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的讀後感600字

學識都 人氣:2.82W

桃花心木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種樹人種下樹苗後,常來澆水,可是澆水卻沒有規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桃花心木的讀後感600字,歡迎閱讀參考。

桃花心木的讀後感600字

桃花心木的讀後感600字【1】

在我看過的文章中,《桃花心木》最令我難忘。我們知道,普通的種樹人往往天天給樹澆水,無微不至地除草培土。樹也便產生了依賴性,不會自覺地找水源。而《桃花心木》中懂樹人卻採用了異乎常人的植樹方法――模仿老天下雨。他每隔三兩天才給樹澆一次水,且沒有花太多精力照顧它們,樹卻學會了深紮根自找水源,長得比其它植樹人種的樹更高大挺拔。因此我聯想到我們人也是如此,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經受住了生活中挫折的磨礪考驗,克服了依賴性,才能穩穩地立足於社會。

我們把樹人的環境看作生活,把樹苗看作人類的話,就會發現:一個人,如果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中成長,從來都沒經歷過困難與挫折,可想而之,這人根本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只是被父母抱大而已。照此看來,一個人,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必然經歷得起更多的大風大浪,也更易獲得成功。當今在我們身邊,就不乏這些例子。

就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過慣了嬌生慣養生活,往往對父母極爲依賴,這也是因爲父母們緊抱着他們,寵着不放,一味強調他們要聽話,要做乖孩子,使他們缺少在社會中鍛鍊與磨礪成長的機會。在父母眼中,這些人永遠都是小孩,所以不肯放手讓他們接受考驗。不願他們做任何帶冒險性的行爲,自然他們無法有機會鍛鍊自己。因此如果這種認識遲遲不得到更正的話,那將會束縛了孩子的成長。

願天下的大人們不要把孩子抱太緊了。放開雙手吧!讓孩子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硬翅膀,從雛鷹成長爲真正能翱翔於天空中的雄鷹吧!

桃花心木的讀後感600字【2】

開學第一週,我學習了《桃花心木》這篇課文。我感觸良多,忍不住多讀了幾遍。它主要寫作者老家屋旁的空地租給人家中桃花心木,種樹人澆水無規律令作者感到奇怪,於是去問他,他的解釋是作者悟出哲理,而桃花心木也茁壯成長,無需澆水了。

“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作者富有哲理的話,讓我思緒萬千。如果鳥不會飛,魚不會遊,獵豹不會奔跑,就失去了生存的機會。但新世紀的中國孩子們,又真的都學會了生存的技能嗎?我看不是的。

首先,在中國,許多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養尊處優,依賴父母,很少做家務,有的甚至連自己的事都做不好;其次,很多父母什麼都幫着幹,孩子沒有機會,便沒學會;再次,有的孩子本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長心疼,不同意,孩子的熱情逐漸消退,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懶惰的惡習……中國一千一萬種情況,造成了一個結果——極少數的中國現代兒童能把自己打理好,還作父母的得力助手。

拿我自己來說吧,小的時候,我會幫爸媽洗米、做菜、拖地等,但我不喜歡那種不被需要、可有可無的感覺,慢慢懶了下來。弟弟出生,許多活要我做,我卻總是不想做。學習了《桃花心木》這篇課文,我認識到,自己要改變了。否則,就不能在不確定中“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穩穩紮根。

學習《桃花心木》,我深思許久,終於領悟——我將來要獨自面對生活,要孤身立足社會,因此現在得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才能經得了“風”,受的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