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民情日記

學識都 人氣:2.44W

2月20日 晴轉陰

駐村工作民情日記

清晨,村支書張吉江急匆匆的趕到村裏大隊部我們的住處,告訴我村裏昨天晚上發生了一起煤氣中毒事故,一對剛結婚四個月的年輕夫婦不幸在家中煤氣中毒,婦女當場死亡,男子送去醫院搶救。得知這一消息,我帶領工作組成員直奔死者家中進行慰問。看到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逝去,我的心裏特別難受,爲她24歲如花的年輕生命的隕落感到深深地惋惜。但是,我更擔憂的是村民生火取暖的安全問題。擔心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從死者家回來,我馬上安排工作組其他成員針對農村生火取暖容易發生煤氣中毒的情況,蒐集相關的煤氣中毒的預防常識,準備在村裏的公告欄中張貼,並且打印出來發放到每戶村民手上,對村民宣傳預防煤氣中毒以及搶救的措施,防止這樣的慘劇再次發生。

2月23日 晴

今天上午我帶領工作組成員到村裏孩子上學的“五王莊中心小學”進行走訪。與該校的丁校長和教務主任進行了座談。瞭解了學校目前的年級設置、師資力量以及生源情況。得知該校的硬件設施比較薄弱,師資隊伍年齡老化,學生生源不足,僅有一百多名學生在該校就讀。農村的孩子何時才能像城裏的孩子一樣受到良好的教育呀?農村真是我們每個領導幹部都應該幫扶的對象。

晚上,村裏要召開兩委會,我和工作組其他成員列席了該次會議,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關於水電費收取以及村機動用地承包問題。兩委會的'同志都積極發言,場面很激烈,可是總是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並被村民所接受。最後,我希望村裏今後的事務也像今天一樣能夠先在黨員和村民代表中討論形成決議,並做好會議紀要,隨後在公告欄公示,向村民公開。能爲村裏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心裏感到特別高興。此時,我又想起我們的工作要求,更深刻的感受到我們此次入村開展工作的重要性。農村的村務公開制度已經提了很長時間了,但真正做到村務公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應該一步一步把村務透明化,議政日常化,讓老百姓真正享有知情權。

3月2日 晴

今天上午我帶領工作組成員來到了胡白莊村北邊一戶農民張吉鵬的大棚和他一起幹農活。這個大棚種植的都是綠油油的茴香,我們三個人分好工,一個人在茴香地裏拔除雜草,一個人給茴香澆水,我和張吉鵬同志一起拔長成的茴香。大棚裏溼度很高,剛進大棚眼睛就什麼也看不到了,用眼鏡布擦一下眼鏡,一擡頭碰到大棚的支撐上,汗水和露水混在一起灑落在頭上。快到中午了,我們才一起走出了大棚。一上午蹲着拔茴香雙腿都麻了,但我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在和農民一起勞動的同時,我們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加深了和村民之間的友情。通過交談,我瞭解到菜農很辛苦,一年四季都在忙碌,很少有時間閒下來,常年累積下來,都落下了一身的病,特別是腰和膝關節疾病。我們應該從健康方面多關注和幫扶農民,國家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我希望國家還能從農民的職業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

3月6日 晴

今天我們在村主任張廣如同志的陪同下走訪了兩戶村民,我們先來到了已是七十多歲高齡的張吉安老人家。張吉安老人是2002年青縣縣政府首批授予‘“德化模範”稱號的先進代表。老人對村裏的道路義務進行維修,路上有坑了,自己拉土把坑墊上;早上天還沒亮就起來清除路上的垃圾,使村裏的道路保持整潔,老人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之後,我們又來到了老支書張國亮家,看望他已是80多歲高齡的老母親。老太太因爲腦血栓癱瘓在牀四年了,她的兒子們做生意長期在外,一直都是由兒媳們伺候,妯娌們和睦相處,孝順老人,老人精神矍鑠,交談時說自己現在心情非常好,吃嘛嘛香,都是靠了媳婦們的照顧。

