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11篇

學識都 人氣:1.6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後感11篇

《紅樓夢》讀後感1

《紅樓夢》是一部悲劇,也是一部喜劇。說它是喜劇,因爲它是古往今來第一部女性的頌歌,以女性爲主題的小說。在曹雪芹的筆下,“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在賈寶玉眼裏,他“見了女兒便覺得渾身清爽,見了男兒便覺得濁臭逼人”;在大觀園裏,有超凡脫俗的林黛玉,有雍容華貴的薛寶釵,有心直口快的史湘雲,有處世幹練的王熙鳳……在過去思想禁錮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說,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說,怎能說不是一部喜劇?

然而,說它是一部悲劇,也確實如此。而導致這成爲悲劇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主人公。黛玉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比別人更出類拔萃。她剛進賈府的時候,賈府上上下下都稱讚她,喜歡她。可是她太聰明瞭,鋒芒都露了出來,她不像薛寶釵那樣有心計,她嘴巴想說啥就說啥,比刀子還尖利。因此,賈府的人都有意疏遠她。即使她很出色,賈母也很喜歡她,但是人們喜歡她完全是因爲賈母,賈母至高無上,喜歡黛玉不過是對賈母的溜鬚拍馬罷了。於是,在書中,我們真真切切聽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中的大觀園,在她眼裏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知道在清幽的瀟湘館裏,她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以教淚灑窗紗溼”的淒涼長夜;知道在每次 詩詞比賽中,才華洋溢的她,每次憂愁的時候,也只能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嘆,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聰明出色的女子,在過去的年代,就這樣被埋沒、被遺棄、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動作,的思想還在人們心中。

而在大觀園裏,唯一真正關心黛玉的,就只有賈寶玉了。賈寶玉,名副其實一塊“假”寶玉。在賈府裏,他是家長眼中的“混世魔王”。讀書,不讀;考功名,不考,他還大罵科舉八股文是文人“餌名釣祿之階”,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寶釵和襲人勸他,他卻說:“好端端的一個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詩作對,他卻比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籌。他和林黛玉骨子裏都含有一種叛逆,但他是男子,不會受到唾棄。林黛玉在過去,僅是女流之輩,就算學富五車又有什麼用?那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會紡織針線纔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張嘴已經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觀園裏數一數二的才女又有什麼用呢?可悲可嘆啊!

《紅樓夢》是歷史性的悲劇,通過對封建豪門賈、史、王、薛四家從輝煌到腐敗的過程描寫,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極端腐朽,展示了它無可挽回的墮落和崩潰,以及必定滅亡的命運。雖然是必定滅亡,雖然是應該滅亡,但是,造就“滅亡”的這個社會,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說,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是也只有當好的東西沒有了,才能觸動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尋味,迴腸蕩氣。

《紅樓夢》讀後感2

王熙鳳,真叫人可愛又可恨。

王熙鳳,是除了賈寶玉,林黛玉以外的重要人物。衆所周知,她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賈璉之妻,人稱“鳳辣子”。對她我的第一印象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來遲了,不曾遠接賓客!”。鳳姐的容貌也是姣好,“一雙丹鳳眼,兩彎柳葉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啓笑先聞”。

提到王熙鳳,不自覺就會想到“潑辣”一詞。在生日當天,鳳姐喝醉酒了,在窗外偷聽到賈璉要將平兒扶正,當即就“回身把平兒先打了兩下,一腳踢開門進去”大罵起來,充分展現了一副潑辣的女人形象。賈璉也不甘示弱,擺脫以往逆來順受的模樣,竟要操起劍來殺鳳姐。鳳姐也終於展現出一副弱女子的樣子,只好跑去找賈母了。其實鳳姐只有王仁一個親哥哥,但也是自己孤身一人處在榮國府這個大家中,無依無靠,指不定時常也靠在角落中哭泣,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但她不能表現出來,萬一被有心人看到,抓住了把柄,要想在榮國府穩住地位就難了。

雖然鳳姐潑辣,但你不得不佩服她的管理才能。她本就是榮國府的實際當家,實在叫人驚歎,一位女性竟能管理一個大家庭。在秦氏死去之後,賈珍有講料理喪事的重任託付給鳳姐,鳳姐這向來組織喜事的人竟也答應了。本這寧國府已是一副破滅景象,但鳳姐到來之後立明規矩,並以身作則,對於犯錯的人毫不仁慈,樹立起很高的聲望,並將寧國府安排的面面俱到,真是令人敬佩。

