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讀後感(合集15篇)

學識都 人氣:4.47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鷗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合集15篇)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1

經常會看到對面樓上的阿姨帶着她的小泰迪犬去遛彎,聽見她親暱地喊小泰迪犬”兒子“,我總覺得很好笑。可是自從學了《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我才明白真情不只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人和動物之間也會產生讓人感動的深情厚意。

寒冷的冬日,多少人待在暖和的房間裏,坐在舒適的沙發上,細細地品着茶,悠閒地看着電視,而老人卻冒着嚴寒,每天徒步二十餘里去給海鷗餵食。老人對自己是那麼的吝嗇,穿着褪色的布衣,揹着褪色的布包,帶着褪色的食袋,然而卻從自己微薄的工資裏拿出一部分錢來給海鷗買食物。老人對海鷗那無私的愛讓人感動。我眼前不禁浮現出老人那駝背的身影,他像是在呼喚自己的兒女一樣親暱地喊着每隻海鷗的名字,招呼”他們“快來吃飯,而海鷗們親切地圍在老人周圍津津有味地啄着食。這一幕是多麼地和諧、溫馨啊!

而當老人去世以後,人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翠湖邊,”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呼叫……“海鷗們像親屬一樣瞻仰老人的遺容,站立兩行,肅立不動,爲老人守靈。而當人們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海鷗們是多麼地哀痛,多麼地捨不得老人離開啊!

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老人與海鷗早已把對方視作自己的親人了,他們之間那份濃濃的情意,怎能不讓人動容?

動物也是有感情的,當你對它好時,它也會對你有情有意。我真希望那些欺凌動物的事件不再發生,那些掠殺動物的捕獵者放下手中的槍,和動物和睦相處,共同構造和諧家園。

當我再一次看見對面樓上的阿姨抱着她的小泰迪,一邊撫摸着它的頭,一邊親暱地說:”兒子,你餓不餓?咱們回家吧。“我的心底不禁浮起一絲絲暖暖的溫情。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2

今天,周老師一節有聲有色的《老人與海鷗》讓我們大爲感慨。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爲貧窮的老人,沒有子女,愛人早逝,孤獨一生,幸虧他找到了每年飛來過冬的海鷗,老人每年的冬天都來給海鷗餵食,他和海鷗之間漸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老人在有生之年給海鷗起名字,餵食,還撫養受傷的海鷗,他和海鷗之間就像是親人一般親密。在老人去世後,海鷗們像炸了營的似的,它們竟然在老人的遺像面前的空地上自動排成兩行,默默地站着,彷彿是爲老人祈禱的白翼天使。

讀了這篇文章,我發現,人和動物之間,是那麼的美好。通過課下的資料查閱,我瞭解到,老人名叫吳慶恆,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他被人們稱爲“海鷗老人”。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400元左右,他從不肯花一分錢坐車,卻毫不吝嗇的爲他的海鷗“子女”們買4元5角一斤的餅乾,因爲老人知道這時海鷗們的最愛。有時,老人也會買上雞蛋,親手做餅乾給海鷗們吃。自己唯一的奢侈品就是2角一包的煙。

當我知道了這些後,又讀了一遍課文,我彷彿看到,無論颳風下雪,不管天氣多麼惡劣,老人總是揹着他那個藍布包,走二十餘里來給海鷗們送吃的,老師告訴我們,二十多裏就等於操場的四十圈!那一來一回,就是八十圈!天哪!現在,我們在操場上跑兩圈就呼呼喘氣,老人那麼大的年齡,竟讓能堅持得住!

我知道了,我明白了,這是老人對海鷗的愛,是愛讓老人堅持的那麼長的時間!現在,我不知有沒有資格叫您一聲“吳爺爺”吳爺爺,您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您學習!吳爺爺,一路走好!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3

今天我們學習了老人與海鷗一文,我體會到了人對動物的愛,動物對人的愛,也更多的體會到了人與動物能和諧相處,共享一片藍天。這篇課文通過老人生前餵食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細節的描寫以及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的描寫,表現了老人對海鷗那份無私的愛,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每當我讀到“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來”,此時,青蛙,我會想十多年來老人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邊去喂海鷗,和海鷗相依相隨。

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情誼。所以當老人去世時,海鷗們不忍心離開和自己相處了十多年的親人。每當我讀到“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纔從這片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體會到海鷗們捨不得離開老人,它們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留戀和不捨。

學了這篇課文,我感悟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那種深厚的情誼。我們人類要和動物和諧相處,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4

許許多多的故事中,都帶給我感動,而我們週一所學的《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卻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動。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通過描寫老人生前餵食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以及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反應了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的情誼。

