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讀後感(彙編12篇)

學識都 人氣:1.36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人與海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老人與海讀後感(彙編12篇)

老人與海讀後感1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老人與海》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老人常年獨自在海上打魚。有一次他釣到了一條大魚,但是在返回的路上碰到了成羣的鯊魚.老人使出渾身解數和鯊魚搏鬥,鯊魚把能吃的肉都吃完了。結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魚骨架。

在生活中,我們碰到了困難,也許會迎難而上;但也會畏難止步.比如說張海迪阿姨,她小時候雙腳就已經殘廢,但是她並沒有向挫折屈服,而是以積極、樂觀、自信的態度去挑戰挫折。她天天把詞語貼在牀頭、牆壁上、廚房……經過張海迪阿姨的不懈努力,她終於戰勝了挫折,而且還獲得了榮譽,爲祖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偉大的胸懷,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命運,用自信的勇氣來應付自己的不幸。”是啊!當我們碰到厄運和不幸時,與其埋怨命運的不公,還不如鼓起勇氣,振作精神,以剛毅的態度與厄運抗爭。

老人不也是這樣的嗎?老人沒有被任何困難壓倒,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鬥爭。老人也說過醫生令我最難忘的話:“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當你碰到困難時,你一定不要被挫折壓倒啊!一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失敗,但我們假如能夠從失敗中獲取有益的經驗,發現成功的曙光,把失敗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那纔是從失敗中獲取的最大的收穫。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失敗是成功之母.”曾任美國總統的林肯一生遭到無數次失敗和打擊.然而,他英勇卓絕。他從0832年失業後,他經過了13次競選,然而有12次的競選是失敗的。他在最後一次,也就是0860年的時候林肯終於當選爲美國總統,他終於成功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他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我們碰到挫折時,應該要勇敢面對,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我們有了這種奮不顧身、不怕困難的勇氣,就有了征服困難的精神力量。正如歌德所說的:“你若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點兒;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失掉了許多;你若失去了勇氣—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

現在我們努力起來,讓老人、讓他們永不言棄的精神感動並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人吧!

老人與海讀後感2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

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羣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當我讀到“老漁夫想:這裏離海岸實在是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因爲他這時已經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標前進。

再看看我們,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們都叫苦連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應該像這位老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標。當我讀到“大馬林魚開始快速地圍着小漁船遊動,將纜繩纏繞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舉着鋼叉,在它躍出水面的一瞬間,竭盡全力地向它的心臟擲去,一聲哀鳴結束了大魚的生命,它靜靜地浮在水面上……”時,我的心也像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我非常欽佩老人那種毫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知道對手實力很強,但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正因爲有了這種精神,老漁夫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老漁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成功。

在讀到大魚的血腥味被一羣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劍魚的嘴等一切可以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衛,並最終趕走了這羣鯊魚。但大魚的肉已經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還風趣地批評自己的左手“該工作的時候卻在休息”的時候,我也被老人樂觀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不能斤斤計較。最後,小說以一個少年看到老漁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再次描寫了這條魚的巨大,說明老漁夫所克服的困難之大,非比尋常。

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於現狀,應該積極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

老人與海讀後感3

《老人與海》是美國小說家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文中的主人公叫聖地亞哥,在他身旁只有一個叫做馬諾林的男孩,兩人年紀相差甚遠,卻能彼此理解。風燭殘年的老漁夫在之前的八十四天中都沒有捕到魚,他沒有氣餒。第八十五天,他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年輕時身強力壯,曾被稱爲“冠軍”的老人卻被它折騰得十分狼狽。大馬林魚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舊死拉着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老人的雙手抓的鮮血淋漓。兩天兩夜後,大魚終於死去,血溢出了海面,讓鯊魚聞到了味道,羣擁而上瓜分了老人的`獵物。老人用船槳與鯊魚搏擊,等回到村莊時,魚還是隻剩下了一副骨架。

不知道如何來形容看完這部小說的感受,很震撼,也有點失落,因爲老人最終沒能把完整的大馬林魚帶回村莊。海明威讓這位老人具有了一種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他一次又一次的用他那雙傷痕累累的手把武器刺進鯊魚頭顱。老人失敗了,他沒有捕回一條大魚,可從另一方面來看,他是勝利的。他沒有屈服於命運,無論從年輕時還是老了之後,他都憑着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我們不難看出海明威想傳達給我們的那種靈魂的尊嚴。