但她有時又是心狠手辣,詭計多端的,只要侵犯自己一點利益就要只對方於死地。這賈瑞見鳳姐姿色動人就起了淫心,鳳姐看出之後便設局算計他。第一次騙他在榮國府等了一夜,第二次也是相同的計策,只不過被賈蓉抓到,又捱了尿糞澆,最後得了相思病而死。又說鳳姐得知賈璉偷娶了尤二姐,借善姐之言打擊她,又令“胡太醫”故意給她開打胎藥,讓孩子流產,尤二姐也陷入昏迷。最後,尤二姐實在無法忍受,含金自刎。

最終鳳姐也失去了管家的權利,之前落下的病根更加嚴重,得病而死。

人們對王熙鳳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我對她的惡毒是十分厭惡的。“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報應的。憑是什麼事,我說要行就行。”她爲了三千兩白銀,竟忍心逼死兩條生命!但我同時又爲她的精明感到吃驚,想想自己平常學習生活中,忙活自己的部分都手忙腳亂,而且又時常犯錯,鳳姐是如何生活在這水深火熱之中阿!萬事都要看顏色,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我現在有這個權利卻不好好利用,真是慚愧!總之,從鳳姐身上可以看出遭受封建侵蝕的影子,也可以從她身上學的許多,真是可愛!可恨!可憐!

《紅樓夢》讀後感3

早就聽聞清朝著名文學家曹雪芹大師筆下的《紅樓夢》遠近聞名,爲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我國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精華,受到世界人民的無限熱愛。曹雪芹大師的少年時代是在錦衣玉食下度過的,後曹家遭朝廷查抄,一敗塗地,在晚年寫下了這部流芳百世的《紅樓夢》。

在這部古典名著中,曹雪芹大師妙語連珠,用風流倜儻的語言,寫出了對舊社會的憎惡和對封建大家庭奢侈生活的抗議,內容豐富多彩,充滿詩情畫意,酣暢淋漓,令人看一眼就無法自拔、回味無窮。

這部書中,曹雪芹大師主要描寫了賈、薛、王、史四大官僚貴族大家庭,其中以賈家爲主線,這四個大家庭都曾顯赫一時,府裏的人,個個驕奢淫逸、魚肉百姓,彼此間又明爭暗鬥、互相傾軋。後來,他們被人告發,朝廷派人查抄了賈府,史、薛、王三大家族也先後獲罪破產,一蹶不振。

曹雪芹在書中還塑造了兩個具有叛逆、反抗性格的青年男女——賈寶玉和林黛玉。他們相互追求幸福自由和純真的愛情,但是卻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扼殺了。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是《紅樓夢》經典歌曲中《枉凝眉》的歌詞,用深刻、幽美的語言,把寶玉、黛玉之間單純的愛情活脫脫地展現了出來。

《紅樓夢》中,人物各展風采,爲《紅樓夢》錦上添花。如:“蘅蕪君”薛寶釵、“蕉下客”賈探春、“鳳辣子”王熙鳳、“二木頭”賈迎春、“枕霞舊友”史湘雲……她們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彷彿五彩繽紛的鮮花在賈府綻放。

書中賈元春這個形象,也給這本書帶來極大的生機。賈元春因賢孝才德被選入宮,後加封爲賢德妃。所以,賈元春是四大家族最大的靠山和精神支柱。但後來,賈元春因分離至親鬱鬱寡歡,後暴病而亡,賈府的勢力猶如坐滑梯一般直線下降。

《紅樓夢》既體現出了“海棠詩社”的姑娘們才華橫溢,正映住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又寫出了賈府狗仗人勢,自認爲高明,導致被人揭發,尊嚴地位、榮華富貴在頃刻間淪落塵埃,這些都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

讀了這本書後,我感慨萬分。這本書既讓我明白了人生要追求幸福自由,反對腐敗的封建社會;又讓我明白了我們要注重節儉,不可過於奢華;還要做一個低調、有善心的人,不可盛氣凌人,因爲自己位高權重就不把他人放在眼中,這樣會得到他人的厭惡與畏懼,以至於自己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創作的頂峯,兩百多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部書的重要價值,讓人過目一遍就念念不忘,癡迷得忘乎所以。《紅樓夢》至今仍在文化之花中綻放着最美麗的花朵!

