就是編應用題。再聯繫前面辦公室裏教師與學生的一段話,難道要反思的不是老師嗎?我們要正視自己,珍視學生,在乎學生自己腦海中對數學日記那個非常不穩定不清晰的概念。對他們樂於真實、善於發現、敢於表現的思緒要加以認可、甚至鼓勵,從而使他們敢寫、會寫、願寫,產生一種去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熱情。學生可能會寫較多類似於應用題的日記,我們作爲與學生共同研討的一員,不能對學生這種傾向加以指責,要把這種傾向作爲一種教學時機。可以將趣味、生動、真實的日記像語文作文一樣當範文印發給大家學習。一段時間後,學生會知道如何到生活中去發現數學問題。

2、在乎學生課堂上的學習資源。

在學生日記本中經常會有我們課堂上可以利用的'絕妙資源。只要我們有旺盛的精力,滿腔的熱情,敏捷的才思,只要我們堅信:“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要從心底裏在乎學生的日記,堅信“爛泥坑中有黃金”,用審美的眼光,全神貫注,尋找亮點,常能得到一些意外的驚喜。例如,在學習《年、月、日》這一知識前,我看到有位學生寫了這樣一篇日記:“今天,我碰到一道怪題:小明今年7歲,但只過了兩個生日,小明是( )年( )月( )日出生的。真奇怪,小明今年7歲,應該過7個生日纔對,是不是小明家裏太窮了?還是小明的爸爸媽媽不疼小明?”

在教學《年、月、日》的認識時,我就用這篇日記來導入新課。一些學生被難住了,另一些同學積極思考,思維非常活躍。通過這樣創設問題情境,造成懸念引入新課,不僅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爲學習閏年的知識作好了鋪墊。

從上述的片段中,不難看出,教師要有敏捷的才思,隨時抓住機遇恰當地把學生的日記納入課堂豐富學習資源,可以在學生思緒的陰暗處點亮火把,從此,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3、在乎學生的在乎。

記得我班有一個成績不是很優秀的學生,有一次我只給他寫了批改日期沒寫評語,在評講課上主動站出來說:“老師,你還沒有給我寫評語。”當時由於時間關係,我讓他坐下去,說等到下課後再補。可是下課了,我就匆匆離開教室,此事被擱置一邊,再也沒提。該生非常失望和懊惱,從此失去了寫日記的興趣。過後,我自己進行了反思,單說他對老師評語的“在乎”,我就覺得,應該大大肯定和讚許一番纔是。可是,我卻漠然置之,這是多麼大的失策啊!“沒在意”和忽視了學生的“在乎”,或許是因爲教師本身的粗心,可是,還有一些教師對此採取了否定、批評甚至嗤之以鼻的態度,這就值得我們引以爲戒了。對於學生的“在乎”,我們應該“報桃以李”,還以一種更爲“在乎”的態度。

蘇霍姆林斯基說:“熱烈的學習願望是一種首先的和政治的情感,培養這種情感首先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數學日記讓數學生活化,拓展了學生的數學眼界,培養了他們運用數學的意識,增強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數學日記也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樑,更有助於培養學生自我反省和評價能力,願數學日記成爲每位數學老師教學的好方法、好幫手。

TAGS:數學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