書中,無論老人失敗過多少次,他從沒有絕望過,對任何事抱有希望,即使面對不可征服的大自然,我們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不好,是失敗的,但在努力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成爲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人生就像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何時何地都可能有驚喜或困難發生。無論處在順境還是逆境,自然或是社會中,人應該正視現實,接受一切並超越它,繼續自己的人生之旅。

有一句詩“人生詎幾何,在世猶如寄。”看淡人生中的輸贏,過程才更重要,不管人在物質上有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能獲得我們的敬意;只有精神,氣魄上的勝利才能使我們感動。

我想,海明威最終沒有讓老人勝利是想要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因爲某一件事努力時,無論到底有沒有成功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爲一個人的生命價值早已在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曾聽別人說過一句話:做任何事,結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好好享受其中的過程。

老人與海讀後感4

《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之作。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被別的漁夫看作失敗者,可是他堅持不懈,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大馬林魚將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老人和小船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他用盡了一切手段來反擊。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儘管魚肉都被咬去了,但什麼困難也無法摧殘他的英勇意志。這本書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人不是爲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位普通而又可敬的老人使我深深的懂得了:人無論怎樣,最怕的就是沒有信心。“做人不應該被任何困難所壓服,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鬥爭。如果你做一件事有了信心,你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這本書中主人公充滿信心、鍥而不捨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嗎?

我練習貝多芬的暴風雨奏鳴曲時,總感覺抓不住曲子的“靈魂”,技術要領掌握得也不好,這個曲子並不難,卻成爲我跨不過去的一道“坎”。現在,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堅持到底,決不退縮,就會有所收穫。

陳皮媽媽的話:這本書,讀的過程中一直感到心情很沉重,孤獨的老人獨自在海上打魚,爲了生存,也爲了證明自己的堅強。作爲一個魚夫,老人可能是個失敗者,但在精神上,他卻是勝利者,他那頑強搏擊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貴和尊嚴。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至於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馬林魚的一幅空骨頭架子,這都是無所謂的,因爲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要記住這樣一個道理:人不是爲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老人與海讀後感5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句名言出自《老人與海》,其中所包含的堅強不屈、永不言敗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小說講述了一個叫聖地亞哥的老人出海捕魚的故事。那些精彩的清節就像電影一樣在我腦中回放:聖地亞哥,這位平凡而又可敬的捕魚者,他曾連續84天一無所獲,他的小幫手——曼諾林也因父母的決定而離,但老人很開朗,他不服輸地再次出海,面對別人的質疑,他不言敗,不放棄。

第85次出海,聖地亞哥終於釣到了大魚,但那條大魚卻是個極難纏的對手,它力氣極大,甚至把船拖着走,但老人卻死死地拉着釣繩,不肯鬆手。爲了防止釣繩被拽走,老人把繩繞過肩,綁在身上,他漸漸耗盡了力氣,手被磨出了血,甚至抽了筋,背也痛得難熬。老人的情況糟糕透了,唯一支撐着他的,只有那顆永不言敗的心。

最後他用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大魚,把殺死的大魚拴在船邊。這卻又引來的另一場戰鬥,許多鯊魚來搶奪他的勝利品。老人知道自己很難鯊口奪肉,但他的心卻告訴他,即使失敗,也不能輕易認輸,不能輕言失敗。於是,老人使出渾身解數與鯊魚進行殊死搏鬥。

老人說過:“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最後,鯊魚雖然吃光了魚肉,但老人卻還是拖回了那副魚骨頭。老人永不言敗、堅強不屈的硬骨頭精神贏得了精神上的勝利,也感動了無數的讀者。

我就是其中的一員,聖地亞哥的精神就像一盞明燈,引領當時身處黑暗的我砥礪前行。

剛上初一,增加的學科和晚自習讓我難以適應。我感覺學習很累,幾次考試分數都在96分左右,同學都開始嘲笑我,甚至老師都對我不抱希望了。我想放棄,就此墮落,所幸我遇見了聖地亞哥。他帶領我衝破心靈的黑暗,倔強前行。於是,我開始用比別人好幾倍的精力學習,不向任何困難低頭,最終挺過了那段難熬的時光。

有一顆永不言敗的心,這大概就是我從聖地亞哥身上學到的最寶貴的精神,而他的名言也成爲了我的左右銘,激勵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奮勇向前。

老人與海讀後感6

暑假裏,我讀了很多書,最讓我震撼的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卻在海上度過了非同凡響的三天,他的經歷,使所有人大吃一驚。