《紅樓夢》讀後感4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經典歷來被人們喜愛。她們就像銀河中的星星,繁多卻顆顆明亮;就像大海中的水滴,密集卻滴滴晶瑩。她們是人類精神海域裏的領航人,是人類理想高地的守夜人,是人類思想領域永遠的燈塔。

中國經典浩瀚如海,數不勝數,然而,就在這無盡的書籍中,她卻令我着迷,如同夢一樣,我彷彿已置身於另一個世界,穿越時空,回到了二百多年前的中國,看到了那時政府的黑暗,看到了她們悽美的愛情故事,看到了那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必然結果。沒錯,那令我如癡如醉的,正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

說起《紅樓夢》,首先想起來的,便是那個多情善感的女子——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閒靜時如朝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這就是黛玉,一個輕巧柔弱的女子躍然紙上,但就是這個柔弱的女子,演繹了一場令人震撼的愛情,真正詮釋了“愛”這個字。黛玉的影子時常回映在我的.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是她嬌弱的喘息,那孤單清涼的背影,帶着一份憔悴卻萬分迷人,那傷感又令人憐惜的容顏,不停的在我的腦海中迴旋,激起心靈深處浪花層層;閉上眼,又是她那對微微泛着淚痕的含情目,晶瑩的,閃爍的,動人的!許多人不喜歡她多愁善感,我卻恰恰相反,記得她看花瓣從樹上輕輕落下,不禁落淚,因爲她想起了與花一樣的青春也是那樣的易逝,人生會有多少那樣歡暢的時辰呢?不放肆的哭過,怎能換來那之後開心的容顏?

詩,是她靈魂的寄託,只有在作詩時,我纔看到了她滿足的神情。她的詩,像她,字裏行間透露着悽慘憂鬱,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癡,她日葬儂知是誰”令多少人肝腸寸斷。她的詩,真的令人着迷!她與薛寶釵,對文學的視點不同,像是兩個相反的極端,林黛玉視文學爲生命的一部分,而薛寶釵則堅守“女子無才便是德”,她的詩中,少了幾分林黛玉的嬌媚,更多的是大氣與開闊。林黛玉叛逆,脫俗,“孤標傲世皆誰隱,一樣花開爲底遲”,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薛寶釵信守中庸之道,踏實務實,是現實主義者。

黛玉對寶玉,也是那樣的癡情,她生來,便是要還給寶玉淚的,她的哭,是爲了她,她的淚,也是爲了她揮灑!終於,在寶玉成婚的那一夜,她輕聲喚着寶玉,在一片新婚的樂聲中去了,她燒了所有的詩稿,還有那方手帕,不再留什麼遺憾了。

一邊花開,一邊花落,賈、史、王、薛這四大家族也慢慢衰退,最後,一大個家族,上至最高主管,下至丫鬟奴婢,無一倖免。書中描寫的這種種悲劇,深刻鞭韃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使多少人流下了惋惜之淚,今天的我們,就要以史爲鑑,避免地類似的悲劇再現,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爲中國夢的實現盡己所能,祖國的未來定會因我們的奮鬥更精彩!

《紅樓夢》讀後感5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就其中味?”一首千古流傳的詩詞吟誦來,拉開了《紅樓夢》這部千古鉅作的華麗帷幔。——題記

《紅樓夢》,我見過比它架構龐大的,見過比它華麗宏偉的,但是,它卻彷彿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人們去一遍遍品讀一遍遍揣摩。是了,是曹雪芹傾心刻畫的人物形象使這本古典名著魅力無窮。

飄飄灑灑落下漫天花瓣,一個纖小的人影拿着花鋤正進行着她認爲無比神聖卻哀慼的儀式——葬花,那便是林黛玉。黛玉纖弱而敏感,是個癡情悲觀的人兒,先天的身體虛弱造就了她“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的憂鬱氣質。她一直愛戀着寶玉,卻是敢愛不敢說,總是把心意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最後爲愛情而死去。