讀了這篇課文,我的心裏不僅產生了疑問:這位老人究竟是誰?他與海鷗怎麼能相處得這麼融洽?翻開資料書,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這位老人叫吳慶恆,被稱作“海鷗老人”。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飛往昆明的紅嘴鷗就是他唯一的寄託。老人每月308元的生活費有一大半都用來給紅嘴鷗買餅乾、雞蛋吃,而他唯一的奢侈品則是兩毛錢一包的金沙江香菸……

我想,如果老人對海鷗的愛是無私的,那麼海鷗對老人的情就是震撼的。

現實生活中,每當我們小心翼翼地接近海鷗,海鷗們就會因驚嚇而慌忙地逃走,而這位老人呢,他每每呼喚海鷗的名字,海鷗們就會很聽話地飛到老人身邊,吃老人給它們送來的食物。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老人對海鷗是發自內心的愛,已經對海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而海鷗對老人的去世是多麼依依不捨啊!

多麼善良的老人,多麼純潔的海鷗!他們用真情共同譜寫了一曲愛的讚歌。這使我猛然醒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原來是那麼美好、動人。我們要與大自然做朋友,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5

今天,我們語文課上學習了《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老人與海鷗的真摯情感,令我十分感動。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老人通過喂海鷗,救助海鷗,與海鷗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的故事。

通過查看資料,我知道這位老人名叫吳慶恆,被稱爲“海鷗老人”。吳慶恆老人是一名化工廠的退休工人,孤身一人,以海鷗爲寄託,老人每天都盼着海鷗的到來。海鷗一來,他每天都步行20多公里,從城郊來到翠湖,只是去喂海鷗,與海鷗相伴。竟然一直餵了10年!看得出,老人是多麼喜愛海鷗,把海鷗當成自已的“孩子”對待。老人捨得拿出爲數不多的退休金的一半做鷗糧,自己卻連帶嘴的香菸都不捨得抽,連自己生病,也隨便抓點藥就應付過去。

老人的心裏只想着海歐們,關心着這羣“兒女”們,爲自己卻想得很少。最後,老人去世的時候,家裏值錢的東西竟然只有幾隻雞蛋。老人給了海鷗無私的愛,海鷗也表達了對老人的那份震撼人心的情,希望,這份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會一直持續下去……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6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過了一會,海鷗紛紛落地,竟落在老人遺像前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老人與海鷗讀後感350字。”這是我讀了《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以後使我不能忘懷的畫面。

《老人與海鷗》主要講了老人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喂海鷗,和海鷗建立深厚的友誼,老人去世後,海鷗卻做了一件驚人的事:爲老人守靈。

老人令人感動的是他每個月的三百零八元大都花給了海鷗:買雞蛋爲海鷗做雞蛋餅乾,買四元一斤的餅乾都餵給海鷗吃,課他平常穿一件褪色的過時衣服,而且不捨得花一分錢做公交車,他自己唯一的奢飾品便是二毛錢一包的香菸。海鷗令人感動的是在那位老人去世之後的時候,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鳴叫、守靈……許多動作與情節說明了海鷗重情誼。

在《珍珠島》這本書中有一句話: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我也曾看到這樣的'一篇《金色的腳印》文章:正太郎與狐狸一家便是這樣建立深厚的友誼。

讀完《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之後,我心中充滿了感動,老人雖然沒有幹出驚天大事,但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喂海鷗令我們感動,如果現實中的人與動物也能跟老人與海鷗之間一樣,那麼人與自然就會變得更加的美好與和諧。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7

今天,我學習了《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讀完後感想很多,啓發也很大。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位叫吳慶恆的老人,每天不管怎樣,都會步行二十餘里來到翠湖,就這樣堅持了十年,老人也和海鷗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有一天,老人去世了。作者把老人的遺像放在了翠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海鷗突然飛來,在老人的遺像旁翻飛盤旋。最後站成了兩排,它們肅立不動,像給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讀完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吳慶恆老人,他的一舉一動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在這裏,我想對老人說:“您真是一位偉大的老人,把海鷗當做自己的親人,去愛護呵護它們。我一定要向您學習。”

當每每我讀這篇課文時,就會想起了兩則廣告。第一則廣告相信大家也很熟悉: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第二則則是說是說江豚瀕臨滅絕。這不都是人類乾的嗎?現在,我讀了這篇課文,才深深的體會到動物是多麼重要,可以說,沒有動物就沒有人類!所以,在這兒,我要呼籲大家: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保護自己的朋友——動物!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8

我是個感性的人。

上完《老人與海鷗》,心靈深處的那根琴絃又被深情的手指靈動地撥想了——那震撼人間的情那感動天際的愛始終縈繞在我的心畔。就那海鷗圍繞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嘶聲鳴叫、瞻仰肅立的畫面,相信所有目睹了的人無不爲之動容的。