故事很簡單:一位老人,他是一個漁夫,天天都在大海的波濤中穿行。老人運氣不太好,打了85天魚,竟連一點收穫都沒有。這天,他的釣鉤鉤住了一條大約1500磅的大魚。他費盡力氣跟它拼了幾天幾夜 ,最後老人終於抓住了它。但在回去的途中遭到鯊魚的攻擊,只拖回了一幅魚骨。看完這個故事,我想:老人真厲害。可當我空閒下來時,再去仔細回味它,我卻震驚了,把故事放到生活中,往往看似簡單的事卻十分困難。老人連睡覺都沒睡,手上和背上都捆着繩子,那繩子深深地嵌入了老人的皮肉裏,它所帶來的痛苦是常人無法忍受的。

大魚扯着繩子,給老人的手上和背上刻出了一條條的傷痕,老人手上鮮血直流,背上疼痛難忍,但老人用他的頑強鬥爭精神和永不言敗的性格咬牙堅持了下來。

老人用一丁點兒淡水和魚肉來保持體力,白天,忍受着太陽的直射,晚上,硬頂着刺骨的寒風。老人的一隻手還抽筋了,只能用另一隻來抓住釣繩,大魚一個轉彎,繩子又狠狠卡進老人手上那未好的傷疤裏。針刺一般的痛,老人卻從未想到過放棄,他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捉到這大魚!

老人咬牙堅持度過了他生命中最難熬的三天,終於,在第四天,他那英雄主義的精神和他所忍受的一切得到了回報,大魚捉到了。

老人身上的一切品質都非常可貴,他有鋼鐵般的精神和堅定的想法,即使是一級士兵也做不到這點。雖然身體疼痛,還有那無盡的疲憊,但還是無法摧毀老人心中那對目標的強烈渴望。

老人在半死不活的狀況下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的勇氣和信念正在爲我們打造一個英雄主義的永不言敗的精神世界。

老人與海讀後感7

近日,我閱讀了《老人與海》這本由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所著的書籍,它讓我所受到的影響十分的深刻,因爲它教會了我許多優秀的品質和人生的價值觀。

文中主要敘述了一位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這位風燭殘年的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都快餓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認輸,而充滿着奮鬥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大馬林魚。大魚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小鯊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做爲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魚骨頭。

雖然老人最後並沒有完整的帶回大魚,可是我們可以看到這位老人他爲了自己的夢想仍然不顧自己的年老,毅然的拿出自己的行動不顧危險去追逐着自己的目標。這是一種多麼偉大、堅韌的精神.這本書由其中的老人讓我想到了自己,當我面對困難時,是否有像老人那種堅毅的精神,我認真的審視自己。最後,發現自己沒有,我還是一個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的男孩。回過頭我還是應該像老人一樣去爲自己的夢想去踏出堅實的一步. 記得昨天去爬山,一到山下,那座高山就嚇到了我,我看着那高山心裏萌生了退意,可是,在這時候我想到了文中的老人,他已是一名風燭殘年的漁夫都能爲夢想邁進,而我作爲一個青年怎能就能這樣退縮呢?於是我一顆自信的心與勇氣去攀登,最後登上山頂。我從山頂向下望着美景。想到了我勇敢踏出一步所給予我的好處,感到十分快樂。

人生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我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那麼就已是真正的勝利者!這就是《老人與海》所告訴我的真諦。

老人與海讀後感8

這位古巴老漁夫在接連幾十天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下出海遠行經過不懈努力,幾天幾夜的周旋最終制服了一天異常巨大的大馬林魚。他把魚綁在船邊,卻因此引來一批又一批的鯊魚陸續趕到。老漁夫當然沒有因此而嚇倒,毅然與這些冷血的侵略者戰鬥。在幾次鯊魚的進攻之後,大馬林魚的肉已經被吃掉了一大半。