寶玉,一個癡心多情的少年,他平時看似嘻嘻哈哈樂樂呵呵,用情卻是一往情深。他一直喜歡着黛玉,卻中了鳳姐的計策稀裏糊塗地與寶釵成親,最後遁悟空門,隨兩位仙人而去。

還有那嫺靜端莊大方溫婉的寶釵,狠厲潑辣的王熙鳳,具有叛逆性格的晴雯……一個個人都刻畫得如此生動、性格鮮明,這正是《紅樓夢》最爲精妙之處啊。

這本書不但人物刻畫精妙,那龐大而華麗的架構也令人爲之震撼——《紅樓夢》以寶黛的愛情故事爲主線,細緻地描寫了賈府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這兒到處都是琪花瑤草,金玉遍地,丫鬟小廝到處可見,華麗的佈局看得讀者們眼花繚亂的同時也爲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深深感嘆,完美地契合了題目,“紅樓夢”啊,華麗的朱樓夢境般的富貴生活啊。

當我們沉浸在書中精妙的詞藻構造之時,是否早已忘卻了書的作者,那位飽經風霜生活潦倒的明代文豪曹雪芹。這樣一個曹雪芹——一個洞悉社會、冷眼看世的人;一個懷着驚天緯地之才卻被黑暗現實埋沒的人,他或許飽嘗世態炎涼,卻擁有滿腔熱血;他或許消極避世,卻又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者!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不僅是《紅樓夢》的開篇詩,更詮釋了曹雪芹對藝術與愛情的執着追求。“荒唐言”,小說的本身是荒唐的,給人非現實之感,那《好了歌》講的便是這個意思;而作者要寫這部小說的選擇也是荒唐至極的。當時人們認爲小說不過都是些虛浮瑣屑的言論,莊子曾說過:“飾小說以幹縣令,於大達再遠矣。”但曹雪芹還是執着地選擇了藝術,一心去追求着自己的藝術與愛情。

“說道心酸處,荒唐愈可悲。因是同一夢,休笑世人癡”有始便有終,還是一首渺渺虛浮的詩在悠悠迴盪,《紅樓夢》的故事終了,誰解其中味?還有多少味兒可解?只待你去細細品味慢慢琢磨,《紅樓夢》是一部永遠品不盡讀不完的書。

《紅樓夢》讀後感6

在當今社會,有着愛與溫暖。我覺得,《紅樓夢》筆下的社會卻是冰冷的,沒有一點兒溫暖,人與人之間彷彿有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絕了所有的感情,也許,這應該也是曹雪芹的訴苦之書吧!

《紅樓夢》中,筆下的達官貴人和勞動人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達官貴人之間,也許只有利益,在你們眼中,除了那些虛假的親情和利益的紐帶之外,還有什麼?只要能威脅到你們,哪怕只有微粒般大小,也一定會以自身利益爲重,棄之、舍之。而與之相反的,在底層生活的勞動人民們卻懂得報答恩人,善良而又淳樸,雖然貧困,卻有着自己不一般的幸福。而那些達官貴人的孩子,從孃胎裏出來時,本是純真,可爲什們只能重演那些達官貴人的悲劇呢?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封建社會所謂筆下的扭曲的觀念。你們富貴一身,受盡尊崇,卻如同機器人一般任人擺佈,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只能聽從長輩的命令,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愛情,親情,友情。而正是這樣的生活環境才剝奪了孩子的天性,使其變得冷血無情,看看那些“戰場修羅”,不正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嗎?或許只是那一層血緣關係,所以那些達官貴人才沒有拋棄自己的孩子。還有那些不平等待遇,奴僕服從主人,孩子聽從長輩,主人對於奴僕的生死更是視若茫然,從不惋惜。

我不禁疑惑道:“同樣是人,爲什們差距如此之大。難道是因爲封建社會那令人發齒的貴賤之分?

