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駱駝祥子》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5.03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駱駝祥子》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駱駝祥子》讀後感

讀《駱駝祥子》讀後感1

當我合上《駱駝祥子》的那一刻,腦海中浮現了祥子剛拉車是的情形,是那麼自信,那麼不甘示弱,但一切轉眼即逝。現在的祥子渾渾噩噩,再也沒有往日的熱情,他不再是“車迷”了,他已經麻木不堪了。

祥子從希望走向了失望直至絕望。開始他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爲此他不怕苦與累,不論是烈日炎炎還是颳風下雨,他都堅持拉車。因爲他在爲這個信念奔波着。我想,當一個人擁有理想併爲之拼搏時,生活纔會充滿色彩。貝多芬儘管耳聾,儘管疾病纏身,爲了音樂,爲了夢想,他依然堅持創作。在夜以繼日的努力中,他譜寫了世間最美妙的樂章,也譜寫了自己壯美的一生。同樣,帶妹求學十二年的大學生洪戰輝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絕不氣餒,永不言棄,支撐他如此做的就是一個信念——自強自立。正是這樣,他的生活纔會逐漸雲開霧散。

然而暴風雨過後的祥子徹底崩潰了,他不會在颳風下雨是繼續拉車,他會在家歇幾天,終日抽菸,喝酒,他迷惘了。這樣一來,手中的錢也所剩無幾了。於是他開始借錢,他學會欠債不還,久而久之,他成了無賴,十惡不赦 。我不忍心眼睜睜地看着祥子墮落。如果他能像愚公那樣,爲實現志向敢於迎難而上,鍥而不捨,即使受了嘲諷也不退縮;如果他能像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樣,雙目失明後在黑暗與孤獨的折磨中,不屈服,身殘志堅,與命運挑戰。如果他能像司馬遷那樣,儘管屢遭挫折,還是一往無前地拼搏,爭取得到成功……祥子,你是可以做到的。爲什麼,你停止向前呢?要強的你到哪裏去了?處處努力的你又在何方?

祥子開始是一頭任勞任怨的牛,他只求拉車,只求買車。對於生活的其他方面,他總顯得順其自然,逆來順受,甚至任人擺佈。可是隨着世事的變遷,他的生活方向開始轉移,他對一切顯得隨心所欲,他成了一頭懶散的牛。他只知一味的享受,不知辛勤地耕耘。

我們要擁有祥子剛拉車時的那股拼勁,同時我們要以祥子後來的狀況爲借鑑,學會做生活的強者,揚起奮進的風帆,在人生的旅途中乘風破浪,駛進成功的彼岸。

讀《駱駝祥子》讀後感2

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是一部沉澱的歷史,默默敘述着一個故事。與此同時,也反映了自己所處時期真正的歷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社會同樣孕育一類人。

《駱駝祥子》爲我們呈現了一個要強懷夢的車伕經歷的興衰歷史,最終淪爲了一個墮落自私的末路鬼。這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在於那個黑暗世道下所經歷的天災人禍也許會有不同,必然就是沒有人能擺脫沉淪的局面。最初的祥子多麼耐苦忠厚,他不奢望有榮華富貴,不奢望守株就能夠捉到兔,他只想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自食其力,娶上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就是這麼小的平凡的願望,最終還是變成幻影,石沉大海。我感到憤憤不平,爲什麼他有夢想,也爲之付諸行動,可是上天還是一次一次打擊他!?他比故事中的所有人都拼命,可是命運的枷鎖牢牢地震懾住他,憑什麼!憑什麼!我痛恨將祥子連車帶人抓走的兵,他們是如此的蠻橫跋扈,強搶強擄,可憐的祥子用血汗籌集三年的車沒了!這只是一遭,奸詐的孫偵探又威脅祥子交出了他最後的積蓄。而後虎妞欺騙祥子娶她,她可謂人如其名,長的虎頭虎腦,可是他得爲自己的錯誤負責只能委屈求全。好吃懶做又迷信的虎妞後來難產,死了,他只得賣了剛買的車安葬。一次又一次的痛楚,他往肚裏咽,可他還決定在做一個上進的祥子,只要他愛的小福子和他一起生活。得知小福子自殺後他再也承受不住生命中的痛,最後的希望及善良的本性全然泯滅。既然努力沒用,再努力掙錢也只是等別人來掏儘自己的兜囊,那爲何還要拼命?不如坐等享樂,沉迷於吃喝玩樂。