更可悲的是,當他回到海港時,大馬林魚基本只剩下一副骨架了。最終老人還是一無所有。 是什麼支撐着老漁夫幾天幾夜與大馬林魚周旋;是什麼支撐着老漁夫用魚叉,後來竟用船獎、木棒甚至船舵把迎接鯊魚的一次次進攻?是老人堅強的意念、不屈的靈魂,在經歷了一次次磨難後還是毫不動搖的堅持:例如與大馬林魚周旋了幾天幾夜,身體疲乏,後來發現上鉤的竟是一條身軀大過魚船數倍的大傢伙時他也知道要取勝希望渺茫卻還是硬要堅持;例如大馬林魚泡在海水中,血腥味引來了鯊魚,老人沒有放棄自己的獵物,用各種“武器”與之戰鬥;又例如大馬林魚的肉最終還是被吃光了,但他還是把魚骨架帶回了漁港……老人上岸後每走幾步就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可見他此行吃盡了苦頭,能這樣的堅持下來真是不可思議。我驚歎老漁夫雖然年紀已經大了,身上也有傷,但面對鯊魚這樣如此兇悍的對手,沒有退縮還堅持戰鬥直到把他們打敗。

爲了生活,爲了目標憑藉堅定的信念在這片他賴以生存的蔚藍的大海上寫下部不朽詩篇。 老人對“美好”的追求也是顯而易見的,對生活:他雖然一無所有,還是盡力生存,在連續幾十天捕不到魚的情況下毅然出海,在最終未能有所獲的情況下也沒有一蹶不振。對生命:他面對目標不懈追求,面對成功不斷努力,面對威脅勇敢拼搏,就連老人做夢也會夢到雄師,這也表明了老人對青壯年的渴望,對生命的輝煌時期的渴望。 雖然捕魚最後的結果不如人意,一切也都成了回憶,但老人此行也並非不值。

他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證明了自己乃至人類不可磨滅的意志和對理想不懈追求的勇氣。

老人與海讀後感9

書桌上有一本《老人與海》。還記得這是一位09級學長畢業離校後送給我的一堆書中的一本。不很厚,前半部分是譯文,後半部分是英語原文。作者是海明威,一位美國作家,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實在看這本書之前,對海明威就略有所聞。第一次見這個名字是在這句話之後: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當時就想只要人還活着,那麼就還有成功的希望。之後學過一些他的小說節選,如:《戰地鐘聲》、《永別了,武器》等。

這本《老人與海》不厚,而且裏邊的文字也平實容易懂。看完整本書,頭腦中留下了老人、小男孩、被老人捕捉的那條大魚以及一羣來搶食魚肉的鯊魚這幾個角色。老人孤獨一人,一生都在捕魚,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漁夫。雖然如此,但是我覺得這個老人在這幾年還是比較幸福的,因爲小男孩對他的理解、陪伴、信任給了這個老人許多的慰藉。而且小男孩對老人的照顧是很體貼的。所以,當老人獨自一人在暗淡的月光下、茫茫的大海中與鯊魚搏鬥而且面臨生命危險的時候,他想到了小男孩。這個小男孩是他的一個牽掛,因爲他覺得小男孩可以給他力量。他要是和小男孩配合起來的話,那肯定可以克服很多困難,可以捕到大魚。老人敬業(捕了一輩子魚)、樂觀(他可以和海鳥說話並且和它做朋友)、還喜歡自言自語,甚至擔心起那條被他捕獲的大魚來。當一些鯊魚接二連三地來搶食他捕到的這條魚時,老人決心與它共命運。奮鬥一天一夜,老人身心疲憊,而且身體多處受傷,所幸,他勇敢地與鯊魚搏鬥之後重新返回到了海港。而“一個人可以被毀滅而不能被打敗”就是老人在於鯊魚搏鬥時說出來的。最後,小男孩又細心地照顧着老人。有三個地方很感動我:第一老人對那條被捕的老魚(不知道有多老)動了惻隱之心,這是一種對生命的一種新的深刻的感悟;第二是老人家的勇敢、無所畏懼,在鯊魚面能保持冷靜而不慌張;第三,就是老人與小男孩的深厚的友情(小男孩經常陪伴孤獨無依的老人左右,並悉心照顧老人,兩人成爲了很難割捨的忘年之交)。

這本書值得一讀,這位偉大的作家也更值得我去了解。

老人與海讀後感10

今年暑假實在是太熱了,火紅的太陽把我逼近了舒適的空調房間。我一邊享受空調的涼爽,一邊閱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我十分佩服小說中的老漁夫。他讓我懂得了我們要有前進的目標,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書中寫到“老漁夫想:這裏離海岸實在是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在內心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因爲他這時已經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標前進。再看看我們,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們都叫苦連天。我們應該像這位老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