我惋惜的不僅是封建社會那可悲的理念,還有那些人物的悲慘遭遇。林黛玉和賈寶玉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彼此相愛,可爲何不能走到一起?林黛玉更是爲愛情敖盡最後一滴眼淚,含恨而死。這是爲什麼呢?就是因爲封建社會,那可笑的“門當戶對”和迷信的“金玉良緣"。寶玉更是悲慘,因爲身爲賈府公子的身份,只能與林黛玉遙遙相望。如果不是封建社會那所謂的定親,兩人也不會天各一方。想想賈寶玉的一生,因封建定親而得不到真愛,因賈府衰敗而被迫考官,更是因爲黛玉的離去而度入空門……此時,不禁爲黛玉和寶玉的愛情而感到無限的惋惜,正所謂:“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但願來生,你們能出身貧民,男耕女織,白頭偕老,相知相愛!《紅樓夢》中,同樣讓我趕到憐惜的是薜寶釵,原來她只想進入後宮,但因爲家族關係,又得嫁給寶玉,成爲任人擺佈的木偶,最後由於寶玉的離去而孤獨一生。正是因爲你們,我才懂得了愛情的偉大和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

請相信,孩子出生時的純潔,讓你們自由自在放手去愛,收穫真正的愛情,友情以及親情!讓你們綻放出最璀璨的生命之花!而我也似乎能深深的感受到,從始至終,曹雪芹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爲你對封建社會早已失望透頂,想通過一本短短的《紅樓夢》來讓更多的人看到社會的世態炎涼,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來改變這個冷血的世界,讓愛與溫暖繼續前行。

《紅樓夢》讀後感7

不知道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迷上了《石頭記》,戀上了《紅樓夢》,愛上了這百年前描繪的纏綿悱惻。

喜歡在午夜之後,夜深人靜,在幽暗的燈光下,整晚整晚地看着。會和它一起笑,和它一起哭,和它一起哀嘆。燈盞裏飄逸出的是風乾了的桂花瓣的沉香,縈繞在幽藍昏紫的光線旁邊,就這樣,呷咂着一本叫做《紅樓夢》的,整晚整晚……

總不知,今夜飄落的花朵會有誰來埋葬?只怕是有了這景卻沒了那情,沒了那哀憂惋絕。飄落於樹下,旋舞於天際,終於,隨風飛到天盡頭。它可知,花落紅顏盡,葬花惹誰憐?遭受了一生的劫,還盡了一世的淚,如今,也只是隨花飛到天盡頭邊,終換了個花去人亡的結局。不是自命清高,而是本就孤苦伶俜,倘若再失了高潔,還拿什麼來配?不是心胸狹隘,而只是爲他盡了全心,用了全意,再看他的“金玉良緣”,叫人怎能不落淚?只道是“你好,我便好”,卻又是互用了心,互錯了意。何時,到底要何時,你才能悟了他那一句“你放心”?你可知,爲你,他也累了一身的疾。不敢說,更不能說,只能憋在心裏。只盼望,你快好起來,只道是“你好,他便好”何時,到底要何時,你才能放下心,甩掉一生的情劫債。是不是,如若這樣,你就不叫做林黛玉了?是不是如若這樣,就沒了你那蒙了軟煙紗的心?

總不明,你處處留下的情種到底是你的無意還是你的有心?難道萬世情劫真的如此糾纏不清?爲何你臉望着黛玉卻眼看着寶釵?爲何你話挑着金釧卻心念着襲人?爲何你手拉着襲人卻口叫着黛玉?到底哪一個纔是你想要的?如若沒了那千年的劫數,到底哪一個纔可以在你的懷裏依偎到永遠?你倒好,看破了,入了空門,了卻了千般愁苦;哪曾想,那看不破的,都一一爲你送了性命。襲人,金釧,黛玉,晴雯……如若換得了你的半絲真心也就值了,可是,有誰,到底是誰最終得了你的一顆心?

總是想,如若沒了那仙石是傳說,是否真的可以造就一段“金玉良緣”呢?總是固執地認爲,寶玉和寶釵的愛情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爲冥冥之中有一種東西叫做先來後到。因爲黛玉是先來的,因爲先有了那份情,那份愛,所以,在他的眼中已見不得寶釵的美。或許,真的有種東西叫做上天的安排,命運的作弄;或許,真的有種東西叫做緣分。

佛說,千百世的驀然回首纔會換得今生的檫肩而過。可是,爲什麼輪迴不可以錯開,爲什麼同在輪迴之中,有人可以做着幸福的應運者,有人卻只能做輪迴之中的局外人?