雖然造成祥子這出悲劇的編劇是那個陰暗的社會,但導演依然是他自己。他雖然健壯忠厚,但他是自私且無腦的,無論是在曹宅丟錢後想着偷回幾樣東西補償,還是拒絕曹媽爲他設想的生錢之路生怕丟了錢,還是在他丟車之後搶別的車伕的買賣及至最後他的淪陷,無一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推翻這個吃人的社會,只有人們都認清現實成了羣打成陣才行,而自私是當時社會人們致命的弱點。

我慶幸我處於21世紀,自然沒有吃人的制度,所有的努力都能化爲成功,而我們比祥子多一份幸運,多一份知識,少一份拮据,少一份挫折,自然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應比祥子多一份努力,譜寫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詩!

讀《駱駝祥子》讀後感3

記憶中彷彿是從《趵突泉》開始知道老舍的,然而,真正算是對老舍有所瞭解的應是從讀他的《駱駝祥子》開始的。而開始讀這部小說則是在六年前。如今,重新回憶它,雖不能說是通篇記得,但有些情節卻是深記不忘。

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中,人力車伕是一個屢見不鮮的形象。魯迅、葉聖陶等大家都寫過。甚至外國文學家,像屠格涅夫也寫過。但能像老舍這樣發費衆多筆墨和時間,如此廢心思來寫的,卻是鳳毛麟角,少之有少了。

故事講的'是生活在北平底層的人力車伕祥子的生活遭際。但與別的作家極力讚美人力車伕品格高尚或生活遭際之艱難不同的是老舍這些題材的束縛,寫了祥子最終無路可走的墮落,也反應出了舊社會罪惡的烙印。前者是作者的表現形式,後者纔是老舍所要表達的主題。祥子的遭際代表了那個時代那個社會所有的人力車伕,甚至是所有的靠苦力來維持生計的底層勞動人民在那個社會的艱難生存。環境不能決定人的一生的命運,但客觀上卻能影響人的意志。祥子的墮落證明了這點。

故事發生在舊北京,祥子本來也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他拼命苦幹,爲的只是開一家車廠來發財致富。但可悲的是生意剛有所起色,他就被抓去了軍營,一切成了煙光炮影。他千方百計逃了出來,順手牽羊牽了三匹駱駝。但還是虧了許多。接下來的日子,祥子常由於憂勞成疾而三歇五停的,幹不了活。不得已他到劉四爺的廠去當車伕,劉四的女兒虎妞愛上了他,並不惜爲了嫁他與父親劉四爺鬧疆,而後他們結了婚,在外面找了房子,住了下來,靠着虎妞私下攢的一些錢勉強過活着。但過得不久,虎妞因難產而死去了。祥子陷入了哀痛之中,不得自拔。接下來又因於小福子的死,祥子終於失去了人生的最後一絲牽絆,徹底的淪落了,成爲一個沒有自我和靈魂的軀殼。固然,人力車伕是那個時代底層的縮影,他們的耐勞精神是人們應該讚許和學習的,但老舍能透過人力車伕祥子的墮落,寫出那個社會的黑暗和罪惡,不愧爲一個大師。

祥子的形象在當今社會仍有代表性,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社會制度雖然改變了,但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還是艱難的。幾十年前老舍先生所寫的,爲什麼時至今日,仍然存在呢?

