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優秀小學生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1.56W

《三國演義》讓我愛不釋手,裏面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像,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輕財忠義的關羽,有老奸巨猾的曹操等一些特點鮮明的人物,讓我不禁感嘆中國文學藝術的淵源及豐富、生動的魅力色彩!

三國演義優秀小學生讀後感

關羽是我喜歡的一個人物之一。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爲人正直俠義。他跟隨劉備,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於曹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主公,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關羽雖然投靠了曹操,但是他心裏並沒有忘記劉備。

許多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對裏面的《美人計》耳熟能詳,司徒王允想用計殺害董卓,歌妓貂蟬表示願意配合司徒王允的美人計,所以司徒王允將貂蟬許配給呂布,又將她送給董卓,使他們父子反目成仇,再設計使呂布殺了董卓。這位女子是熱愛國家,她願意配合司徒王允的美人計,用自己的淚水使呂布對董卓懷恨在心,在然他們互相殘殺,雖然不像其他大英雄一樣,舉起雙刀斬董卓下馬,但她依舊爲民除害了。所以,貂蟬也是我喜愛的人物之一。

一講到《三國演義》,就不得不提諸葛亮這個聰明絕頂的才子了。諸葛亮又是一個典型,草船借箭,借東風。七擒孟獲,錦囊殺魏延等早已成爲婦孺皆知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許不是都發生過,有些可能是人民添加上去體現諸葛亮智的,當他們都體現了當時人們希望當朝統治者任用像諸葛亮這樣的賢能之人的願望。其中最精彩的我認爲就是智激周瑜的故事了,赤壁之戰前夕,周瑜原本不希望江東發生戰爭,希望請和於曹魏,諸葛亮在於他一次交談中,不經意間默誦了曹操的兒子曹植所賦的《銅雀臺賦》,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與之共”。大喬可是孫權的妻子啊,小喬又嫁給了周瑜,怎能不讓周瑜憤怒!“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老賊欺我太甚。””。可見諸葛亮不僅讓周瑜改編了觀念,又讓他與曹氏集團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我想各位讀過後都會對諸葛亮的只會感到敬佩。

說完諸葛亮,我還要說劉備。曹操說劉備是英雄,可是我卻並不贊同,因爲我覺得他最多隻算得上梟雄。他熱愛老百姓,在老百姓處於危難的時候,他不拋棄老百姓,我欣賞;他在關羽死後嗷嚎大哭,我敬佩。可是他也有缺點,他太軟弱了。當他寄人籬下的時候,諸葛亮三番兩次的請求劉備奪荊州,劉備不忍心奪。最後劉表要將荊州託付於他,他不要。最後荊州被劉琮所得,獻與曹操。而且他義氣用事,關羽、張飛死後他咬牙切齒的要報仇,誰的話也聽不進去。最後被燒的焦頭爛額,大敗歸來。不僅自己病死白帝城,還使蜀國的兵力跌入了低谷。真是損人不利己啊!

雖然曹操是三國當中一大奸詐的人物,但也無可否認他是一名比肩諸葛亮的大智者。曹操有雄才偉略,智勇雙全,愛惜人才,雖略有奸詐之嫌,但不失爲成就霸業的最佳人選。我認爲曹操在三國裏應該是一個有野心,有文才的人。他是一開明的人,聽的他人意見,但同時也心狠手辣。有氣魄,且不拘小結,要說三國裏最成功的政治人物也非曹操莫屬了。在曹操身上不僅僅體現了劉備這一類被稱之爲英雄的膽識與氣概,更有的是一代王者的氣魄;沒有婦人之仁,與劉備相比,曹操有着更高超的軍事才能。將王侯本就有的自己表現出來,沒有劉備的一味儒家天下,且文章做到了正反對比,其他人物的襯托,使曹操這一人物更加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曹操有一點最可貴,那就是愛惜人才,尊重人才。或許也正是這一點,使得曹操對關羽甚是賞識,多次厚待於他。這樣纔有了後來的關羽義釋曹操於華容。最後來,當關羽敗走麥城時,被孫權所獲,斬了首級,送與曹操。曹操厚葬關羽於洛陽,更追封荊王。這也足以顯示曹操徹徹底底的是一個賞才敬才的人。曹操還一點也是值得學習的,那就是樂觀。赤壁之戰,曹操失誤吃了敗仗,在逃走的路上三遭劫殺,他卻連笑三次“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幸好最後遇到的是關公,才撿回一條命,百萬大軍只剩下幾千。但其笑,卻令人迴腸蕩氣,試想千古之中誰能象曹操那樣,百萬大軍被殺得只剩下可憐幾千人還能笑得出來,這樣的樂觀精神真是令人可敬可佩。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爲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

還有很多人物是《三國演義》當中出彩的大英雄,正是有了這些鮮明的任務的存在,才把《三國演義》描繪得是那麼經典。讀《三國演義》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