《紅樓夢》到底還是寶玉和黛玉的悽婉愛情,任誰,都插不進腳。只恐怕對傷了的寶釵,痛了的襲人,怨了的金釧,太不公。

捧着厚厚的《紅樓夢》,浸着醉人的花香,朦朧的眼,昏昏睡去。面對寶玉,我永遠都不會是黛玉。我,會是誰呢?寶釵?襲人?還是傻傻的金釧,晴雯?或許,都不是。只是那些個傻傻地愛着寶玉,而寶玉卻永遠都不會知道的丫頭中的一個,如此而已。

《紅樓夢》讀後感8

有一本書,常年擺在我的書案上,它像一塊磁石,用無形的強大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我。引得我一有空便揣摩其中的人物的心理,研究它寫作的手法,好多理解它一點。這本書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我自認爲它應該居於四大名著之首。它以寶黛愛情與賈府盛衰爲主線,爲我們展示了一個美夢從出現當幻滅的全過程。全書結構完整,賈府興衰都在前文埋下過伏筆——甄家的小榮枯預示着賈府的大榮枯。它一共塑造了九百多位性格迥異的鮮明人物,栩栩如生。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金陵十二釵正、副等冊中的判詞,也暗暗指明瞭這些奇女子最後悲慘的結局。

除了這些構思巧妙的故事引人入勝外,書中的詩詞也深深地令我着迷。每位姑娘的詩詞都從側面反映了她們的性情與爲人處世的態度。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吟誦着黛玉的《葬花辭》,我不禁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這首詩是黛玉訪寶玉不遇,以爲他故意不讓丫頭給她開門,想起自己寄人籬下的生活,心中悲慟時吟出的。黛玉的多愁善感也在此詩中抒發得淋漓盡致。“花謝花飛花滿天”、“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我彷彿看到了暮春時節,柳條和榆錢散發着幽幽的芳香,桃花花瓣飄落滿地。一個清瘦的背影扛着花鋤,用錦袋收集起春天的殘花,用一捧乾乾淨淨的黃土掩埋。淡淡的憂傷瀰漫在這暮春時節,爲全詩哀婉而深刻的語言奠定了基調。“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我讀懂了黛玉對世態炎涼、人人自顧不暇的憤慨。而“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告訴我現實的殘酷,黛玉作爲一介弱女子,只能做無力的抗爭。“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則似一尺素箋,寄託了她對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渴望與嚮往。尤其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一句,如明鏡一般映出了一位潔身自好、清高孤傲的小姐。後文又從寶玉的感受與理解,從側面烘托出了這首詩的震撼力以及文學魅力。

可惜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卻在最後憂憤而死。而她氣絕時,正是寶玉娶寶釵的時辰,一邊極喜,一邊極悲,具有很強的對比效果:這歡騰熱鬧的景象更加襯出黛玉之死的淒涼,總讓我忍不住流下眼淚。

《紅樓夢》向我鋪展了一幅封建社會中大家族的生活畫卷,批判了當時“人吃人”的醜惡現狀,以社會的污濁襯出黛玉等的高潔品質,引發人們深思。

儘管我總是抽空自己研究或是與同學討論,但是對《紅樓夢》理解仍然過於膚淺,只有讀透《紅樓夢》,才能正確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學會作者寫作的方法、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只念木石前盟。空對山中晶瑩雪,不忘世外寂寞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或許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峯,纔是寶玉與黛玉愛情最好的歸宿……