讀《駱駝祥子》讀後感4

社會能改變人嗎?在讀《駱駝祥子》之前,我的回答是“不能”,但是在讀過這本書之後,我的回答是“能。”

祥子是舊中國北平城裏一個人力車伕,他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希望能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子,他非常努力的賺錢,積攢了三年,纔買了一輛車。但是,這車卻被大兵搶去了。祥子沒有灰心,又開始努力的賺錢,想再買一輛車,誰知,車還沒有買上,祥子準備買車的錢卻被孫偵探敲詐去了。最後,他買上了車,不過這車是在他與虎妞結婚後,用虎妞的錢買的,然而天不遂人願,虎妞難產而死,樣子只好把車賣掉去安葬虎妞。讀到這兒,我不由地感動和憐憫祥子了,我對祥子那堅持不懈,爲夢想而拼搏的那股韌勁而感動;對祥子被悲慘的命運所折磨,而只能無奈地沮喪和失望感到憐憫。這同時也教育了我:要堅強的面對困難,不要害怕失敗,失敗了要自己站起。

經過了這三起三落,祥子又回到了起點,變得一無所有,唯一擁有的,是對這個社會的憤恨,對朋友的敵意。他 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善良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利用自己的朋友。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簡直像變了一個人,偷摸拐騙,只要能拿到錢,他什麼都做得出。看了這些,我心頭不禁得心裏發酸、失望,還帶着絲絲的怒火。難過的是祥子的命運如此坎坷;失望的是祥子沒有堅持下去;憤怒的是之前那個老實憨厚的祥子如今卻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卻還是毫無悔意。

祥子人格改變的主要原因,是受黑暗社會的影響。在黑暗的社會中,一個無權無勢的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曾幾次想要憑自己的雙手來改變命運,可是最後呢?卻是一次次被黑暗的社會擊敗。

我之前總是認爲,“只要肯付出,肯努力,理想就會實現。”在讀了《駱駝祥子》後發現,我錯了!在黑暗的社會裏,這句話在面對窮苦人時是不成立的。因爲不管你付出多大的努力,黑暗總是能將你的努力化爲虛有。只留給你痛苦。甚至,還能改變你的人格。

讀《駱駝祥子》讀後感5

小說還細緻地描繪了祥子爲了實現自己的生活願望所作的各種努力。作爲一個沒有覺悟的個體勞動者,儘管他懷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卻完全不懂得什麼纔是解放自己的正確道路,他從來沒有想到應該大家團結起來進行鬥爭,而僅僅是執拗地幻想憑藉個人的要強和努力去達到這樣的目的。他的人生理想是狹小的,他的鬥爭手段更是錯誤的。結果,使自己遠離了周圍的朋友,孤獨無援,更加無力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既然“要買上自己的車?成了他奮鬥向上的全部動力,以至於是他生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那末,在他逐漸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實現這樣的要求以後,他失去的就不單是一個理想,而是生活的全部意義,從而必然陷於精神崩潰的境地。盲目的個人奮鬥,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失敗命運,正象作品中所比喻的,好象是拉洋車爲了抄近道,“誤入了羅圈衚衕,繞了個圈兒,又繞回到原處”。這就更加增添了他的不幸並且給人以沉重的窒息之感。小說的末尾,明確指出祥子是“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在深切的惋惜之中包含了批判。整部作品,在控訴舊社會吃人的同時,也宣佈了企圖用個人奮鬥來解放自己的道路的破產。這就比之一般的暴露黑暗現實的作品具有更深一層的社會意義。作品還通過一個飽經人生滄桑的老車伕的口,意味深長地指出:“幹苦活的打算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一個人能有什麼蹦兒?看見過螞蚱嗎?獨自個兒也蹦得怪遠的,可是叫小孩逮住,用線兒拴上,連飛也飛不起來。趕到成了羣,打成陣,哼,一陣就把整頃的莊稼吃光,誰也沒法兒治他們!”儘管這種提法還比較模湖,也沒有在作品中進一步用具體的情節正面地表現出來,卻仍然可以看出這是老舍探索勞動人民解放道路所得出的一個嶄新的結論,顯示了他過去作品中所沒有的可貴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