走訪的這兩戶家庭都使我們的內心受到了震撼,青縣胡白莊村一直保持着尊老愛幼,互敬互愛的傳統美德,涌現了這麼多的好人好事。農村和城市相比,生活條件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民風卻是淳樸的。青縣電視臺推出了近十年的“德化人生”欄目,一直致力於挖掘縣裏的道德模範,鼓舞青縣人民像他們學習。我們全社會應該向青縣學習,挖掘全社會的道德模範,促進我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4月27日 星期三 晴

六裏坪鎮孫家灣村是我局“三萬”活動的駐點村。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今天機關全體幹部職工參加在孫家灣小學舉行的“三萬”活動貼民心、訪民情、解民困結對幫扶儀式。

上午10:30分左右,簡短的結對幫扶儀式結束後,副局長羅榮宣佈了機關幹部結對幫扶的學生名單。我結對的學生叫王詩嘉,家住孫家灣村十三組,今年10歲,在孫家灣小學上四年級。父親王興國長年在貴州打工,由母親王小菊和奶奶監護。上午,王詩嘉的母親和她上學前班的弟弟王文靖也參加了活動儀式。10:40分,我和副局長汪敬清同志一道與學生家長帶着王詩嘉姐弟倆,頂着炎炎烈日,向他們家裏走去。一路上,我們邊走邊詢問姐弟倆的學習、生活情況,學生家長和姐弟倆非常高興的應答着。走了20多分鐘,我們來到王文靖的家裏。

孩子的奶奶跟他們居住,老人家見來客人了,非常高興地把我們迎進了家門。王家有3間磚瓦房,家裏陳設比較簡陋。屋裏有臺電冰箱和摩托車。家裏有耕地近2畝,200顆桔子樹。家裏的經濟收入主要靠丈夫王興國在外打工和賣桔子,年收入在25000元左右。由於全家有5口人,2個孩子上學,經濟條件在當地一般。

在問過了家裏的情況後,我和副局長汪敬清向她們宣講了與農民息息相關的強農惠農政策,尤其是對農民負擔政策、良種補貼、退耕還林政策、農機具補貼及家電下鄉等政策進行了詳細講解。當我們問到黨的強農惠農政策是否落實時,王小菊感慨萬千:“真是感謝黨,感謝政府!讓我們種田不交稅、孩子上學不要費,還有這補那補,政策實在是太好了,我們家裏的困難只是一時的,日子將會越來越好!”我們又問道:“在生產生活上有什麼需要幫助解決的?” 她反映了三個問題:一是農村信貸手續複雜,建議簡化手續;二是農村衛生醫療點佈局少,農民看病較遠。建議儘快回覆村衛生室;三是組裏的堰塘垮了幾年,沒有人管,導致農民只能靠天吃飯。希望我們能夠幫忙想想辦法。對王小菊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我們都一一記錄下來。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我們也給王小菊提出了幾點想法。一是要從學習、思想、生活等方面多關心兩個孩子,使他們健康快樂成長;二是多搞一些家庭副業,如養豬、養雞,增加家庭收入;三是家裏衛生要多打掃,爲孩子營造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王小菊連連表示接受建議。

不知不覺,我們談了一個多小時。王小菊挽留我們吃飯,我們婉言謝絕了。臨行前,王小菊依依不捨,握住我們的手說“下次再來啊!”。讓我們感到了農民的樸實。副局長汪敬清還塞給她200元錢,叮囑她給孩子多買點好吃的東西。

回來的路上,我和副局長汪敬清進行了交流。通過這次“三萬”活動在農村所見所聞,並與農民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的交談,親切地感受黨和國家“三農”政策的優越性和農村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感受到國家“三農”舞臺前途廣闊,責任重大。

TAGS:民情 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