《紅樓夢》讀後感9

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題記

在那本陳舊的《紅樓夢》裏,我遇到了你————林黛玉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印象中,你總是杏眼含淚,提着那紅帕子,不斷拭着眼淚。多愁善感,恰似你。十五歲喪母,你獨自一人去榮國府。這路途是何等漫長啊,你坐在似晃似搖的船擺,望着漸行漸遠的輪渡,西邊的夕陽將餘暉撒在你的側臉,嘴邊勾起的,是無盡的哀愁。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位感時傷淚的女子。你性情冷淡,不討人喜。別人都說你刻薄,我卻看到了你溫柔細膩的情懷。花飛花謝,滿樹杏花凋零。在這如仙境般美麗的花海中,只有你憐惜花的命運:“花飛花謝花滿天,紅俏香斷有誰憐?”你手握鋤頭,將那瓣瓣花埋下,淚灑在花冢裏,濺溼了朵朵紅塵。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位癡情的女子。你與寶玉相癡,卻終究抵不過一紙婚約,做了一世的夢,卻在那一刻無情的說:“該醒了”。還記得你們第一眼對視時驚豔與嬌羞的目光;還記得你們一起在杏花樹下一起許下的山盟海誓;還記得你們曾扯着帕子漫步在春天的花園裏,一切的回憶是多麼美好啊!但天地無情,將你在無助中打回原形。一聲長嘆,你在痛苦中西辭,紅塵萬丈,最終只是一闕殘夢。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個軟弱女子背後的堅強。從一個家世豐厚的小姐,到無依無靠的孤兒,你經歷了多少故事,走過多少辛酸。但你在一次次淚的交錯下站起,即使風再大,也逆風而行。初至榮國府,你舉目無親,步步小心謹慎,但還會因別人的一兩句戲語,躲在帳後偷偷抹淚。淚灑了,情疏了,該面對的依舊得面對。你像是夏日裏的向日葵,外表嬌美動人,而心卻始終向着太陽。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個大家庭從繁榮到衰敗的過程。當年的榮國府是何等的風光呀!從重臣之家到皇親國戚,他們一路走來受到了多少的豔羨與夢想,可華盛與璨然總是那麼短暫,家道衰敗,人離鳥散,最終的繁華卻只剩下那些空蕩蕩的院子和“榮國府”這三個大字。命運總是始料不及,還未觸碰,卻已消散。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個被世俗塵蒙的朝代。衣服的漂亮,終究是掩蓋不過內在的醜陋。當清朝正沉迷於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它的內心卻向低谷走去。國似華,實切虛。沒有其他,只留那苦寂的殘夢。

與你相識,我看遍了人間冷暖,讓我學會了珍惜,你的故事,真的值得一品。

《紅樓夢》讀後感10

細品紅樓,別有一番滋味。最使我難忘的還是那個弱不禁風的林妹妹。她,多愁善感,卻對寶哥哥情有獨鍾;她,體弱多病,卻在骨子裏有着一份傲氣;她,雖從小寄人籬下,卻有着冒犯不得的自尊。

“黛玉”,人如其名,她總是淡施朱粉,一身青綠衣衫,更是顯得她瘦骨如柴,一臉憂傷表露無遺。太多的時候,她是孤寂的。晚春時節,桃花凋零,這可人兒又觸景傷情,爲之抽泣起來,許是認定自己不久後亦會如此罷?她孤身一人,扛着花鋤踏出閨房,悠悠地走到林中,將收集的殘花瓣兒從囊中輕輕倒入挖好的坑中,把着鋤頭一點點將它們掩埋,淚珠順着消瘦蒼白的面龐滾落,滴入土中,連同憂傷一併帶了出來“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初識紅樓,我並不喜歡黛玉。她的爭風吃醋令我厭惡。我曾將她比作玫瑰,身上帶刺,總把好人傷,使得氣氛尷尬至極,她卻沒事似的。後來我明白了,她從小父母雙亡,被迫寄人籬下,勢必要受人臉色,可她的自尊心令她堅強、孤傲,一味地在別人話裏挑刺,也並非她所愛,只是她早已習慣於保護自己。

我欣賞黛玉對寶玉的萬般癡情。前世,她是仙人悉心呵護的一株絳珠仙草;今生,爲報恩來尋寶玉,一心爲他牽腸掛肚,得來的卻是“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每每讀至些處,我便替她婉惜:黛玉的結局太過悽慘了。她一直惡疾纏身,飽受病痛的折磨。彌留之際,衆人爲她沐浴,還未完畢,只聽得她斷斷續續的一句話:“寶……寶玉……你……你好……”便一絲不掛地躺在了桶裏,停止了微弱的呼吸,當老祖宗聞訊趕到時,已剩下一具冰涼的屍體,慘白的臉上,眉頭依舊緊縮着,即使魂魄歸西,她的傲骨仍存,正應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濁陷渠溝。”黛玉在病榻前,含怨燒去了所有的詩稿和那塊令她珍惜的手帕。空氣中,那焚化成灰的詩稿已不成形,但淡然飄忽着黛玉曾用過的墨汁香味。