書中還寫了老漁夫在一次出海打魚時,他釣到了一條大魚。他怎麼使勁都不能將那條大魚拉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好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漁夫明白自己很難得贏大馬林魚,但漁夫仍然沒有放棄。後來又因爲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羣鯊魚搶食,面對如此多的鯊魚,漁夫的危險更大了,當我讀到這裏的時候,內心十分的緊張,生怕鯊魚把漁夫吃了,面對如此險境,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他想了很多的方法同鯊魚周旋,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我的內心也放鬆了下來。微笑掛滿了我的臉蛋。

特別是當我讀到“大馬林魚開始快速地圍着小漁船遊動,將纜繩纏繞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舉着鋼叉,在它躍出水面的一瞬間,竭盡全力地向它的心臟擲去,一聲哀鳴結束了大魚的生命,它靜靜地浮在水面上”時,我的心也隨着戰鬥場面此起彼伏,最後大鯊魚的哀鳴使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我非常欽佩老人那種毫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知道對手實力很強,但他沒有絲毫退縮。正因爲有了這種精神,老漁夫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老漁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成功。

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於現狀,應該積極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

老人與海讀後感11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讀完後,我思緒萬千,文中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獨自在海上打魚,他已經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了。有一次,他釣到了一條大魚,由於魚太大了,他只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條魚釣上來,因爲魚比船大很多,所以他把魚綁在小船上。在回家的路上,由於魚的血腥味在海水中蔓延,所以引得許多鯊魚來啃食魚肉,老人又使出渾身解數與鯊魚搏鬥,不幸的是,他的手受傷了,鯊魚趁機得逞,把魚肉都吃光了,老人不得不划着孤獨的小船,帶着慘不忍睹的魚骨頭回家了,人們看到了,不由得佩服起老人持之以恆的精神。雖然老人沒有把魚帶回去,但是他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我很喜歡《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在書中的一句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事實上的確如此:一個人的肉體可能會被打倒,會被消滅,但是他的精神是不會屈服,所以,也許可以消滅一個人,讓他消失在世間,但是卻不能打敗他精神的延續。

以前,我做什麼事只要有一點不順利,就會退縮,有時還會說上幾句垂頭喪氣的話。在學習上,我只要有幾次考試不是很理想就沒有信心,認爲自己考不到好成績。《老人與海》中,主人公與鯊魚搏鬥,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把小刀綁在槳把上亂扎。刀子折斷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丟掉了,他用舵把來打。這本書揭示出的真理,不就說明了人無論怎樣,最怕的就是沒有信心。信心就好比是汽車的馬達,是人前進的動力。如果你做一件事有了信心,你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這本書中主人公充滿信心、鍥而不捨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嗎?

《老人與海》這本書告訴我一個道理:我們遇到什麼事都要全力以赴,碰到困難而灰心喪氣時,一定要堅持,一定要滿懷信心的去迎接挑戰,因爲我相信成功永遠屬於我們自己!

老人與海讀後感12

這個暑假,在媽媽的推薦下,我閱讀了《老人與海》,書中的主人翁老漁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讓我懂得了,堅持纔會成功,超越自我就是勝利的道理。

《老人與海》講述的是一位老人在海上釣魚的經歷。老漁夫在聖地亞哥海上連續八十四天都沒捕到一條魚。第八十五天,他一大清早就把船劃到了很遠的聖地亞哥海面,出乎意料的捕到一條比他船還大的大槍魚,好景不長,魚的血腥味引來了鯊魚搶食,老人不願放棄,努力與鯊魚搏鬥,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所有人爲他歡呼。

我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因爲他開始已經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標前進。再看看我們,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都叫苦連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應該像這位老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標。

在讀到“大魚的血腥味被一羣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劍魚的嘴等一切可以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衛,並最終趕走了這羣鯊魚。但大魚的肉已經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 還 風 趣 地批評自己的左手‘該工作的時候卻在休息’”這一段的時候,我也被老人樂觀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不能坐以待斃。

當我讀到“大槍魚開始快速的圍着小漁船遊動,將纜繩繞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舉着鋼叉,在它躍出水面的一瞬間,竭盡全力的向它的心臟擲去,一聲哀鳴結束了大魚的生命”時,我的心也爲之一動,老人那種不服輸。堅持不懈,明知對手強大,毫不退卻的精神,是多麼讓人振奮啊!正是由於這種精神,老人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值得我們學習!

故事的結局給予我們的決不是頹喪,而是鼓舞。要勇敢面對現實,在暴力。失敗前要保持人的尊嚴和勇氣,不以成敗論英雄,真正的英雄是敢於超越自身力量的那種勝利!

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