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裏》初三讀後感450字

學識都 人氣:6.37K

直到今年夏天,我已經把《海底兩萬裏》全部看完了。但我總感覺不夠過癮,所以,我準備再讀一遍,因爲如果一本好書讀一遍就能把整本書都讀透了,那麼,他也不會那麼偉大,它也不會成爲一部好書了。

《海底兩萬裏》初三讀後感450字

看完這一本書,我會想到一個充盈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着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在這本書裏,我能感受到平時所感受不到的,能想到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

在這本書裏,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可以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獵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長是怎樣制服鯊魚的,還可以瞭解到諾第留斯號是怎樣衝破冰山的圍攻脫離險境,安然無恙地奔馳在危機四伏的海底的,這裏能給你全新的感受,體驗到另類,刺激的人生。

我可以瞭解到這些,也要感謝作者。是作者寫出了這麼好的文章,本文作者是儒勒`凡爾納,他被公證爲十九世紀最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說家。他寫的作品都是特別離奇。

我瞭解了這麼多,說到底還是要讀書,如果不讀書,也就不會了解這麼多。其實多讀書是有好處的,像我讀《海底兩萬裏》這本書,有時可以開發你的智慧,啓迪人們的思維,活潑人們的大腦,讓大家在驚險與刺激中得到藝術的享受。

讓大家多讀書,走進文學的時代吧!走進文學,情感會爲之溫潤;走進文學,心靈會爲之舞蹈;走進文學,生命會爲之永恆,在這個時代裏,課外書將會讓新世紀少年前行的路上多飄逸幾縷純靜怡人的書香。

暑假裏,我被一本叫《海底兩萬裏》的書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是法國着名小說家、預言家凡爾納的豪情傑作。凡爾納1828年出生於法國南特,被稱爲科幻小說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兩萬裏》、《八十天環遊地球》、《地底旅行》等。

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說: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震驚了全世界,阿龍納斯教授和助手康塞爾、魚叉王尼德﹒蘭參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動,結果意外地爬到了海怪的身上,發現所謂的海怪其實是潛水艇。他們別無選擇,只好跟着鸚鵡螺號潛艇的船長尼摩一起周遊各大洋,開始了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海底之旅:遇上土着人、南極冒險、血戰章魚、海底復仇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阿龍納斯,一位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教授,到鸚鵡螺號上後,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見的動物、植物全部記錄到筆記本中,回到陸地上後公諸於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賽爾,教授身邊忠誠的僕人,他們共同經歷了幾十萬公里的海底航行,飽覽了很多壯麗的景觀,他們共患難,同艱辛,成了真正的朋友。魚叉王尼德﹒蘭是一名勇敢、優秀的叉鯨手,百發百中,在危機時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賽爾。尼摩船長是一位海洋的隱者,勇敢而智慧,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脫險,勇鬥鯊魚,血戰章魚,無人能敵,但一直隱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兩萬裏》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執着、真誠、陰鬱的人,也讓我遊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等七大洋,欣賞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兩萬裏》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識,既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識的百科全書。同學們,開來看吧!

《海底兩萬裏》第一部的前半部分主要講述了鸚鵡螺號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爲在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出於對航海安全的考慮,也是在公衆的呼籲下,由美國派遣了亞伯拉罕林肯號對海怪進行追逐。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參加了這次追逐行動。結果,追逐怪物的戰艦反被怪物追逐,並遭到海怪的兇猛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以及一名捕鯨手尼德蘭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後便被尼摩船長囚禁在這艘神祕的潛艇中,之後便開始了海底兩萬裏的環球旅行,並發現這是一艘名爲鸚鵡螺號的潛艇。

尼摩船長是鸚鵡螺號的船長,駕駛着這艘潛水艇,是一個不明國籍的人。他友好的接待了從大陸上來的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這個人會多種語言,他不喜歡登上大陸,總是和一羣志同道合的夥伴呆在海底下面,並且也不和大陸上的人們來往。

這一部分介紹了整本書內所有的主要人物,比如尼摩船長,阿龍納斯教授和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等等。

在小說的這一部分,就已經介紹了一部分海底的奇妙景象,給人以流連忘返的感受。

凡爾納塑造的尼摩船長是處在資本主義上升階段,有着人文主義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代表着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利益。

《海底兩萬裏》第一部分的後半部分寫了阿龍納斯教授和僕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在鸚鵡螺號上的一部分經歷。主要講了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隻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並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事件。

其中有幾處是我覺得比較引人入勝:上部第二十章托裏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爲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爲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着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以及在珊瑚墓地的故事而告一段落。

從一個方面講,就是經歷了一場壯美、勇敢的旅行。從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開始的一段充滿想象的旅行。如今自己已經擺脫了過往的稚氣,但是偶有時間,還是會回味一下這本充滿奇幻的小說。在回味的同時,依舊能感受到那種奇幻的美麗。

《海底兩萬裏》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分寫了阿龍納斯教授和僕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在鸚鵡螺號上的另一部分經歷。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他們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海洋生物的分類、採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穫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像尼摩船長遇事冷靜,阿龍納斯教授樂於探索,康塞爾的忠實,尼德的勇敢都是我們該學習的。這的確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一次精神上的盛宴。

在《海底兩萬裏》的第二部分的後半部分,主要講了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同伴在鸚鵡螺號上度過的最後一段時期,包括了他們一行人到達了南極,看到了那塊大陸上的動物,並且還在那上面插上了代表尼摩船長的旗幟一個黑色背景上襯托着一個金黃色的N字,後來,他們在離開南極的過程中,受到了冰山的撞擊,並且在行駛了一段路途後,發現前方道路被冰雪堵死,於是他們就往回開,但是後來他們與後面堵上的冰山撞上了,被困冰中,鸚鵡螺號的四周,上面下面,都是不可通過的冰牆,而且缺少空氣。於是他們開始鑿冰牆,從下部的薄弱冰層鑿,但四周的冰牆已經開始了冰凍作用,於是尼摩船長開始噴開水以升溫,爲鑿冰工作爭取了時間。最後,下部冰層還有一米厚的時候,鸚鵡螺號用重量把它壓碎了,並且以驚人的每小時四十海里的速度前行,再用那巨大的衝角沿對角線的方向衝開冰層,獲取了新鮮的空氣。後來,他們又沿南美洲部分海岸走經過墨西哥灣,抵達歐洲。這時,尼德蘭計劃着逃跑,卻意外的遇上了章魚,他們於是不得不與章魚戰鬥,而且損失了一個同伴。後來,一天晚上,阿龍納斯教授和尼德蘭及康塞爾逃跑,在即將放開小艇時,遇到了北冰洋大風暴,卻因螺絲釘松下導致小艇拋出,最後脫險。

到小說結尾,尼摩船長所做的一番事:攻擊其他國家的戰船並擊毀。又給他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