我欽佩黛玉的詩情才氣。瀟湘館的陳設令我頓生敬意,當初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挨個兒地參觀各個屋子,步入瀟湘館時,滿屋書香氣息,無錦羅帷幔之類裝飾,只有文房四寶齊擺案臺,不覺讚歎:“這許是哪位公子哥的書房吧?”只見老祖宗聞言笑答:“哪裏的事!這是我那外孫女的閨房。只不過她好吟詩作賦,不興女紅罷了。”黛玉即興作詩的能力可謂了得。賈元春從宮中回來探親,臨走時給衆人出了題,黛玉提筆寫下幾篇妙文,得到好評,又爲寶玉連作幾篇,更是令我大開眼界。

其實黛玉何嘗不是自由的象徵,她不願受那封建思想的壓迫,語帶譏消,表達着內心的不滿。她雖多愁善感,卻是體現出她內心的純潔,她輕聲哼唱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銷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嬌小柔弱的身影在風中微微顫抖着,一襲青衫盈盈前進的。

品完那“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紅樓一夢,我早已落淚輕泣。

《紅樓夢》讀後感11

我恨生前未積緣,詩山書海伴流年無端墜入詩書夢,閱卻三千煩惱文。——題記

曾有人說過,將一本書,擱於小窗,任清風翻閱,亦是流年中的濃醉,醇香而清灑,而於我,獨坐有風的幽窗畔,靜心閒翻,亦是銘在歲月中的驚豔。

世人俱贊《紅樓夢》中詩詞皆佳,然而又有多少人,入心地讀過,入骨地思過,清淺地訪過曹雪芹的心呢?惟有細細品來,纔會顯出別樣的韻味。

沁芳溪聯曰:“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人贊之妙,妙於何處?此聯不着一個“水”字,但筆起筆落之間,滿紙便溢滿了碧波漾漾。又如詠白海棠,林沁芳溪聯曰:“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人贊之妙,妙於何處?此聯不着一個“水”字,但筆起筆落之間,滿紙便溢滿了碧波漾漾。又如詠白海棠,林黛玉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被多少讀者奉爲絕唱,此詩之風骨,三分柔情七分愁,字字叩心,彷彿那一株白海棠就在那裏,素白如雪,又凝了淡淡的幽怨,彷彿林黛玉也就在那裏,如芙蓉含露,眉宇間是化不開的憂愁。反觀詠絮之詞,薛寶釵詞尾雲:“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短短十個字,卻是字字珠璣,完美概括了薛寶釵的人物心性。人曰:“以我手,寫我心。”然而曹雪芹,一生築一夢,“以我手,寫衆心。”卻亦能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境界。縱有“增刪五次,批閱十載”的用心,卻更因曹雪芹廣覽羣書,無論身處何種境地,書,都是他的“掌上花,心頭好”,所以,這一夢,纔會穿越百年,令多少人沉於夢中,再難醒轉。

再讀《紅樓夢》,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景。

《牡丹亭》杜麗娘詞雲:“如花美眷,抵不過似水流年。”多少人爲紅樓女兒的悲苦拿去扼腕嘆息,清靈美玉陷泥淖,如一場戲,猜得着開頭,卻猜不到結尾。

看似這不是命——若是真正堅強有才,就應當在府中變故之際明哲保身,免受泥淖之污。

然實則這確是命——在吃人的封建禮教下,她們僅會吟風弄月,多愁善感,在家族靡潰之際,所能做的,僅是耳耳,有的流浪四方,無處爲家,有的香消玉殞,魂歸離根,錦繡年華付與斷壁殘垣……

有多少人,沉醉於這一夢中,就這樣眷了一生,唸了一生,反卻韶華空落,生了那滿腹愁腸。只有書讀百遍,其義方得“猶抱琵琶半掩面”,多少人窮極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信手翻書,淺吟而銘的,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那麼,請託起一本書,無懼於波濤洶涌,自有山水相迎,讀書,緣何?不過箇中冷暖君自知,若有至淳、至真的氣質與作爲,便可在菲薄的流年,給自己找一方憩息的天地。

瀟湘館聯雲:“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也不知林黛玉獨坐瀟湘幽窗是一種怎樣的心境,然而我不必去想,在暖暖的落陽下,只是獨坐一方角落,“幽窗讀罷心已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