文章語言平時,但情感動人至深,感情基調比較好把握。在一步一步的引導下,孩子們水到渠成的理解了,很快就把自己融入到了文章描寫的語境情境中。體驗了文本的情,品味了其中的味,於是,就連平時比較落後的孩子,體驗的也是這麼的到位,更是用自己的讀表現出了文本的情,表現出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文本寫得動人,孩子們精彩地讀同樣令人爲之一動。就這樣,在與孩子們相互感染下,我們完成了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下課之際,仍然感覺到了孩子們的意猶未盡。這些,同樣令我感動。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去敬老院“獻愛心”。說是獻愛心,可這些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向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平時在家實踐的少,勞動大掃除時所有的缺點都暴露無遺。可是那天,從出發時孩子們高漲的情緒就知道,此次前行,他們定有在校、在家時沒有的收穫。

一到敬老院,民政所的工作人員早早在那等候了,而且爲這些孩子們準備好了糖果之類的小禮品,院裏所有的老人都到門口來迎接我們。着實讓我們頗受感動。我們也只是想給孩子們一個鍛鍊的機會,可政府人員卻這麼關心和重視。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9

這篇課文經過描述老人生前喂海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描繪了一位每一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來給海鷗送餐的普通老人。這位老人看似普通,但卻做出不尋常的行爲。

課後,我查了一下資料,得知這位老人是社會的草根階層,每月的退休工資僅有300多塊,僅夠維持他生活,但“海鷗老人”——吳慶恆爺爺卻慷慨地拿出一半,給海鷗買食,而自我唯一的奢侈品是兩毛一盒的金沙江牌香菸。

多麼平凡而偉大的老人啊!他的這顆愛護動物的心不正是我們很多人所沒有的嗎?當我讀到“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時,我頓時淚如雨點,我被海鷗對老人的那種令人震撼的感情所打動了。而在老人去世後,他必須還牽掛着他的鷗羣!這位老人做了平常人所做不到的事情,這不正與那些只爲眼前利益,隨意獵殺動物的人們構成了鮮明的比較嗎?我以往在網上看過這樣一件真人真事;在廣西的思恩鎮某個果園,有一個護林員,他有一條狗,他對狗十分愛護,有一天,護林員正在除草,就在此時,一條毒蛇向他撲過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的小狗猛地撲過來,與毒蛇進行搏鬥,最終,它們同歸於盡了。看完這個故事後,我的心靈受到了嚴重的震撼,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動物也是有情感的,也是會知恩圖報的,只要你對它好,他也必須會對你好。“任何降臨在動物身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在人類身上。”我們不能再傷害了所有動物之後才感到後悔。

讓我們行動起來,善待、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讓他們的心和我們一齊飛翔!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10

前幾天,我讀了《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讀到最後幾段的時候,我是眼含熱淚讀完的。

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們非常驚異,急忙從老人的照片旁退開,爲海鷗們讓出了一片空地。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着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着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纔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海鷗與老人的感情竟如此深厚,是因爲十多年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給海鷗送餐,與海鷗相伴,就像親人一樣。那麼多的海鷗,老人竟能認出它們,並給它們取了名字:“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老人那麼愛動物,把它們當做自己的兒女。老人能做到的,我們做不到,可是,不傷害它們,我們總能做到吧!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11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題目叫《老人與海鷗》的課文,這篇課文通過描寫老人生前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以及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表示了老人對海鷗那份無私的愛,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人與動物都是大自然家族裏的一員,這篇美麗的文章,讓我們看到了老人美好的人性和海鷗美好的品行。但更讓人激動不已的是,在這美好人性與美好品行之間相通着的東西----人與自然的和諧,原來是那樣美好,如此動人。

不僅人有感情,動物也有豐富的感情。正如文中寫的,老人死後,海鷗在他的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這些舉動不是海鷗在給老人守靈嗎?

正因爲老人愛海鷗,所以海鷗纔會去愛戴老人,去敬佩老人。

人類啊,醒醒吧!只有我們去愛戴動物,動物纔會來愛戴你的。但是說與做是兩碼事,光說不做假把勢。所以我呼籲大家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12

今天我在學校裏學了《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學完後我深有感觸!

這位老人穿着一身已經褪色了的過時布衣,揹着一個褪色了的藍布包,就連那裝鳥事的塑料袋子也褪了色。老人爲了省錢給海鷗買吃的,連公共汽車都不坐,每天步行二十里路來到昆明市翠湖公園來給海鷗餵食。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里路不是爲了來公園垂釣,也不是爲了來公園散步,而是來餵養一羣自由的海鷗,與海鷗們相伴,把海鷗當作他的兒女來對待,老人每月的收入大概有300多元,在那個年代算是不錯的了,但是老人每天省吃儉用,每月給海鷗買食物要花掉150多元,最值錢的家當也就是六個雞蛋,這還是他要給海鷗做雞蛋餅的呢!他給海鷗買4元5角一斤的餅乾,自己卻吸2毛錢一包的金沙江牌廉價香菸,這位老人多麼令人敬佩啊!

