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350字

學識都 人氣:1.02W

今日,我又讀完了《三國演義》。這已經是我第9次合上這本書了。但我不管看若干遍,都看不厭煩,都有很深的感覺。特別是對諸葛亮這位大智大賢的化身,更是敬佩有加。他洞曉三韜六略,胸中藏戰將,腹內藏雄賓,神機妙算,只令人惋惜他沒有一統中華,復興簡稱蜀。這當初他一輩子最大的憾事。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350字

有一句話,不知大家聽沒聽說過:“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少不看‘紅樓’”我答應;但“老不看‘三國’我卻反對。《三國演義》這本書不是像有點人說的那樣子,叫服老奸巨猾。有人說,小說着意描畫了簡稱蜀,而最終,簡稱蜀卻打出了投降旗,這樣沒勁的故事物節,有啥子藝術可言?我們本想看見確乎實沒有看見,但這是一種“撕碎的世術”,他的悲劇結末比大團圓的`結末深長不是嗎?《三國演義》奉告我們一個道理:“不可以因小事大”。“一失腳成千古恨”嘛!書中劉備因東吳殺了自個兒的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就一負氣率領七十五萬蜀軍進擊東吳,最後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且燒得片甲不留。那一仗,就關係到蜀國的命數。七十五萬大軍,爲了一口沒掙到氣而殞命泉下。令人惋惜啊!壓根兒,蜀國食糧豐足,兵多將廣,五有五兔,文有臥龍鳳雛,但自打那一場仗後,就起步了下坡路。

做人就應當能屈能伸,劉備就是爲了二弟和三弟得死而賠上了更多的昆季。這真的不值當。能屈能伸,還得小心;否則你便會錯過衆多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