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民情日記集錦

學識都 人氣:2.21W

第1則:潤物細無聲

城管民情日記集錦

4月11日,陽光明媚。不知何故?也許就是緣份。上班的時候,我突然想起要了解一下幫扶對子徐偉的近況,當我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機拔通徐偉姑父的電話時,得知徐偉昨晚睡覺時不慎從牀上摔了下來,到醫院照片無大礙就去上學了。當時, 我心裏就“咯瞪”了一下,有一種莫名的心痛,想看望徐偉的想法更爲迫切,於是叫上司機,來到了零陵七中—徐偉就讀的學校。當我見到徐偉安然無恙時,心裏寬鬆了許多。中午邀他一起吃飯,閒談中,當得知他兩天才能吃上一次暈菜時,我恨不得將飯桌上所有的雞肉都舀到他的飯碗裏。臨別時,我給了他200元零用錢,並囑咐他:“一定要加強營養,別虧待了自己, 眼下,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想吃什麼就給我打電話,錢的問題你不用擔心,我和我家屬已經商量好了,只要你肯讀,我就一定送你到大學畢業。”

和煦的春風撩起了我衣裳,我的思緒又彷彿回到了徐偉的家中。徐偉是個苦命的孩子,七歲時父親患病離他而去,母親改嫁,隨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家中房子也快要倒了,現借住在鄰居家中,想起他的家境,真叫人揪心啊!

第2則:愛灑鄉村學子

4月11日,星期三。今天是我承諾給幫扶對象羅媛媛--就讀於湖南科技大學寄錢的日子,可我上午有個會議,看來只有請別人幫我匯款了。事情還要回到10天前,當我來到幫扶結對對子--零陵區梳子鋪鄉俄公壩村羅媛媛家裏時,其母蔣文玉抽泣着對我說:“要不是爲了孩子,我自己都不想活了。女兒很懂事,生活費每天只花幾塊錢,聽說我出了車禍,她說要輟學回來照顧我。她父親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我也因交通事故無法從事正常勞動,她的弟弟才十一、二歲,因受到他父親離家出走的影響至今輟學在家”。“讓孩子安心讀書,家裏的困難有我們呢”。我安慰她說。 蔣文玉此刻停了停,說:“家裏出了這麼多事,我自己苦點累點不算什麼,光女兒的學費每年就要7000多元,就怕耽誤了孩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想起當年的求學的情景的確不容易!能吃飽飯是我當時最大的幸福,有一件新衣服是我當時最大的奢望,有五塊錢的零花錢是我當時最大的.榮光,是黨和人民教育培養了我,一路走來,求學路上最難忘。我當即與結對的另外兩名同志商量:“羅媛媛還有兩年半的大學生涯,我每月出200元,何惠家裏條件好一點,你也每月出200元,黃志勇你每月出100元行了。你們有什麼困難沒有?”“沒有!”他們的表態堅定了我的決心,一諾三年呀!當即我就要來了電話並撥通了羅媛媛的手機,告訴她:“安心學習,從今天起,我和另外一個叔叔還有一個阿姨每月負責你500元的生活費,你要學好本領,將來報效國家,有機會我們再來看望你,你也要抽空回來看看你年邁的奶奶和你可敬可愛的母親,你弟弟輟學的問題,我們立即想辦法讓他回到學校,你放心學習好了!”“你們一來,我心裏踏實多了,我的媛媛真是遇到貴人了”羅媛媛的母親感慨地說。

第3則:賞“龍家大院”

“南有新田”,新田有“龍家大院”。

一次偶然的機會,很幸運走進了這家古院落。這裏的古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外有層巒疊嶂之奇,內有平正寬坦之地”,“村連幽徑拖青黛,門瞰羣山擁翠微”。置身其中,青山綠水,心曠神怡,感懷歷史,感受龍家大院的文明和永州的文化。

源遠流長的歷史

龍家大院,位於湖南省新田縣梘頭鎮黑咀嶺村,距離縣城14公里,因全村皆爲龍姓,故稱爲龍家大院。地因人而聞名,人因功而流芳。該院的由來,源於東漢建武年間零陵郡太守龍伯高。伯高公在郡四年,廣施仁政,法德兼治,勤政爲公,“甚有治效”。逝後修祠憑弔。大約在宋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兵荒馬亂,其公墓守墓人後裔從零陵司馬塘遷於此地,至今約900多年的歷史。清道光年間(1840-1850年),先祖龍雲滄以兩畝薄田起家,不斷擴建。到了清代,由龍氏後裔龍吟(又名龍啓葆)繼續擴建,基本建成龍家大院現在的規模。龍氏家族歷來都非常重視培養後代讀書寫字。民國時期新田縣培養了第一個北大學生,就是龍氏後裔----龍嶽,他曾與李大釗一同參加過“五四”運動。1934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團長王震、政委蕭克率部隊經過他家時,還給他們留下了德國不萊梅公司出產的美最時牌馬燈——國家的三級珍貴文物。這歷史的記憶和革命的足跡透射出永州的紅色文化。

風格獨特的建築

這個民宅座落在大觀嶺中段半山腰,佈局基本上呈扇形排列在一個約三畝的月塘周圍,整個座向坤方艮向即坐東南朝西北,左擁龍山,右抱和嶺。特殊的坐向和地理位置,使龍家大院冬暖夏涼,是一個避署的勝地。“三堂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棟”房舍規模龐大,氣勢磅礴,屋與屋相連,路與路相通,“晴不曝日,雨不溼鞋”。整個屋舍一律的青磚黛瓦,亭臺樓閣,飛檐翹角,古樸典雅,讓來賓呼吸着衚衕文化的氣息感受明清時建築設計師的博學多才。而異彩紛呈的牆頭彩繪更讓人沉醉。日神、月神、還有御書、福字、兵書寶劍等等,微妙微肖,一如走進了藝術聖殿的敦煌看燦爛文明的壁畫。以徽雕工藝透雕的花鳥果蔬、蟲魚瑞獸,栩栩如生。木雕的窗櫺窗花透析着龍氏的靈氣和心智,被譽爲木雕的極品。龍鳳呈祥、龍魚同遊等石雕折射出他們生活的安定與祥和,更是令人歎爲觀止。透過風格迥異的遊廊、繡樓、石墩,感受宅民生活的悠然自得。更有民風沛然的路燈窗,每到晚上放上一盞油燈,既照亮了自己,更照亮了路人。

龍家大院古建築羣,歷經時光,越老越光芒;歷經歲月,越久越魅力。遠望,宛如一幅意境深遠的水墨畫,或濃或淡或滄桑或單調;走近,有如踩着古老的石板路,邂逅了久違的南方老朋友。

厚重而恬淡的文化

龍家大院不僅以風格迥異的建築特色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贏得“中國最美的古鄉村”的讚譽,同時整個大院裏完好保存着書體多樣的128幅明清時的對聯,有着“對聯之村”、“書法之村”的雅稱,吸引着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訪古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