在翠湖,有6000多隻海鷗,可是老人卻給它們每一個都起了名字,而且都一一的銘記在心中!

讀完後我覺得,老人是無私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給了海鷗!爲什麼我們不能像老人一樣善待動物呢!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做一個愛護動物的小學生!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13

今天,我們學習了《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使我感觸很深。

這篇課文中的老人他用他一大半的工資來給海鷗買吃的,他的家在成郊,他每天步行二十餘里給海鷗送吃的,有時還拿雞蛋給海鷗們做成雞蛋餅,人後把雞蛋餅分成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餵給海鷗們吃,並且,老人還給海鷗們取了名字,他把海鷗已經當成了自己的親人。直到有一天,老人去世了,作者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把照片放在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那照片上的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着,像是失去了親人一樣,從而可知,老人生前是多麼的愛海鷗,海鷗也是多麼捨不得老人啊!

這篇課文非常令我感動,老人節衣縮食,連買一包兩毛錢的香菸他都覺得奢侈,他那很好的吃的來喂海鷗,而自己不捨得,這樣的事我們是否可以做到呢?那位老人是多麼的和藹可親啊!

我通過讀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很多事情,老人博大的胸懷,無私的愛,全部給了他的“兒女”們,我想老人心裏一定是飛翔的鷗羣吧!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14

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愛恨情仇,自己的情感世界。讀了《老人與海鷗》,我被海鷗對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所深深打動。

海鷗是人們最熟悉的海鳥,在這篇課文裏,我對這羣小傢伙有了全新的認識。當讀到“前年有一隻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爲它是跟我鬧着玩,後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時,我不禁浮想聯翩:一隻海鷗扇着潔白無暇的翅膀,飛到正蹲着餵食的老人的帽子上,老人咧開嘴,和海鷗說起了話。過了一會兒,海鷗又飛到半空中,然後圍着老人轉圈。起起伏伏了五次,海鷗才戀戀不捨地飛向遙遠的藍天。多麼和諧的畫面!海鷗與老人之間多麼真切的感情!當讀到“過了一會兒,海鷗們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

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時,那令人爲之動容的畫面躍然紙上:海鷗們靜靜地站在遺像周圍,是那麼地嚴肅。它們都低垂着頭,眼裏滿是悲傷,彷彿要哭出來,也許它們知道老人再也不會來了,老人離自己遠去了。許久,海鷗們擡起頭來,定定地莊嚴地望着遺像上的老人,它們能做的,只有爲老人守靈。多麼感人的場面!

海鷗與老人之間多麼深厚的感情!當讀到“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纔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時,一幅難忘的畫面在我腦海中定格:當老人的遺像被我們收起時,所有的海鷗都急速向遺像撲來,大聲鳴叫着,飛動的翅膀形成了一個白色的漩渦,那樣壯觀,使我們幾乎無法脫身。海鷗是那麼捨不得離開老人,它們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留戀多麼動人的一幕!海鷗與老人之間多麼真摯的感情!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15

我讀了《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書中,老人與海鷗的感情讓我們深受感動。

試問,人世間有多少人能與動物相處的如此體貼?老人的一舉一動,海鷗們都能非常嫺熟的按照老人的動作行動,這樣與主人默契的動物,除了海鷗,還有多少動物能與他相提並論的嗎?

老人視海鷗爲親人,不僅每天爲了它奔波勞累,並且還給海鷗們取了一個個動聽的名字,而且還每天步行20餘里給海鷗送餐,給海鷗買食他毫不猶豫的掏錢,而不願意爲自己坐一趟舒服的公車,省下1分1元給海鷗買食,4元五角的餅乾,他毫不猶豫地買下了,而自己的生活奢侈品,竟是連餅乾價格的一半都沒到,僅僅是一包兩角的香菸,這麼老的老人,一般是坐在家裏安閒的度過晚年,而他卻前來與海鷗相伴。而在老人去世後,海鷗們個個翻飛盤旋,像老人真正的兒女。守護在老人的靈前,這是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與海鷗相處的如此之默契?也許它們已知老人已死,但它們似乎心裏有一種感覺相信老人會醒過來的,這正是老人的愛感染了它們,老人對它們的愛,他們也更加加倍的還給老人,這份令人震撼的愛,促使海鷗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老人的依賴,如果老人沒有來照護海鷗,那麼海鷗是學不會如何信賴別人,如何去愛別人。

老人雖然死了,但是他的愛永遠殘留在海鷗身上,它是一種微乎其微,卻難以忽視的一種感覺。我想,這也是動物與人和睦相處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